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蒋卫民主任医师(5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蒋卫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不知道是不是水痘初期的症状

    疑似水痘的判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热。水痘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在出疹前一般会先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若没有发热,水痘的可能性较小。 二、有无接触史。若在发病前两周左右接触过水痘患者,同时出现发热和皮疹,那很可能是水痘。 三、看皮疹。水痘的典型皮疹表现为起初是红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接着形成水泡,典型水疱中央呈脐窝状,且伴有瘙痒感,由于水痘发展较快,多种皮疹可同时存在,如红斑、丘疹、水疱疹、糜烂皮疹、痂疹等。 四、患者年龄。水痘多见于婴幼儿,成人相对较少。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性治疗。平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透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总之,通过发热情况、接触史、皮疹特点以及患者年龄等方面可以对是否疑似水痘进行初步判断,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同时要做好日常护理。

    2025-05-20 17:59:19
  • 打过狂犬疫苗后又被咬了还用打针吗

    被打过狂犬疫苗的狗咬了,通常不需要再次打针,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伤口情况、狗的情况、伤者情况等。不确定时应及时就医。 狂犬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半年,在保护期内,如果再次被咬伤,一般只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不需要再次注射疫苗。但如果以下情况发生,可能需要重新接种疫苗: 伤口位于头面部、手部等重要部位,或者伤口较大、较深。 咬人的狗在伤人后10天内死亡。 咬人的狗没有接种过狂犬疫苗。 伤者本身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被咬伤,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总之,被打过狂犬疫苗的狗咬了后,是否需要再次打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不确定,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被动物咬伤。

    2025-05-20 17:57:41
  • 我的手被猫咬破了流血了怎么办

    被猫咬破流血是严重情况,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处理,并建议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接种疫苗期间注意观察身体状况,避免接触宠物,以免感染。 1.清洗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 2.消毒处理 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 3.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处理,并可能会建议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4.注意观察 在接种疫苗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5.避免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6.避免接触宠物 在伤口未愈合之前,应避免接触宠物,尤其是流浪猫。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被猫咬伤后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和接种疫苗。

    2025-05-20 17:56:37
  • 长水痘怎么去疤

    水痘疤痕可通过皮肤护理、使用修复产品、注意饮食、医学美容和耐心等待等方法修复,具体方案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1.注意皮肤护理 在水痘结痂后,要避免用手搔抓,让其自然脱落,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使用修复产品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修复产品,如疤痕霜、疤痕贴等,帮助减轻疤痕的颜色和凸起。 3.注意饮食 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发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 4.医学美容 如果疤痕比较严重,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医学美容方法,如激光治疗、光子嫩肤等,帮助去除疤痕。 5.耐心等待 水痘留下的疤痕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需要耐心等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疤痕问题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5-20 17:54:51
  • 乙肝家族遗传吗

    乙肝不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疾病,而是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体液传播。家族中有乙肝患者,其他成员应及时检测并采取预防措施,患者也应积极治疗。 乙肝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果母亲患有乙肝,那么她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也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乙肝患者,其他成员应该及时进行乙肝病毒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等。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接受治疗,控制病情,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对于乙肝患者的家属,建议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若乙肝五项全部阴性,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通常不会再感染乙肝。

    2025-05-20 17:53: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