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型血栓疏通技术存在哪些副作用

    新型血栓疏通技术存在多类风险,溶栓等可能引发出血,高龄、有既往出血史者出血风险更高;取栓可致血管损伤,老年因血管弹性差风险更高;血流恢复可致再灌注损伤,糖尿病患者更易受影响;部分溶栓药可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需警惕;还可能有脑微出血、肾功能损伤等其他副作用,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管理。 一、出血风险 各类新型血栓疏通技术(如溶栓、取栓等)均可能引发出血并发症。以溶栓技术为例,药物作用可能干扰凝血系统平衡,导致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其中,高龄患者(年龄≥75岁)因机体凝血功能调节能力下降,出血风险相对更高;有既往出血病史的患者,使用血栓疏通技术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二、血管损伤 血栓取栓操作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夹层等。对于年轻患者,若血管弹性较好,相对耐受血管损伤,但操作中仍需精准避免;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血管损伤风险更高,可能出现术后血管狭窄等后续问题。 三、再灌注损伤 血栓疏通后血流恢复可引发再灌注损伤,导致组织细胞炎症反应等。基础病史为糖尿病的患者,因机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更易受再灌注损伤影响,可能出现组织水肿、功能恢复延迟等情况。 四、过敏反应 部分溶栓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患者使用相关血栓疏通技术时需高度警惕。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提前进行过敏风险评估。 五、其他潜在副作用 部分新型血栓疏通技术还可能导致脑微出血、肾功能损伤等。例如,某些溶栓药物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加重肾损伤;不同技术的具体副作用需结合其原理和临床应用特点综合评估,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等)因机体代谢和生理状态特殊性,副作用风险及表现可能更为复杂,需个体化评估与管理。

    2025-10-15 12:34:15
  • 诺如病毒怎么检测

    标本采集需收集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的新鲜粪便(避免污染儿童要轻柔操作)及整个呕吐物样本(避免混入杂质);检测方法有免疫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利用抗体抗原结合显色判断但可能有交叉反应需结合其他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扩增核酸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高需规范操作。 一、标本采集 1.粪便标本:采集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的新鲜粪便,量约3-5克,应注意避免标本被尿液等污染,及时妥善保存送检。对于儿童患者,采集时需轻柔操作,安抚患儿情绪,防止因哭闹导致标本采集量不足或污染。 2.呕吐物标本:采集整个呕吐物样本,同样要避免混入其他杂质,尽快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儿童患者在发生呕吐时,需小心收集呕吐物,避免患儿再次接触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注意保暖等护理,减少患儿不适。 二、检测方法 1.免疫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诺如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检测。将含有诺如病毒抗原的标本加入已包被相应抗体的微孔板中,若标本中存在诺如病毒抗原,就会与微孔板上的抗体结合,随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等试剂,通过显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诺如病毒抗原。该方法具有一定灵敏度,但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影响准确性,儿童等特殊人群检测时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2.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特异性扩增诺如病毒的核酸序列来检测。提取标本中的核酸,加入含有诺如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反应体系中,利用PCR技术扩增核酸,同时荧光信号会随着扩增产物的增加而增强,根据荧光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强度来定量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的存在。此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能精准检测出诺如病毒的核酸拷贝数,在儿童等不同人群检测中均可应用,但操作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结果可靠。

    2025-10-15 12:33:58
  • 新冠感染后高热不退会持续多久

    新冠感染后一般人群高热通常约3天,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高热可能延长且易现脱水等情况需密切监测并保证水分,儿童高热易引发惊厥超3天等需就医,有基础病患者高热可能受基础病影响延长需控制基础病并关注体温及时就医。 一、一般人群高热持续时长及机制 新冠感染后多数普通人群高热通常持续约3天左右。这是因为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机体通过升高体温来抑制病毒复制,一般经过3天左右免疫系统逐步发挥作用,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体温逐渐回归正常。例如,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统计,约70%-80%的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新冠感染者,高热会在3天内消退。 二、特殊人群高热持续差异及注意要点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应答相对较弱,高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至5天甚至更久。且老年人高热时更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同时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等基础病加重。因此需密切监测老年人体温,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评估,同时需保证老年人充足水分摄入,维持内环境稳定。 (二)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后高热持续时间与成人相近,但需特别关注。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易引发惊厥,一般儿童高热时应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且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措施。若儿童高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三)有基础病患者 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后高热持续时间可能受基础病影响而延长。这类患者需在控制基础病的基础上关注体温变化,若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因为基础病可能会干扰机体对新冠病毒的正常应对,导致发热病程延长及病情复杂化。

    2025-10-15 12:33:39
  • 如何讲解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经飞沫传播好发儿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因是该菌存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健康人吸入易感染且儿童因免疫不完善风险高,临床表现分卡他期类似感冒传染性强易忽视、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吼声婴幼儿有屏气发绀等、恢复期痉咳减轻次数减少,诊断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典型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预防包括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流行期避密集场所及接触患者后观察防护、留意婴幼儿状况出现疑似及时就医及照顾时注意个人卫生。 一、定义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儿童群体,具有病程较长等特点。 二、病因 病原体为百日咳鲍特菌,该菌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健康人吸入含此菌的飞沫后易被感染,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风险相对更高。 三、临床表现 1.卡他期:持续1-2周,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出现咳嗽、流涕、低热等,此期传染性最强但易被忽视。 2.痉咳期:持续2-6周或更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深长鸡鸣样吸气吼声,婴幼儿可能出现屏气、发绀等情况。 3.恢复期:痉咳逐渐减轻,咳嗽发作次数减少,此期可持续数周。 四、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或通过血清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五、预防 1.疫苗接种: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应按免疫程序按时接种。 2.隔离防护:百日咳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儿童接触百日咳患者,需观察并做好防护。 3.特殊人群防护:婴幼儿是百日咳高危人群,家长需留意其呼吸等状况,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照顾婴幼儿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接触前洗手,减少将病原体传播给婴幼儿的风险。

    2025-10-15 12:33:20
  • 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呼吸系统相关症状有发热(程度不同且可能反复)、咳嗽(多为干咳或伴少量白痰、程度不一)、咽干咽痛(严重影响吞咽);全身症状有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肌肉酸痛(全身肌肉尤其四肢,伴关节酸痛);其他相关症状有鼻塞流涕、腹泻,儿童有呕吐需密切观精神食欲,老年人易病情进展需加强监测,孕妇要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病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发热情况。 2.咳嗽:较为常见,多为干咳,也有部分患者可伴有少量白痰,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为偶尔轻咳,有的则可能出现频繁咳嗽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3.咽干咽痛:感染后不少患者会感觉咽喉部干燥、疼痛,严重时可能影响吞咽。 二、全身症状 1.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进行轻微活动也容易感到疲惫。 2.肌肉酸痛:多表现为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酸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关节酸痛,影响肢体活动的灵活性。 三、其他相关症状 1.鼻塞、流涕: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症状,鼻腔分泌物增多,影响呼吸通畅。 2.腹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较稀。对于儿童患者,除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呕吐等表现,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需更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老年人感染后需格外关注,因为其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更易出现病情进展,如可能较快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要加强监测;孕妇感染新冠后,需要综合考虑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及胎儿的状况等。

    2025-10-15 12:32: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