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甲型乙型肝炎是什么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发属急性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多数无症状部分有症状可自愈儿童症状相对较轻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母婴血液性传播有急慢性之分慢性可致严重疾病慢性无症状者具传染性需定期监测孕妇感染需母婴阻断儿童感染HBV转为慢性概率高需早期筛查防护。 一、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发,属急性传染病。其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例如被HAV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可导致人群感染。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有症状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一般可自愈,极少发展为慢性肝炎。儿童感染甲型肝炎后症状相对较轻,但仍需关注,因不当处理可能造成传播。 二、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性传播等。HBV感染病程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长期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需定期监测。孕妇若感染乙型肝炎,需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儿童时期感染HBV转为慢性的概率较高,需格外重视早期筛查与防护。
2025-08-15 11:39:55 -
男性念珠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男性念珠菌阳性主要是指男性出现念珠菌感染,这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在男性中常见的有念珠菌感染引发的念珠菌性龟头炎、念珠菌性包皮炎等病症。念珠菌属于致病性真菌,能够侵犯皮肤、黏膜以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有可能导致全身感染或是表皮黏膜感染。 一、男性出现念珠菌感染的原因:如果男性局部卫生习惯较差,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得菌群出现紊乱,都可能造成真菌滋生,这样在对男性取样标本进行检验时结果就会显示念珠菌阳性。 二、男性因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病症表现:比如男性患者因念珠菌感染而患上龟头炎、包皮炎,会有红肿、瘙痒、渗出、糜烂等症状表现。要是局部感染进一步蔓延且加重,还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像发热、乏力等,甚至会引起脓尿等情况。 三、男性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对念珠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四、男性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注意事项:还需要注重个人卫生,例如做好局部黏膜的清洁等,这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总之,男性念珠菌阳性提示有念珠菌感染情况,要根据具体病症表现进行相应治疗和做好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护理。
2025-08-15 11:39:24 -
肺结核潜伏期是多久
肺结核潜伏期有个体差异,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患矽肺等基础疾病、长期吸烟营养不良者潜伏期可能缩短,免疫力正常成年人潜伏期波动范围较广。 一、肺结核潜伏期的大致时长 肺结核的潜伏期一般指从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间隔,通常在2~10周左右,但存在个体差异。 二、影响潜伏期的相关因素 (一)人群因素 1.免疫力状况: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糖尿病患者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可能缩短,因为其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较弱,更易较快出现临床症状;而免疫力正常人群,潜伏期相对较长。 2.年龄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可能偏短,发病相对较快;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稳定,潜伏期波动在2~10周左右的范围较广。 (二)疾病及生活方式因素 1.基础疾病:患有矽肺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由于肺部局部防御功能受损,潜伏期可能缩短,更容易发病。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可能使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潜伏期缩短,增加发病风险。
2025-08-15 11:38:31 -
麻风病是否会传染以及如何传播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病与否与接触者免疫力等因素相关,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播即健康人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患者分泌物或皮损可能致感染,还有间接接触传播即接触被污染衣物用具概率较低但特定条件下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仍可引发感染。 一、麻风病的传染性 麻风病具有传染性,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但并非所有人接触麻风分枝杆菌都会发病,其发病与否与接触者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二、麻风病的传播途径 (一)直接接触传播 健康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麻风病患者含有麻风分枝杆菌的分泌物(如痰液等)或皮肤损害时,麻风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这些破损处侵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例如,与麻风病患者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尤其是当健康方皮肤有破损时,就存在感染风险。 (二)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麻风病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等也可能造成传播,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直接接触传播来说概率较低。因为麻风分枝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有限,不过在特定条件下,如接触被污染且带有活菌的物品并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仍有可能引发感染。
2025-08-15 11:37:44 -
食用虾脑会感染寄生虫吗
虾脑等部位可能携带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食用生或未充分加热的虾脑会使寄生虫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儿童因免疫系统弱、免疫力低下者抵御能力弱,均需确保虾类包括虾脑完全煮熟以杀灭寄生虫降低感染风险。 一、虾脑可能携带的寄生虫类型 虾脑等部位有可能携带寄生虫,常见的如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等。华支睾吸虫的虫卵可存在于虾的体内,若虾脑未经过彻底烹饪,其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有存活的可能。 二、感染风险来源 食用生或未充分加热的虾脑时,寄生虫有机会通过口腔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例如,华支睾吸虫可在未煮熟的虾体内存活,人摄入后可能寄生在胆道系统等部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用未煮熟的虾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更高。因此,应确保虾类(包括虾脑)完全煮熟,以彻底杀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 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基础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人群,其自身抵御寄生虫感染的能力较弱,更需严格将虾类烹饪至熟透,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虾脑,降低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2025-08-15 1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