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神经疾病、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治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神经疾病、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治研究。展开
  • 如何改善晚上失眠的问题

    优化睡眠环境需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维持规律作息固定上床与起床时间,通过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放松身心,孕妇优先靠调整环境与技巧改善失眠避免药物,老年人要维持规律作息白天轻度活动且避免下午及晚上摄入咖啡因,儿童需营造适宜睡眠环境并避免睡前长时间玩电子设备。 一、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一般卧室温度维持在18~25℃较为合适,黑暗环境能促进褪黑素分泌,利于入睡,可使用遮光窗帘等营造黑暗氛围。 二、维持规律作息 每天尽量固定上床时间与起床时间,即便周末也不应大幅改变,让生物钟保持稳定,以此调整人体睡眠-觉醒周期,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失眠状况。 三、放松身心 深呼吸:睡前缓慢吸气,使腹部膨胀,再缓缓呼气,重复数次,通过调节呼吸节奏缓解紧张情绪。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依次紧绷并放松全身肌肉群,从脚部开始逐步到头部,帮助身体释放紧张感,减轻焦虑,进而促进睡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优先通过调整睡眠环境与放松技巧改善失眠,避免使用药物,保持舒适睡姿,避免仰卧等不良睡姿。 老年人:尽量维持规律作息,白天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但需避免下午及晚上摄入咖啡因等提神物质。 儿童: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避免睡前长时间玩电子设备等导致过度兴奋的行为,因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良好睡眠环境与作息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025-08-15 12:05:31
  • 右后背发麻怎么回事

    右后背发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右后背发麻。 2.胸椎疾病:胸椎椎间盘突出、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影响神经,引起右后背发麻。 3.肌肉劳损或拉伤:过度使用背部肌肉、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力撞击等可能导致肌肉劳损或拉伤,引起右后背发麻。 4.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右后背发麻。 5.心脏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可能引起放射性疼痛,导致右后背发麻。 6.肺部疾病: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右后背发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7.其他原因:胆囊炎、胆结石、胃溃疡等腹部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右后背发麻。 如果右后背发麻持续时间较长、症状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如疼痛、无力、胸闷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X光、CT、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长期伏案工作者等,右后背发麻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右后背发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右后背发麻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5-08-15 12:02:34
  • 睡觉时间长起来头疼是什么原因

    长期睡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大脑功能、影响心脏健康、增加肥胖风险、影响血糖水平等。 长期睡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大脑功能、影响心脏健康、增加肥胖风险、影响血糖水平等,需要引起重视。 一、影响大脑功能 1.睡眠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和整理的时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影响记忆力、注意力和判断力等认知能力。 2.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二、影响心脏健康 1.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2.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三、增加肥胖风险 1.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肥胖的风险。 2.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如胰岛素、瘦素等,进而影响体重。 四、影响血糖水平 1.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血糖调节功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 总之,长期睡眠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重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维护身体健康。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2025-08-15 11:57:06
  • 请问午睡多长时间最为适宜呢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20-30分钟为宜,过长过短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同时要注意睡眠环境和姿势。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20分钟到30分钟的午睡是比较适宜的。 这个时间长度可以帮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同时也不会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下降。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午睡时间可能需要有所调整。例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午睡时间可能需要更长一些,以满足他们身体发育和学习的需要。老年人的午睡时间可能相对较短,因为他们的睡眠需求可能会减少。此外,患有睡眠障碍或者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午睡时间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过长的午睡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大脑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反而会让人感到更加疲劳。此外,午睡时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压迫手臂和腿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总之,午睡时间的适宜长度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20分钟到30分钟的午睡是比较适宜的,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可能需要更长或更短的午睡时间。同时,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姿势,以提高午睡的质量。

    2025-08-15 11:54:17
  • 为什么睡觉时会突然抖动一下

    临睡肌阵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精神压力、睡眠姿势、药物、疾病等因素有关,大多数人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儿童和青少年频繁出现需排除其他疾病。 1.精神压力:白天过度紧张、兴奋、疲劳或受到惊吓等,可能导致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兴奋,引起临睡肌阵挛。 2.睡眠姿势:睡觉时姿势不正确,压迫到肌肉,或腿部受到寒冷刺激,也可能引起临睡肌阵挛。 3.药物: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药等,可能会导致临睡肌阵挛。 4.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引起临睡肌阵挛。 5.其他:过度换气、低血糖、贫血等也可能导致临睡肌阵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临睡肌阵挛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如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注意保暖,适当锻炼等。如果临睡肌阵挛频繁发生,影响到睡眠质量,可以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脑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睡眠中出现突然抖动的情况,可能与生理发育有关,但也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频繁出现这种情况,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2025-08-15 11:51: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