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幼儿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幼儿心跳快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生理因素有年龄差异、活动与情绪影响;病理因素有发热、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特殊人群低龄幼儿和有基础病史幼儿需特别注意,低龄幼儿心跳异常增快要及时就医,有基础病史幼儿要密切监测心率、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心率异常增快需立即就医。 活动与情绪影响:幼儿在哭闹、剧烈活动后,心率会明显加快。例如幼儿玩耍奔跑后,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就会通过加快跳动来加速血液循环,一般活动停止后,心率会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当幼儿处于紧张、兴奋等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增快。 病理因素 发热:如果幼儿存在感染等情况引起发热,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15次/分钟。这是因为发热时身体的代谢率增高,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满足全身的血液灌注,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 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幼儿心跳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患儿由于心脏结构异常,血液分流,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心率加快的表现。另外,心肌炎也可能引起幼儿心跳快,多由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心肌受损后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率异常。 呼吸系统疾病:患有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时,幼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机体缺氧会刺激呼吸中枢,进而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例如肺炎导致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心脏就会通过加快跳动来弥补氧含量的不足。 其他系统疾病:贫血的幼儿也会出现心跳快的现象,因为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氧供,心脏需要加速跳动来增加血液循环量。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幼儿的心率,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心率增快。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幼儿:低龄幼儿的心跳快需要格外关注,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更脆弱。如果发现低龄幼儿心跳异常增快,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低龄幼儿的一般状况,如是否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伴随症状,以便能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 有基础病史幼儿:对于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幼儿,家长要更加密切监测其心率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平时要避免让患儿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减少情绪的强烈波动,以降低心率过快对心脏功能的进一步影响。如果出现心率异常增快,要立即就医,因为这类幼儿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差,心率变化可能预示着病情的变化。

    2025-10-16 13:09:36
  •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该怎么办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需及时就医评估,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情况;对症支持降温,包括物理降温、调节环境;抗感染治疗要遵医嘱选合适抗生素并完成疗程;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体温不退、精神差等严重情况及时再就医。 一、及时就医评估 宝宝出现细菌感染发烧时,首先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来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等。例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大致情况。不同年龄的宝宝细菌感染发烧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新生儿细菌感染发烧可能症状不典型,而较大婴儿可能会有哭闹、精神差等表现,医生会综合这些因素进行精准评估。 二、对症支持降温 1.物理降温: 对于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较好的宝宝,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比如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但要注意,擦拭时力度要适中,避免宝宝受凉。 也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热贴,退热贴中的成分可以通过散热来帮助降低体温。不过,不同年龄的宝宝使用退热贴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规格,并且要观察宝宝皮肤是否有过敏等反应。 2.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让宝宝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助于宝宝身体散热,促进体温下降。对于新生儿来说,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的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宝宝体温调节造成影响。 三、抗感染治疗 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感染的部位、宝宝的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同的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不同的抗生素,例如对于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的药物选择要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整个疗程,即使宝宝体温恢复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以免细菌未被彻底清除导致病情反复。同时,要关注宝宝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腹泻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的波动情况、精神状态、食欲、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如果宝宝体温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抽搐等情况,或者伴随有呼吸急促、剧烈呕吐等严重症状,要及时再次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观察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小婴儿病情变化相对较隐匿,更要注意观察其面色、呼吸等情况。

    2025-10-16 13:09:01
  • 婴儿时不时的咳嗽几声怎么办

    要关注婴儿时不时咳嗽几声的情况,需观察咳嗽频率及有无伴随症状;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并通风;适当调整婴儿体位,如睡眠时抬高上半身、抱起轻拍背部;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一、观察咳嗽情况 1.观察咳嗽频率:留意婴儿时不时咳嗽几声的间隔时间、一天内出现的大致次数等。如果只是偶尔咳嗽几声,间隔时间较长,可能情况相对较轻;若咳嗽频率逐渐增加,就需要引起重视。比如间隔几分钟就咳嗽一次,且一天内咳嗽次数明显增多,那就要进一步关注。 2.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查看婴儿是否伴有流涕、鼻塞、发热、呼吸急促、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若同时伴有发热,体温在38℃以上,或者呼吸时胸廓起伏明显增快,超过40次/分钟,又或者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都需要及时就医。 二、保持室内适宜环境 1.调节温度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让婴儿呼吸道感觉舒适,减少因空气干燥或过冷过热对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减轻咳嗽。例如,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婴儿呼吸道的不适,导致咳嗽增多,而合适的湿度可以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利于痰液排出。 2.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让室内空气保持新鲜。但要注意避免让婴儿直接吹到冷风,防止着凉加重咳嗽。 三、适当调整婴儿体位 1.睡眠时调整体位:婴儿睡觉时可适当抬高上半身,比如用枕头将头部垫高30度左右。这样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减少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的咳嗽。不过要注意枕头高度要合适,避免过高导致婴儿不适。 2.抱起轻拍背部:当婴儿偶尔咳嗽时,可将婴儿轻轻抱起,让其头部靠在大人肩上,然后用空心掌轻轻从下往上拍打婴儿背部,有助于痰液排出,缓解咳嗽。拍打的力度要适中,从婴儿背部下方开始往上拍,每次拍3~5分钟左右。 四、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1.多喂温水:让婴儿多喝一些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咳嗽时更容易将痰液排出。对于小婴儿,可以少量多次喂水,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每隔一段时间喂一次。 五、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婴儿时不时咳嗽几声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上述提到的伴随发热、呼吸急促、精神差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明确咳嗽的原因,如是否是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过敏等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婴儿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因为婴儿的免疫系统和各器官功能还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025-10-16 13:06:54
  • 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小儿哮喘需避免触发因素,药物治疗包括缓解发作的短效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控制发作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明确变应原诱发的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医辅助治疗需遵专业医师指导且不能替代西医方案,特殊人群要注意个体化、观察病情及给予人文关怀。 一、避免触发哮喘发作的因素 小儿哮喘患者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不同年龄段小儿接触过敏原的情况有所不同,婴幼儿可能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学龄儿童可能对某些植物花粉过敏。同时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二、药物治疗 1.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 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通过激动呼吸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2.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控制哮喘的发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黏膜的水肿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还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运动性哮喘等的防治。 三、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由变应原诱发的哮喘,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如舌下含服变应原提取物等,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根据患儿的年龄、过敏原种类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方案。 四、中医辅助治疗 一些中医的穴位按摩等方法可能对小儿哮喘有一定辅助作用,比如按摩定喘穴、膻中穴等,但中医辅助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小儿造成损伤。同时要注意中医治疗不能替代正规的西医哮喘控制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个体化差异,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特点不同,药物代谢和耐受情况也不同。比如婴幼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肺功能等相关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予患儿人文关怀,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哮喘可能会对小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2025-10-16 13:06:16
  • 小孩子一感冒就咳嗽怎么回事

    小孩子一感冒就咳嗽与生理结构、感冒类型、过敏因素相关,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感冒咳嗽时若持续不缓解等应及时就医。 一、生理结构因素导致小孩子一感冒就咳嗽 小孩子的呼吸道相对狭窄,鼻毛稀少,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功能较差,当感冒时,上呼吸道的炎症容易波及到下呼吸道,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而且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冒后呼吸道黏膜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咳嗽反应。例如,幼儿的气管直径比成人细,感冒时分泌物容易阻塞气道,进一步加重咳嗽症状。 二、感冒类型相关导致一感冒就咳嗽 1.病毒性感冒:多数感冒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发咳嗽。像流感病毒感染后,除了有发热、流涕等症状外,咳嗽往往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这是因为病毒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呼吸道炎症持续存在,进而不断刺激咳嗽反射。 2.细菌性感冒: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会加重呼吸道黏膜的炎症,使得咳嗽症状更易出现且可能较为顽固。比如链球菌感染引发的感冒,炎症刺激会使咳嗽频繁发生,并且可能伴有较多的脓性痰液。 三、过敏因素相关 部分小孩子可能属于过敏体质,当感冒时,呼吸道黏膜处于高敏状态,即使是普通的感冒病原体刺激,也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导致咳嗽。例如,对空气中的某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敏感的孩子,在感冒期间,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因感冒而诱发咳嗽。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建议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以及过敏原的积聚,有利于降低小孩子感冒后咳嗽的发生风险。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还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 2.增强免疫力:让孩子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3.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的孩子,要尽量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去除尘螨等过敏原。 当小孩子感冒咳嗽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10-16 13:05: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