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小孩嗓子哑能自愈吗

    小孩嗓子哑能否自愈需分情况,生理性因素如用嗓过度、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导致的可能自愈,病理性因素如声带小结或息肉、喉部炎症严重、先天性喉部畸形导致的通常难自愈,家长需密切观察,嗓子哑持续久或伴其他不适等应及时就医。 情况一:用嗓过度 若小孩因长时间大声哭闹、喊叫等导致嗓子哑,这种情况有自愈可能。比如2-5岁的小孩在幼儿园因和同伴玩耍时过度用嗓出现嗓子哑,只要让小孩适当休息,减少说话,多饮用温水,一般经过1-2天的休息,嗓子哑的情况可能会自行缓解。因为小孩的喉部组织相对较为娇嫩,过度用嗓后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有恢复的可能,但恢复时间会因用嗓过度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年龄较小的婴儿如果是因为吃奶时用力等导致短暂嗓子哑,停止过度用力的行为后,也有自愈的可能。 情况二: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初期 当小孩只是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如仅出现轻度嗓子哑,没有伴随严重的发热、剧烈咳嗽等症状时,部分小孩有可能自愈。例如1岁左右的小孩因天气变化有轻微流涕,同时伴有轻度嗓子哑,此时如果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室内湿度等,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可能对抗轻微的感染,使嗓子哑的情况逐渐好转。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自愈可能需要3-7天左右,但具体时间因小孩个体差异以及感染程度不同而不同。 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嗓子哑通常难以自愈 情况一:声带小结或息肉 小孩如果长期用嗓不当等可能引发声带小结或息肉,这种情况很难自愈。比如经常参加儿童歌唱训练的小孩,如果训练方法不正确,长期过度用嗓,就容易出现声带小结,表现为嗓子哑,而且这种声带的病变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需要进行专业的嗓音训练指导以及可能的医学干预,如在必要时进行嗓音康复治疗等。 情况二:喉部炎症较严重 当小孩喉部出现较严重的炎症,如急性喉炎且伴有明显的喉头水肿等情况时,嗓子哑往往不会自愈,还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3岁以下的小孩患急性喉炎,除了嗓子哑外,还可能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严重后果。此时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减轻喉头水肿等。 情况三:先天性喉部畸形 有些小孩存在先天性喉部畸形,如先天性喉蹼等,这会导致嗓子哑,这种情况是无法自愈的,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小孩嗓子哑的情况,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小孩的症状表现。如果嗓子哑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周)、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或者小孩本身有基础疾病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带小孩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后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处理,而不要盲目等待自愈,以免延误病情。

    2025-10-17 12:39:50
  • 小孩半夜发烧39度需要怎么办

    孩子发热39℃时,先调整环境、补充水分,用温水擦拭、贴退热贴物理降温,密切观察伴随症状,小婴儿、有基础疾病、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更需重视,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一、初步处理措施 1.环境调整 确保孩子所处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因为过热的环境不利于散热,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发热症状。 给孩子穿着轻便、舒适的衣物,不宜过厚或过多,以利于散热。比如可以选择棉质的单衣,避免穿着毛衣、厚棉袄等不透气的衣物。 2.补充水分 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因为发热会使孩子身体丢失较多水分,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汗液蒸发等方式辅助散热。一般每10-15分钟可以让孩子喝5-10毫升的温水。 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也可以适当给予稀释的果汁,但要注意避免过甜,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二、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拭 用32-34℃的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通过擦拭可以促进散热。擦拭时间每次10-15分钟左右,注意不要擦拭前胸、腹部、后颈等部位,以免引起不适。 2.退热贴 可以在孩子额头贴上退热贴,退热贴中的成分能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一般每8-12小时可以更换一次退热贴。 三、及时就医评估 1.观察伴随症状 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惊厥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反复惊厥、呕吐不止、呼吸急促等严重伴随症状,不管体温是否下降,都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对于小婴儿(3个月以下)出现发热39℃的情况,由于小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应尽快就医,因为小婴儿发热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2.就医检查 到医院后,医生通常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发热的原因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四、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1.有基础疾病的孩子 如果孩子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出现发热39℃时,更要引起重视。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在发热时加重病情,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孩子的呼吸、心率等情况,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基础疾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 对于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当体温达到39℃时,发生惊厥的风险相对较高。此时除了采取上述降温措施外,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预防惊厥发作的措施,如在必要时使用药物预防等。

    2025-10-17 12:39:02
  • 孩子睡觉老是咳嗽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觉老是咳嗽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卧位因素(如平躺致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环境因素(空气干燥或存在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或下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因素、其他因素(先天性因素、药物因素等)。家长需观察孩子一般情况,不缓解或伴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调整卧室环境等缓解咳嗽,特殊孩子更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 一、卧位因素导致的咳嗽 孩子睡觉时咳嗽可能与卧位有关。平躺时,鼻腔分泌物容易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尤其对于本身有鼻炎、鼻窦炎的孩子,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例如,孩子夜间睡眠时,炎症部位产生的分泌物会因体位改变而流入气道,触发咳嗽反射。 二、环境因素引发的咳嗽 1.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会使孩子的呼吸道黏膜变得干燥,容易受到刺激而咳嗽。一般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若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2.过敏原:如果卧室中有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孩子接触后在睡眠时可能引发咳嗽。例如尘螨主要滋生在床垫、枕头、沙发等处,孩子吸入尘螨排泄物等过敏原后,呼吸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咳嗽。 三、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孩子前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虽病情有所好转,但呼吸道黏膜仍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睡眠时可能因呼吸道分泌物等刺激而咳嗽,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时间逐渐缓解。 2.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即使在睡眠时,炎症导致的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痉挛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咳嗽。孩子可能还伴有发热、气促等其他症状。 四、胃食管反流因素 幼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当孩子睡眠时,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尤其在进食过多后立即平卧,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五、其他因素 1.先天性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如气管软化等,睡眠时气道受压等情况可导致咳嗽。 2.药物因素:如果孩子因其他疾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引起睡眠时咳嗽,需留意孩子用药史。 当孩子睡觉老是咳嗽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如咳嗽频率、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若咳嗽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孩子卧室环境适宜,避免过敏原,调整孩子睡眠姿势等,以缓解孩子睡觉时咳嗽的情况。对于有特殊病史或特殊情况的孩子,如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孩子,出现睡觉咳嗽更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评估。

    2025-10-17 12:38:16
  • 9岁小孩矮小症早期症状

    9岁小孩若患矮小症会有多种表现,生长速度缓慢,身高低于同龄人标准值,部分有体型异常,青春期患儿可能第二性征发育异常,部分由先天性疾病导致的还可能有智力和外貌特征,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生长发育,定期对比标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注意孩子营养和睡眠。 身高低于同龄人标准值 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相比,身高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可通过标准差法或百分位数法来判断。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就需要警惕矮小症的可能。例如,按照我国儿童身高标准,9岁男孩的正常身高范围大约在127-135厘米左右,如果明显低于此范围则需关注。这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或其他影响生长的因素使得骨骼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从而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人。 体型异常 部分矮小症患儿可能会出现体型比例异常的情况。比如有些患儿可能呈现出头大、脸圆、躯干相对较长、四肢相对较短的特殊体型。这是因为生长激素对全身各部位的生长影响不同,在生长激素缺乏时,长骨生长受影响更为明显,而躯干等部位相对受影响较小,导致体型比例失调。 第二性征发育异常(青春期患儿可能出现)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9岁患儿,如果患有矮小症,可能会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过早或过晚的情况。如果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如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随后身高增长加速但最终成年身高较矮;如果第二性征发育过晚,如女孩13岁后仍无乳房发育,男孩14岁后仍无睾丸增大等,也可能与矮小症相关。这是因为青春期的正常启动和身高增长与体内多种激素调节有关,矮小症患儿体内激素失衡会影响第二性征发育及身高的最终增长。 智力和外貌可能存在一定特征(部分患儿) 一些由先天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患儿可能伴有智力发育异常或特殊外貌。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矮小症患儿,除了身材矮小外,还可能伴有智力低下、面色苍黄、皮肤粗糙、头发稀疏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都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同时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以及外貌特征。 温馨提示: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测量身高并与生长发育标准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早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避免孩子因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身高增长。

    2025-10-17 12:37:12
  • 小孩感冒发抖是怎么回事

    小孩感冒发抖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体温变化致骨骼肌收缩产热(体温上升期表现)、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紊乱和肌肉异常)、环境因素(寒冷环境加重发抖)、个体差异(体质弱或有基础疾病者更易明显症状),家长需测体温,超38.5℃或伴严重症状及时就医,未超可先非药物护理。 一、体温变化导致的发抖 小孩感冒时发抖可能是体温上升期的表现。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变化。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为了达到新的调定点,会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来产热,从而出现发抖的现象。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初期,约有30%-50%的患儿会先出现寒战、发抖的情况,这是体温调节的一个常见生理过程。对于小孩来说,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如果是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变化的反应可能更为明显,更要注意观察。 二、感染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许多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感冒伴发抖的情况,如常见的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在体内复制,会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和肌肉不自主收缩。有临床数据显示,流感患儿在发病初期出现发抖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流感病毒引起的强烈炎症反应有关。 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也可能出现发抖症状,比如链球菌感染等。细菌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体温波动和肌肉异常活动。 三、其他可能因素 1.环境因素影响:如果小孩感冒时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也可能加重发抖的表现。因为寒冷的环境会刺激机体,促使肌肉收缩产热。所以,要注意给感冒的小孩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因环境过冷而加重发抖等不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新生儿及婴儿,他们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更弱,更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较为合适。 2.个体差异:不同的小孩对感冒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小孩可能本身体质较弱,在感冒时更容易出现发抖等较明显的症状。比如,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感冒时,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体温变化时更容易出现发抖等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格外关注这类特殊体质小孩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当小孩感冒发抖时,家长首先要测量体温,了解体温具体情况。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以先通过适当保暖、多喝温水等非药物方式进行观察和护理;如果体温超过38.5℃或发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带小孩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10-17 12:36: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