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小孩鼻塞有哪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缓解宝宝鼻塞可通过用温湿毛巾敷鼻根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使用生理海盐水滴鼻或喷鼻清洁鼻腔分泌物等(操作轻柔)、将婴儿上半身适当抬高利用重力引流、轻轻按摩鼻翼两侧(力度轻柔)来减轻鼻塞状况。 一、湿毛巾敷鼻 使用温湿的毛巾敷于宝宝鼻根部,利用温热刺激可缓解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需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宝宝皮肤,一般保持在38~40℃左右即可,每次敷鼻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可根据宝宝鼻塞情况多次进行。 二、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 使用生理海盐水滴鼻剂或鼻喷雾剂,将适量生理盐水滴入或喷入宝宝鼻腔内,生理盐水能有效清洁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从而减轻鼻塞症状。操作时需让宝宝头部稍倾斜,保持安静,避免乱动导致液体流入咽喉引起不适,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宝宝,但低龄宝宝操作时需更加轻柔。 三、抬高头部 对于婴儿鼻塞情况,可将婴儿的上半身适当抬高,比如用毛巾将床垫头部一侧垫高15~30度左右。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使鼻腔分泌物引流更顺畅,进而缓解鼻塞状况,需注意垫高角度不宜过大,防止宝宝头部过度倾斜造成不适。 四、按摩鼻翼 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鼻翼两侧,位置在鼻唇沟上方、鼻翼外侧,按摩时力度要轻柔,以打圈的方式进行,每次按摩1~2分钟左右。通过按摩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鼻腔黏膜的肿胀,从而减轻鼻塞症状,低龄宝宝按摩时家长要更加留意手部力度,避免给宝宝造成伤害。

    2025-08-08 14:32:03
  • 真菌感染尿布疹症状

    真菌感染尿布疹皮肤外观有边界清晰红斑、红斑上可现小水疱脓疱且长期浸渍会发白,因局部炎症刺激神经有明显瘙痒致患儿频繁搔抓,好发婴儿尿布覆盖的臀部会阴等区域,婴儿因皮肤娇嫩潮湿且免疫未完善更易发病,较大儿童有长期尿布使用等情况也可发病但婴儿症状更急重。 一、皮肤外观表现:真菌感染尿布疹的皮肤外观具有特征性,尿布覆盖区域可见边界清晰的红斑,红斑基础上可出现小水疱、脓疱,皮肤长期受尿液、粪便浸渍时局部皮肤会浸渍发白,与非真菌感染的尿布疹在外观边界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其边界清晰这一特征是基于临床观察及研究得出的,是真菌感染尿布疹区别于其他类型尿布疹的重要外观表现;二、瘙痒症状:患儿因局部炎症刺激神经会产生明显瘙痒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频繁用手搔抓患处,这是真菌感染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引发瘙痒的典型症状,临床研究证实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感较其他非感染性尿布疹更为明显;三、好发部位及年龄差异:好发于婴儿尿布覆盖的臀部、会阴部等区域,婴儿由于皮肤娇嫩、尿布包裹使局部处于相对潮湿环境,加之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引发真菌感染尿布疹;较大儿童若存在长期尿布使用、局部卫生不佳等情况也可能发病,但相对婴儿发生率低,不同年龄在症状严重程度上有差异,婴儿因皮肤及生理特点,症状往往更急更重,而较大儿童症状相对可能稍轻但仍需重视。

    2025-08-08 14:31:47
  • 治疗婴儿鹅口疮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婴儿鹅口疮局部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抗真菌,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喂养器具需煮沸消毒,婴儿护理及母亲乳头清洁要轻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则及时就医评估处理。 一、局部抗真菌药物应用 婴儿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关键。制霉菌素混悬液是常用药物,通过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发挥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口腔病变部位,快速抑制真菌繁殖,是治疗婴儿鹅口疮的有效局部药物选择。 二、口腔清洁护理 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婴儿口腔,能改变口腔酸碱度,创造不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的环境。清洁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口腔黏膜,每日可多次进行口腔清洁,尤其在喂奶前后进行,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真菌及残留奶渍,辅助改善鹅口疮症状。 三、喂养器具消毒 婴儿的奶瓶、奶嘴等喂养器具易残留奶液滋生白色念珠菌,需及时进行严格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法,将器具浸泡在沸水中煮沸5~10分钟,能有效杀灭器具上的真菌,防止交叉感染导致鹅口疮反复或加重。 四、特殊人群(婴儿)护理要点 婴儿皮肤黏膜娇嫩,在口腔清洁及药物使用过程中需格外轻柔。母亲若为母乳喂养,还应注意乳头清洁,喂奶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避免乳头残留真菌传染给婴儿。同时,密切观察婴儿口腔病变恢复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遵循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进一步处理。

    2025-08-08 14:31:29
  • 如何处理婴儿受到惊吓的情况

    婴儿受惊吓后需转移至安静、光线柔和且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嘈杂强光刺激,用平缓语调轻声交流、稳定节奏抱住给予身体接触安抚,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持续哭闹、拒食、精神萎靡或呕吐、抽搐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处理时动作需轻柔严禁过度摇晃,以非药物干预保障其舒适与安全。 一、营造安静舒适环境 婴儿受到惊吓后,应迅速将其转移至安静、光线柔和且温度适宜(约22~25℃)的环境中,避免嘈杂声响或强光等进一步刺激婴儿,为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无干扰的空间以帮助平复情绪。 二、进行温柔安抚 家长可采用轻柔的方式安抚婴儿,如用平缓的语调轻声与婴儿交流,同时以稳定的节奏轻轻抱住婴儿,通过身体接触让婴儿感受到熟悉的安全感,这种类似在子宫内被包裹的身体接触能有效缓解婴儿因惊吓产生的不安情绪。 三、密切观察婴儿状态 需留意婴儿除惊吓外是否存在其他异常表现,若婴儿持续哭闹不止、拒食、精神萎靡或出现呕吐、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带婴儿就医,因为这些异常可能是惊吓诱发了其他健康问题,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与处理。 四、特殊人群(婴儿)注意事项 婴儿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处理惊吓情况时务必动作轻柔,严禁过度摇晃婴儿,避免对其脆弱的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始终将保障婴儿舒适与安全置于首位,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最大程度减少可能对婴儿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

    2025-08-08 14:31:17
  • 发烧时接种了麻疹疫苗该怎么办

    发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体温≤38.5℃需让受种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并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代谢散热且密切观察体温及其他不适症状,体温>38.5℃或持续不退要及时带受种者就医,儿童和有基础病史人群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制定诊疗方案。 一、轻度发热情况处理 若发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体温≤38.5℃,首先让受种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通过多饮水促进机体代谢,帮助散热。密切观察体温波动及是否出现皮疹、咳嗽、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因为轻度发热可能是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多数可在1-2天内自行缓解,此阶段重点是做好基础护理,维持舒适状态。 二、中重度发热情况应对 当发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体温>38.5℃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带受种者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发热原因。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烧时接种疫苗后更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脆弱,高热可能掩盖或引发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例如本身存在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发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的风险更高,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08-08 14:31: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