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冠心病牛肉可以吃吗

    冠心病患者可以适量吃牛肉,需遵循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原则,注意烹饪方式,不同年龄和有特殊病史的患者食用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软烂且少量,中青年控制总量并搭配蔬果,合并高血脂者严格控量并监测血脂,合并糖尿病者平衡热量并选合适量及搭配低升糖指数食物,总之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食调整。 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食用牛肉的注意事项 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冠心病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用牛肉时要注意烹饪得更软烂些,便于消化吸收,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控制在50-100克左右,可分多次少量食用,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在食用牛肉时,同样要注意烹饪方式,保证营养的同时,要控制每日牛肉的总摄入量,一般不超过150克,且要搭配足够的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有特殊病史冠心病患者食用牛肉的情况 合并高血脂的冠心病患者:这类患者要更加严格控制牛肉的摄入量,因为牛肉中的脂肪虽然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对血脂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血脂控制情况来合理安排牛肉的食用量,同时要密切监测血脂指标变化。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食用牛肉时要注意整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平衡,可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将牛肉的热量计算在每日总热量摄入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食用量,一般建议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天食用不超过100克,并搭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总之,冠心病患者可以吃牛肉,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和控制食用量,同时根据自身年龄、病史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

    2025-07-24 12:14:15
  • 房颤是什么意思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非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患者需遵循医嘱并注意抗凝治疗、中风风险及定期体检。 房颤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如果房颤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房颤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以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如电复律、射频消融等,可用于恢复正常的心律。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对房颤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对于房颤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其他健康问题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注意抗凝治疗:如果需要抗凝治疗,应密切监测INR值,以确保抗凝效果,并注意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警惕中风风险: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较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措施,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脏检查、血液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健康问题。 总之,房颤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2025-07-24 12:12:05
  • 心梗症状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发绀、低血压、休克等;不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牙痛、下颌痛、左肩、左上肢内侧疼痛等;其他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典型症状 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疼痛: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伴大汗、恶心、呕吐等。 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因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症状。 低血压、休克: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2.不典型症状 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溃疡、胰腺炎等疾病。 牙痛、下颌痛:疼痛可出现在牙痛、下颌痛,易被误诊为口腔科疾病。 左肩、左上肢内侧疼痛:疼痛可出现在左肩、左上肢内侧,伴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肩周炎等疾病。 3.其他症状 心律失常: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心力衰竭症状。 心源性休克:可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少尿等心源性休克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心梗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症状,而是出现不典型症状或其他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5-07-24 12:10:23
  • 心脏供血不足能自愈吗

    心脏供血不足通常不能自愈,需采取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 心脏供血不足通常不能自愈,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供血不足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对于轻度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心脏供血不足的方法包括: 1.生活方式改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心脏供血不足非常重要。这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缓解症状、降低心脏病风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3.介入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脏供血不足或其他心脏疾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 此外,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如果怀疑有心脏供血不足或已经被诊断为该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心脏供血不足不能自愈,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疑虑,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血管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7-24 12:08:01
  • 60岁的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6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与一般成年人相同,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有高血压病史者需遵医嘱控制,注意个体差异,保持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良好心态,有其他基础病者血压控制更严格,建议每周测1-2次血压。 1.血压正常范围界定:60岁老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与一般成年人相同,收缩压应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应在60~89mmHg之间。这是基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数据得出的标准范围,收缩压反映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反映心脏舒张时血管的弹性回缩压力,在该范围内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2.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对于60岁老人,若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且已在规律控制血压,需持续维持血压在上述正常范围区间内,但要注意个体差异,部分老人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血压控制目标可适当宽松,但需遵循医生指导,一般不低于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在生活方式方面,60岁老人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等,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和血压稳定;饮食上要低盐低脂,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血压。若老人有其他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血压控制可能需更严格,要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至少每周测量1~2次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并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方案。

    2025-07-24 12:06: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