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较明显症状,婴幼儿期表现为喂养困难等,儿童期可主诉心悸等;特异性症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的晕厥、低血压,听诊可发现心律轻度不规则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儿异常表现,有基础心脏疾病小儿更要警惕。 一、非特异性症状 婴幼儿时期: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拒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等。这是因为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暂时受到影响,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婴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只能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行为和面色改变来体现。例如,原本能正常吃奶的婴儿,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突然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且精神状态不佳,总是哭闹不安。 儿童时期:可能主诉心悸,但由于儿童对自身感觉的描述准确性有限,也可能表现为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在运动或活动后,这种乏力等不适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心脏的异常节律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射血,使得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活动耐力降低。 二、特异性较明显的症状 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症状 严重时的晕厥:当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较为剧烈,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脑供血不足时,小儿可能出现晕厥。例如,正在玩耍的儿童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这是因为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引起短暂的意识障碍。 低血压:可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等。由于心脏泵血减少,外周循环灌注不足,皮肤血管收缩以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所以皮肤会出现湿冷的表现,触摸脉搏时感觉细弱且频率可能异常。 典型心电图相关的伴随表现:听诊时可发现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度可有变化等。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初步判断心脏节律情况,室性心动过速时由于心室激动顺序异常,会出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现象,同时心律的不规则也能通过听诊发现端倪。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因年龄等因素有一定差异,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儿的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小儿,更要警惕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室性心动过速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5-10-15 13:09:48
  • 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心脏功能相关改变,包括泵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还会影响全身多器官灌注,如脑灌注、肾灌注;并可引发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室壁瘤形成、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及预后有差异。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可频繁出现,严重时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儿童心肌梗死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儿童心脏储备功能有限。 全身多器官灌注影响 脑灌注: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脑灌注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灌注不足更容易导致认知功能短暂或长期受损,因为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肾灌注:肾灌注不足可引起尿量减少,急性肾功能损伤风险增加。对于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更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加重的情况,因为其肾脏本身的代偿储备功能已受限。 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出现功能障碍,可导致二尖瓣反流,轻度反流时可能仅有心尖区收缩期杂音,重度反流则会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的表现,不同性别患者发生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后的临床表现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预后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 心室壁瘤形成:多见于心肌梗死范围较大的患者,左心室壁瘤形成后,可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如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年龄较大且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心室壁瘤及相关栓塞事件的风险更高。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一般在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等,可能与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免疫反应有关,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具体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025-10-15 13:08:47
  • 孕妇高血压不能顺产吗

    孕妇高血压能否顺产需综合血压控制情况、孕周及胎儿状况、孕妇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判断,由产科医生全面细致评估后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孕妇孕期应积极配合医生管理监测。 血压控制情况 轻度妊娠高血压:若孕妇血压轻度升高,通过适当休息、密切监测等措施,血压控制相对稳定,孕妇一般状况良好,胎儿状况也正常,有顺产的可能。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部分轻度妊娠高血压孕妇在良好的孕期管理下,可尝试经阴道分娩。 中重度妊娠高血压:血压显著升高且难以通过保守治疗良好控制,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较严重的表现,这种情况下顺产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产妇用力等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构成威胁,此时多建议剖宫产。 孕周及胎儿状况 孕周:孕周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孕周较小,胎儿各器官发育可能不够成熟,顺产可能会增加胎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孕周合适、胎儿发育成熟度较好的情况下,顺产的可行性相对更高。 胎儿状况:胎儿的大小、胎位是否正常、宫内安危情况等也很关键。若胎儿过大、胎位异常或者存在宫内缺氧等情况,即使孕妇血压控制尚可,顺产也可能面临挑战,需综合评估后决定分娩方式。 孕妇全身状况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妊娠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孕妇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如果这些脏器功能受损较严重,顺产过程中脏器负担加重,风险增大,更倾向于剖宫产。例如孕妇出现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时,顺产风险较高。 自身一般状况:孕妇的年龄、整体身体状况等也有影响。年轻、身体一般状况较好的孕妇相对来说在顺产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仍需结合其他具体指标综合判断。 对于孕妇高血压能否顺产的问题,需要由产科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充分权衡顺产和剖宫产对孕妇及胎儿的利弊后,制定个体化的分娩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孕妇在孕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管理,严格监测血压及自身状况,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出合理决策。

    2025-10-15 13:08:09
  • 爸爸没有高血压,妈妈有高血压会遗传给孩子吗

    高血压有遗传易感性但非绝对遗传,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精神等方面,孩子可通过监测血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需格外关注生活方式管理,异常应及时就医。 环境因素的影响 饮食方面: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会使体内钠元素潴留,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从而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例如,每天盐摄入量超过6克,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运动方面: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容易堆积,体重增加,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般建议孩子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精神因素方面: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状态下,会使得体内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孩子的预防措施 监测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孩子,应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以便早期发现血压异常情况。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引导孩子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例如每天保证500克以上的蔬菜摄入,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运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青少年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 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左右,中学生也应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血压的稳定。 特殊人群提示(以儿童为例)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家长要格外关注其生活方式的管理。要避免让孩子过度肥胖,因为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孩子长期精神紧张。如果发现孩子血压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一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025-10-15 13:06:07
  • 白大衣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大衣高血压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节及定期监测随访来应对。生活方式上饮食遵DASH模式、控钠盐和饮酒,运动选适度有氧运动;心理调节要压力管理,用冥想、深呼吸等;定期监测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并反馈结果。 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对血压调节有益,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速度一般为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等多种机制来帮助控制血压,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弹性和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但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例如,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缓慢的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过度波动。 心理调节 压力管理: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往往与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有关,因此心理调节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冥想可以每天进行15-20分钟,帮助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稳定血压。深呼吸练习则可以随时进行,通过缓慢的深呼吸,每次吸气4-6秒,呼气6-8秒,重复几次,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于有明显心理压力源的患者,如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合理释放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 定期监测与随访 血压监测:患者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不仅要关注诊室血压,还要重视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可以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一般建议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评估病情。例如,对于工作节奏快、经常处于紧张环境中的人群,家庭血压监测能及时发现血压的波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同时,患者要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5 13:02: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