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房颤心率低很严重吗

    房颤心率低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要明确心率范围及可能原因,轻度心率低相对可能不那么严重但也需密切观察,重度心率低伴有明显不适症状通常严重,会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等并发症,发现房颤患者心率低要停用相关药物、行心电图等检查,根据情况采取停用药物、植入起搏器等措施,不同年龄患者处理方式有差异。 一、心率范围及可能原因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房颤患者心率低于正常范围时,首先要明确具体心率数值。房颤心率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患者服用了控制心率的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等,这些药物可能过度抑制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心率降低;也可能是房颤本身出现了长间歇等心律失常情况,例如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就会出现心率明显降低的现象。 二、严重程度的评估 轻度心率低:如果房颤患者心率只是轻度低于正常范围,比如在50-60次/分钟左右,患者没有明显的头晕、黑矇、乏力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相对可能不那么严重,但也需要密切观察,查找导致心率低的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轻度的心率低可能对其日常活动影响不大,但仍需关注后续心率变化。对于年轻且平时身体状况较好的房颤患者,轻度心率低如果没有症状可能相对风险较低,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重度心率低:当房颤患者心率严重低于正常范围,比如低于50次/分钟,并且伴有明显的头晕、眼前发黑、晕厥、胸闷、心悸等症状时,这通常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因为心率过慢会导致心脏泵血减少,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摔倒受伤,心脏本身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房颤患者,如本身就有冠心病、心肌病等,重度心率低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损害,危及生命。在儿童房颤患者中极为罕见,但如果发生心率低情况,由于儿童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心率低伴随的不适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较为危重,需要立即进行干预。 三、应对措施 当发现房颤患者心率低时,首先要停用可能导致心率进一步降低的药物。然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和心脏传导情况。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心率低,一般在停用相关药物后心率可能会逐渐回升;如果是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的心率低,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等治疗措施来提高心率,保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处理方式也有差异。老年患者在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儿童患者则需要在儿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急救和后续治疗措施,因为儿童的心脏生理结构和成人不同,对心率变化的耐受能力更差。

    2025-10-09 12:42:50
  • 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早期会有多种表现,包括胸痛,多发生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程度重、持续久、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各年龄段可发生,中老年人、有相关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胸部以外部位不适,如左肩、左臂内侧等放射痛,各年龄段可出现,老年、生活方式不健康及有心血管基础病史者需关注;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乏力,年龄大、绝经后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病史者要警惕;呼吸困难,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致肺淤血,老年人、特殊时期女性、长期吸烟及有慢性心肺疾病病史者需留意;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年龄大、无明显诱因女性、有不良饮食习惯及心血管病史者要排查。 胸部以外部位的不适 部分患者心梗早期会出现胸部以外部位的不适,比如左肩、左臂内侧疼痛,也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等。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传导与这些部位的神经有交叉,疼痛会放射到这些区域。在年龄上,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放射痛,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可能不太敏感,放射痛可能更不典型;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更容易因血管病变导致放射痛;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人放射痛出现提示心梗风险增加。 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乏力等。发热一般是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这是因为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炎症反应。出汗往往是大汗淋漓,与疼痛剧烈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乏力则是由于心肌受损,心脏功能下降,全身供血不足所致。年龄较大的人群发生这些全身症状时更需警惕心梗,因为他们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女性在绝经后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出现全身症状时也应重视心梗可能;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全身症状要考虑心梗风险;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出现全身症状需高度怀疑心梗发作。 呼吸困难 心梗早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淤血,引起呼吸不畅。轻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发生心梗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围绝经期等,心脏负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时要考虑心梗可能;长期吸烟导致肺部功能下降的人群,发生心梗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明显;有慢性心肺疾病病史的人出现呼吸困难需首先排查心梗。 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心梗早期会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会刺激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年龄较大的人出现胃肠道症状时要警惕心梗,因为他们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典型;女性在无明显胃肠道诱因出现此类症状时也应考虑心梗;有不良饮食习惯人群出现胃肠道症状要结合其他表现排查心梗;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出现胃肠道症状需考虑心梗导致的牵涉痛。

    2025-10-09 12:40:30
  • 心率太快会有什么危害

    心率太快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肌缺血、影响血压稳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还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程度影响,如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加重心脏负担及使基础疾病难控等、孕妇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 引发心肌缺血 心率过快会使心脏的舒张期明显缩短,而冠状动脉的血流主要发生在舒张期,舒张期缩短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比如,对于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心率过快更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事件,因为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原本就存在狭窄,心率加快进一步减少了心肌的供血。 影响血压稳定 心率太快可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一般来说,心率增快时,心脏输出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但长期心率过快可能导致血压异常。一方面,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因为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外周血管阻力也可能会相应变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伴有心率过快,血压往往更难控制,而且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长期心率过快是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据临床统计,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多都存在心率过快的情况,心率越快,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越高。例如,一些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果心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时间进展,更容易迈入心力衰竭的阶段,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一系列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心率过快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儿童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过快的心率会干扰心脏正常的生长节律和代谢,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影响其未来的心脏健康状况。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果心率持续过快,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脏畸形的修复和身体的正常生长。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心率太快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率过快会使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问题。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过快时,血压更难平稳控制,同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几率会大幅增加。 孕妇:孕妇心率太快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孕妇心率过快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等风险。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率过快的孕妇,胎儿发生生长受限的可能性会明显升高。

    2025-10-09 12:40:08
  • 低血压是贫血吗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综合征,原因多样。二者有联系,如重度贫血可能致低血压,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不同。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相关情况,需关注并及时处理。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就可诊断为贫血。贫血的原因众多,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如造血干细胞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造血原料缺乏等)、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相关的遗传因素、感染、药物等)、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失血)等。 低血压与贫血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某些情况下,低血压和贫血可能同时存在。例如,重度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会通过加快心率等方式来代偿,但长期重度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起低血压。 区别 发病机制:低血压主要是动脉血压的问题,涉及血管、心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血压降低;贫血主要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 临床表现:低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心悸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休克等;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气短、心悸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贫血可能还有其特异性表现,如缺铁性贫血可能有异食癖等表现。 诊断方法:低血压通过测量血压即可诊断;贫血需要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来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低血压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低血压,需考虑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儿童贫血较为常见,尤其是婴幼儿,可能与缺铁、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等有关。家长应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预防贫血发生,对于低血压的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排查可能的病因。 孕妇:孕妇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这是由于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引起的,但一般为轻度贫血。而孕妇低血压可能与妊娠相关的生理变化有关,如孕期血管扩张等。孕妇若出现严重贫血或低血压,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自身也会有较大风险,需及时就医,通过调整饮食(如增加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等方式来改善,必要时可能需要医疗干预。 老年人:老年人贫血可能与造血功能减退、慢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有关。老年人低血压可能与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心脏功能减退等有关。老年人无论是贫血还是低血压都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因为可能会增加跌倒、心脑血管事件等风险,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09 12:39:16
  • 吃什么野菜降血压

    常见具有一定辅助降血压作用的野菜有荠菜、马齿苋、蒲公英等,食用野菜降血压存在个体差异,且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烹饪方式也很重要,需清淡烹饪,高血压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遵循正规治疗方案。 一、常见具有一定辅助降血压作用的野菜 (一)荠菜 荠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荠菜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对血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一般人群可将荠菜洗净后凉拌、煮汤等,但对于高血压合并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食用时需注意适量,因为荠菜可能会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二)马齿苋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等。钾元素对于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有重要作用。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马齿苋可以清炒、煮粥等。然而,对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其排钾功能可能受限,食用马齿苋时要谨慎,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血钾过高,这类患者在食用前最好向医生咨询适合的食用量。 (三)蒲公英 蒲公英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其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它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钠潴留,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压。蒲公英可以泡水喝或者搭配其他食材烹饪。但对于低血压人群以及高血压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要避免过量食用蒲公英,因为其利尿作用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压或加重泌尿系统不适,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等食用前也应咨询专业人士。 二、食用野菜降血压的注意事项 (一)个体差异 不同高血压患者对野菜的反应可能不同。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的基础状况等都有差异。例如,有的患者本身胃肠功能较弱,食用某些野菜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对血压控制产生间接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尝试通过野菜辅助降血压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食用并就医。 (二)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野菜辅助降血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可以将食用野菜作为一种辅助的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果仅依靠野菜而停止正规的降压治疗,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三)烹饪方式影响 野菜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尽量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如清蒸、水煮、凉拌等,避免油炸、高盐等烹饪方式。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水钠潴留,不利于血压控制,而油炸等方式会增加野菜的油脂含量,对整体健康不利。例如,油炸后的马齿苋,其油脂含量增加,长期食用可能会影响血脂水平,进而间接影响血压稳定。

    2025-10-09 12:38: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