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心脏供血不足怎么治好

    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运动、饮食、戒烟限酒)、药物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儿童少用)、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病变,创伤大需评估)。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一般成年人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公里/小时)、慢跑等。但有基础病史如冠心病的患者运动时需注意,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儿童则应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适合其年龄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促进心肺功能发育。 饮食方面: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控制脂肪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糖分摄入,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每天应摄入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心脏供血不足,所以吸烟者应严格戒烟。饮酒过量也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应绝对禁酒。 二、药物治疗 1.改善心肌缺血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但使用时需注意,青光眼患者禁用,因为硝酸酯类药物会升高眼内压。 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等,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因为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钙通道阻滞剂:像氨氯地平等,能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不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症状。 三、介入治疗 1.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如果狭窄程度达到75%以上,可考虑行支架植入术。该手术能迅速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但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同时要注意监测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一般很少采用介入治疗,除非是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且符合相应手术指征,但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四、手术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通过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等作为血管桥,绕过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段,恢复心肌供血。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患者需要注意术后的伤口护理、康复锻炼等。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

    2025-10-09 12:38:10
  • 心率过快、爱出汗、两腿无力是什么病

    可能导致心率过快、爱出汗、两腿无力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血糖、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情况,注意休息,特殊人群需更谨慎排查病因。 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甲状腺激素能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心率过快,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爱出汗是由于代谢加快,产热增多,通过出汗来散热;而两腿无力可能与肌肉能量代谢异常有关,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影响肌肉的能量代谢过程,导致肌肉力量下降。 相关人群及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有长期高压力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增加,若患者有甲亢病史,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病情复发或控制不佳。 低血糖症 机制:血糖水平过低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引起心率加快;同时机体为了供能,会出现出汗现象;而大脑及肌肉等组织供能不足会导致两腿无力,因为大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肌肉活动也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 相关人群及特点: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如降糖药使用过量等)、长时间未进食的人群等。糖尿病患者中,老年患者由于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等因素需特别关注,低血糖发生时可能没有典型的心慌、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而直接出现两腿无力等情况。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机制:某些心律失常性疾病可能导致心率过快,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率过快时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全身血液供应,导致肌肉缺血缺氧出现两腿无力,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也可能引起出汗。 相关人群及特点: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风险较高,不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变化相对更复杂。 进一步检查与建议 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随机血糖等,必要时进行糖耐量试验,以排查低血糖症。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心率情况、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心脏相关问题。 建议:出现心率过快、爱出汗、两腿无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上述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在就医过程中,要详细告知医生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等情况,以及自身的病史、用药史、生活方式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症状加重。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出现此类症状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病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更谨慎排查病因。

    2025-10-09 12:37:37
  • 女生血压90/60mmHg正常吗

    女生血压90/60mmHg是否正常分情况,成年女性属正常范围但有不适等算异常,儿童青少年需看自身基础,青春期、妊娠期及有基础病女生有不同需注意情况,若有相关不适或与基础血压差异大要就医。 成年人:对于成年女性,收缩压(高压)90-139mmHg,舒张压(低压)60-89mmHg属于正常血压范围,所以90/60mmHg的血压在成年女性中属于正常血压。但如果平时基础血压偏低,例如一直是85/55mmHg左右,现在变为90/60mmHg且没有不适症状,也可视为相对正常情况。 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血压正常范围不同,一般来说,青春期女生血压接近成年人标准,若处于正常范围的低值,但没有头晕、乏力等不适,也可能属于个体差异下的相对正常情况。例如12-18岁女生收缩压正常范围是95-120mmHg,舒张压是60-80mmHg,90/60mmHg若在该年龄段中处于其自身基础水平且无不适也需具体分析。 异常情况 低血压相关不适:部分女生虽然血压值为90/60mmHg,但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低血压相关症状,这种情况下属于异常情况,可能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药物影响(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节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的女生,可能出现血压偏低并伴有上述不适症状。 与基础血压对比异常:如果女生既往血压较高,例如一直是110/70mmHg左右,现在突然变为90/60mmHg,同时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也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些变化,如血容量不足、心脏功能改变等原因导致。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青春期女生:青春期女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压可能受激素水平等影响。如果血压为90/60mmHg且伴有月经不调、乏力等情况,需考虑是否与青春期身体调整有关,建议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观察症状变化。 妊娠期女生:妊娠期女生血压正常范围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妊娠期收缩压不应低于90mmHg,舒张压不应低于60mmHg,但如果妊娠期女生血压为90/60mmHg并伴有头晕、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前期表现或其他妊娠相关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检查,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女生:如果女生本身有心脏病、贫血等基础疾病,血压90/60mmHg时需更加关注。例如有贫血的女生,血压90/60mmHg可能会加重贫血相关的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要针对贫血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监测血压变化;有心脏病的女生,血压偏低可能影响心脏供血,需评估心脏功能情况,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09 12:35:26
  • 心肌酶正常值是多少

    心肌酶包含多种酶类,有各自正常值范围,儿童、老年人及特殊病史人群心肌酶值有不同特点,心肌酶值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等疾病。 肌酸激酶(CK):男性正常值通常在38~174U/L,女性正常值通常在26~140U/L。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当心肌梗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骨骼肌损伤等情况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会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一般小于25U/L。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会明显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范围在109~245U/L。LDH在多种组织中都存在,除心肌外,骨骼肌、肝脏等组织也含有,所以特异性相对较差,多种疾病如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等都可能导致其升高。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一般在0~40U/L。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心肌梗死时AST会升高,但特异性不如CK-MB。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正常值范围在72~182U/L。α-HBDH与乳酸脱氢酶有一定相关性,在心肌梗死时也会升高。 不同人群心肌酶值的特点 儿童:儿童的心肌酶值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的肌酸激酶水平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儿童的骨骼肌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一些生理活动或轻微的骨骼肌损伤时,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轻度升高,但如果是心肌受损,其心肌酶的变化规律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不过具体数值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例如新生儿的心肌酶值可能与儿童期有所差异,需要依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范围来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的心肌酶值可能会有一些生理性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心肌细胞的代谢等功能也会有所改变,所以在判断老年人心肌酶值是否异常时,要考虑其基础状态。比如老年人的乳酸脱氢酶等可能在正常范围内有一定波动,但当发生心肌梗死等情况时,其心肌酶的升高规律与其他人群类似,但可能反应相对较迟缓,需要密切观察动态变化。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其心肌酶的基础水平可能与常人不同,在再次出现胸痛等症状时,需要对比自身既往的心肌酶水平来判断是否有心肌再次损伤。而对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乳酸脱氢酶等在肝脏也有较高含量,可能会影响乳酸脱氢酶等心肌酶指标的检测结果,需要综合分析,排除肝脏疾病对心肌酶检测值的干扰。 当发现心肌酶值异常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等相关疾病。

    2025-10-09 12:32:20
  •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

    室性期前收缩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秒),常伴ST段反向偏移、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且有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同人群中虽细节有差异但基本特点存在。 一、提前期出现的QRS波群 1.形态特征: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这是因为心室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导致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从而使QRS波群形态异常。例如,在常规心电图记录中,可明显观察到与窦性心律下QRS波群形态不同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与窦性QRS波群的差异:与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比,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在形态上有显著区别,窦性QRS波群形态正常,而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宽大畸形,这是鉴别室性期前收缩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年龄人群中,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宽大畸形的特点是一致的,但儿童由于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特点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其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形态可能在细节上略有不同,但总体仍表现为宽大畸形。 二、ST段和T波改变 1.ST段偏移:室性期前收缩后常伴有ST段的偏移,多数情况下ST段呈反向改变,即如果QRS波群主波向上,ST段往往向下偏移;如果QRS波群主波向下,ST段往往向上偏移。这种ST段的改变是由于心室的异常除极影响了心肌的复极过程。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室性期前收缩伴发的ST段偏移可能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的ST段改变特点是存在的。 2.T波方向:T波方向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例如,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主波向上,T波则向下;QRS波群主波向下,T波则向上。在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中,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伴发的T波改变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三、代偿间歇完全 1.定义: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后,其后会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称为代偿间歇。这是因为室性期前收缩时,异位起搏点发放的冲动侵入了窦房结,使其节律重整,导致窦性心律的下一次搏动的出现时间推迟,从而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代偿间歇完全的特点是相似的,但儿童的心脏电生理功能相对不稳定,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代偿间歇的表现略有差异,但总体仍符合代偿间歇完全的特点。 2.与窦性心律的关系:代偿间歇完全与窦性心律的关系是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需要重新调整节律,以保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室性期前收缩可能更易发生,且代偿间歇完全的特点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基本的代偿间歇完全的机制是不变的。

    2025-10-09 12:30: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