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心慌心跳快按摩哪里可缓解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等位置,用拇指垂直按压等可缓解心慌,儿童老人按摩有注意事项;神门穴在腕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按揉可调节心气缓解心慌,儿童老人按摩有注意事项;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用拇指指腹推揉可缓解心慌,儿童老人按摩有注意事项,心慌频繁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不能仅靠按摩穴位治疗。 一、内关穴 1.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内关穴,每次按压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可双侧交替进行。有研究表明,刺激内关穴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对心慌心跳快有一定缓解作用,它能影响心率、心律等指标,改善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对于儿童,按摩力度要轻柔,因为儿童穴位敏感度和耐受力与成人不同,以不引起儿童明显不适且能感受到轻微酸胀感为准;对于老年人,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局部不适,因为老年人肌肉、骨骼等组织相对较为脆弱。 二、神门穴 1.位置: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神门穴,每次按摩1-2分钟,频率可控制在每分钟60-100次。神门穴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按摩神门穴可以调节心气,对心慌心跳快有缓解作用。在儿童群体中,按摩神门穴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防止因手法不当造成局部损伤;老年人按摩神门穴时,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力度,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要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 三、涌泉穴 1.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推揉涌泉穴,每次推揉1-3分钟。有研究发现,按摩涌泉穴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等机制,对心慌心跳快产生一定的缓解效果。对于儿童,按摩涌泉穴时要注意力度均匀,避免用力过猛;老年人由于足底皮肤相对较薄、敏感,按摩时要控制好力度和时间,若出现足部不适要及时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这些穴位对心慌心跳快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如果心慌心跳快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因为心慌心跳快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不能仅依靠按摩穴位来治疗,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和相应的治疗。

    2025-10-09 11:44:38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怎么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体格检查(测血压、体重、查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子宫动脉血流)及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小动脉情况),各检查从不同方面助力对该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 生活方式:了解孕妇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若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询问孕期的饮食结构,高盐饮食可能影响血压;还要关注孕妇的休息情况,劳累可能加重病情。 病史:详细询问孕妇既往有无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若有这些基础疾病,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体格检查 血压测量:定期测量孕妇血压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非同日再次测量以明确是否为高血压。 体重:监测孕妇体重变化,每周体重增加>0.5kg可能提示隐性水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个表现。 水肿:观察孕妇有无水肿,若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且休息后不消退,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孕妇有无贫血,贫血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一般血红蛋白<100g/L考虑贫血。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蛋白阳性(+)及以上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及严重程度反映了肾脏受累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为异常。 肝功能:部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 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若肾功能受损,提示病情可能较重。 凝血功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需监测凝血功能。 超声检查 胎儿超声: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了解胎儿是否生长受限;观察胎盘的情况,如胎盘厚度、有无胎盘早剥等。 子宫动脉血流:通过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若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提示胎盘血流灌注不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眼底检查 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眼底镜检查可观察视网膜小动脉的管径、有无出血、渗出等情况。

    2025-10-09 11:43:50
  • 风湿性心脏病可以治愈吗

    风湿性心脏病难以完全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针对心衰和风湿活动,手术治疗有瓣膜修复术和置换术,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老年患者在治疗及注意事项上有差异,儿童需防风湿热复发,成年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老年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及术后恢复等。 药物治疗方面 针对心力衰竭:会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如卡托普利等)等改善心肌重构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缓解患者胸闷、气短、水肿等心衰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 针对风湿活动:如果有链球菌感染证据,会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来消除链球菌感染,防止风湿热复发,从而延缓心脏瓣膜病变的进展,但已经受损的心脏瓣膜难以恢复正常。 手术治疗方面 瓣膜修复术:对于病变较轻的瓣膜,可以尝试进行修复手术,尽量保留自身瓣膜功能。但术后仍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来预防瓣膜再次病变等情况。 瓣膜置换术:当瓣膜病变严重无法修复时,会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置换后的瓣膜能起到替代原有病变瓣膜的功能,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来防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且人工瓣膜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等问题需要考虑。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风湿性心脏病时,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在治疗上需要更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手术时机。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儿童的体重等因素来调整剂量等。而且风湿热复发在儿童中相对更易发生,需要密切关注预防链球菌感染,如让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在链球菌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比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果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成年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如合理作息、适度运动(根据心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保持心理状态平稳等,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对血糖、血压等的影响,进行手术时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耐受手术的能力等。而且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和监测。

    2025-10-09 11:42:47
  • 血压高和熬夜有没有关系

    熬夜会通过打乱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致血压高,不同人群受熬夜影响致血压高情况有差异,避免熬夜对血压管理很重要,对已患高血压者影响药物效果,对无高血压者可预防血压升高。 一、熬夜对血压的直接影响机制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有昼夜节律,白天相对活跃,夜晚趋于抑制。而熬夜时,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群,其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二、不同人群熬夜与血压高的关联差异 一般成年人: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偶尔一次熬夜可能短时间内血压略有波动,但一般可自行恢复。然而长期熬夜的成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一项针对长期熬夜工作的人群(如部分夜班工作者)的随访研究发现,经过多年观察,这类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作息规律的人群。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熬夜对其血压的影响更为明显。熬夜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负担,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增大,不仅可能使血压升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如引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因为老年人的心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熬夜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对其血压的影响更为突出。 青少年及中青年:青少年和中青年虽然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长期熬夜也会逐渐影响血压调节机制。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情况,而代谢紊乱又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例如,熬夜可能影响糖代谢,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 三、避免熬夜对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是高血压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若经常熬夜,也会影响药物的降压效果,导致血压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群,避免熬夜可以有效预防血压升高,降低未来患高血压的风险。例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保持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从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025-10-09 11:42:09
  • 高血压可以吃猪血吗

    高血压患者可适量吃猪血,其富含蛋白质、铁等营养成分,对血压稳定有潜在益处,但要注意烹饪方式清淡,遵循适量原则,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及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食用量。 猪血的营养成分与对高血压的潜在益处 蛋白质:猪血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属于优质蛋白质。高血压患者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以帮助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对血压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铁元素:猪血是铁的良好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高血压患者如果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适量吃猪血可以补充铁元素,纠正贫血。而贫血可能会影响血压的调节,纠正贫血后有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一般来说,每100克猪血中含铁量可高达28毫克左右,远高于许多其他常见食物。 其他矿物质:猪血还含有锌、钙等矿物质。钙对于维持血管的弹性和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有一定作用,锌也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这些矿物质对于高血压患者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代谢都有一定的帮助。 食用猪血的注意事项 烹饪方式:高血压患者食用猪血时应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做法,如清蒸、煮汤等,避免采用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的烹饪方式。因为高油、高盐的饮食会增加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钠的摄入,不利于血压的控制。例如,油炸猪血会使猪血的脂肪含量大幅增加,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患者血脂升高,进而影响血管健康,不利于血压管理。 适量原则:虽然猪血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益处,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因为猪血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一般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左右比较合适。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在食用猪血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因为猪血中的胆固醇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猪血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代谢产物,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食用猪血时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食用量。

    2025-10-09 11:41: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