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童嘉毅主任医师(9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童嘉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心脏在左胸什么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处,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拳头相似,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孕妇、肥胖者或胸廓畸形者的心脏位置可能改变,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心脏的正常跳动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肥胖者或胸廓畸形者,心脏的位置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来确定。 如果您对心脏的位置或其他相关问题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2025-05-13 10:39:17
  • 怎样测血压才准确

    血压测量需通过充分休息、反复测量以确保准确性。血压作为人体重要基础生命体征之一,其测量不仅有助于早期筛查高血压等疾病,还可用于监测药物治疗效果。 一、充分休息 患者首先应取坐位或仰卧位,放松心情,然后在安静状态下休息15至30分钟。 二、反复测量 1.准备并检查手腕式电子血压计。 2.操作者将腕带紧贴皮肤缠到患者手腕上,下端距离腕横纹1横指。 3.打开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开关开始测量,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4.间隔5分钟,重复以上测量方法两次,记录并取平均值。 测量血压时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操作不当导致误差。若多次检测得出的血压平均值超出正常范围,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总之,准确测量血压对于疾病的筛查和治疗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测量方法的正确和规范。

    2025-05-13 10:37:51
  • 我高压97低压67正常吗,医生

    根据所给血压值,高压97mmHg、低压67mmHg属于正常血压。但血压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时应保持身心放松。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 根据你提供的血压值,高压97mmHg低压67mmHg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高压)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60-89mmHg之间。你的血压值都在这个正常范围内,所以不必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运动、饮食、睡眠等。因此,在测量血压时,应尽量保持身心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同时,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血压或健康的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5-13 10:36:36
  • 心脏积水能治好吗

    心脏积液通常可以治愈。 心脏积液一般指心包积液,即因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这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症状表现为胸口极度疼痛,并伴有呼吸急促、出冷汗等情况。对于心脏积液患者,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 一、药物 1.若心脏积液是由结核引起,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如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进行治疗。 2.还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二、手术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可采用手术方式引出心脏中的积液,以改善不良症状。 此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休息,这有助于病情恢复。 心脏积液可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对结核引发的用药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

    2025-05-13 10:33:39
  • 房扑和房颤的心电区别是什么

    房颤和房扑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心电图区别: 1.房扑患者心房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规则的扑动波;而房颤患者心房P波同样消失,被振幅完全不规则的心房颤动能量波所取代。 2.房扑患者心室节律基本规则,房颤患者心室节律则绝对不规则。 二、其他方面区别: 1.形成原因不同:房扑是心房中有一个大的折返环形成相对规则的F波;房颤是由于肺静脉向心房传输错误电位导致P波转变为非常不规则的F波。 2.频率不同:房扑患者心房放电脉冲频率在250到350之间,房颤患者心房放电脉冲频率在350到600之间。 总之,房颤和房扑在心电图表现、形成原因及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2025-05-13 10:29: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