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悦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部肿瘤(肺癌)、食管肿瘤(食管癌)、纵膈肿瘤(胸腺瘤)、肺部小结节及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肺部肿瘤(肺癌)、食管肿瘤(食管癌)、纵膈肿瘤(胸腺瘤)、肺部小结节及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肺癌晚期患者能否接受杜灵丁治疗

    杜冷丁属人工合成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可用于肺癌晚期中重度疼痛缓解但需基于患者具体病情评估,应用时需考量肺癌晚期患者全身状况差及肝肾功能可能受损情况来判断使用风险及剂量,依据疼痛程度选择且要权衡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蓄积引发不良反应的长期风险并对比其他更优方案,老年患者使用易现呼吸抑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并调整方案,女性患者需关注药物影响及个体差异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后合理评估必要性。 一、杜冷丁用于肺癌晚期止痛的机制与基本应用考量 杜冷丁属人工合成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对于肺癌晚期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理论上可用于缓解疼痛,但需基于患者具体病情评估,因晚期肺癌疼痛涉及肿瘤侵犯、转移等多因素,需综合判断。 二、应用时需考量的患者个体相关因素 (一)病情阶段与身体状况 肺癌晚期患者常伴全身状况差,且肝肾功能可能受损。杜冷丁主要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时排泄受影响,需评估患者肝肾功能以判断使用风险及是否调整剂量。 (二)疼痛程度与个体化需求 需依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杜冷丁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1/10,且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蓄积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风险需权衡,同时需对比其他更优镇痛方案。 三、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肺癌晚期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减退,使用杜冷丁时更易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呼吸等生命体征。 (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肝肾功能不全的肺癌晚期患者使用杜冷丁应谨慎,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因杜冷丁经肝脏代谢且肾功能不全时排泄受影响。 (三)女性患者 女性肺癌晚期患者使用时需关注药物对各系统的影响及个体差异,优先考虑非药物镇痛干预基础上,合理评估杜冷丁使用的必要性,以患者舒适度为重要考量标准。

    2025-10-17 10:43:59
  • 怎么练胸外侧肌肉

    想练胸外侧肌肉,可采用哑铃飞鸟、蝴蝶机夹胸、俯卧撑和拉力器侧平拉等练习方法。练习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保持正确姿势、充分休息、饮食支持,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坚持训练,可改善胸部外观和上肢力量。 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练胸外侧肌肉的严肃医疗原创 1.了解胸外侧肌肉 胸外侧肌肉位于胸部的外侧,与胸大肌协同作用,使手臂能够进行外展和前屈等动作。 强化胸外侧肌肉可以改善胸部外观,增加肩膀的宽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上肢的力量和稳定性。 2.练习方法 哑铃飞鸟:躺在长椅上,双手握住哑铃,缓慢地将哑铃向两侧打开,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地收回。 蝴蝶机夹胸:坐在蝴蝶机上,双手握住把手,将胸部尽量靠近把手,然后缓慢地打开,重复动作。 俯卧撑:双手撑地,与肩同宽,身体保持一条直线,然后缓慢地下降身体,直到胸部接近地面,再用力撑起。 拉力器侧平拉:站在拉力器旁边,双手握住把手,将拉力器向两侧拉,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地收回。 3.注意事项 逐渐增加负荷: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增加重量或增加重复次数,以持续刺激肌肉的生长。 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可以避免受伤,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效果。在练习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晃动。 充分休息:肌肉需要时间来恢复和生长,因此要给肌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连续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每周安排2-3次训练即可。 饮食支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以支持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你是初学者或有特定的健康问题,最好寻求专业教练或医生的指导。 4.结论 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坚持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胸外侧肌肉,改善胸部外观和上肢力量。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进行练习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同时,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逐渐增加负荷和重复次数,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2025-10-17 10:43:22
  • 胸膜间皮瘤名词解释

    胸膜间皮瘤分局限型良性与弥漫型恶性,病因主要与石棉暴露密切相关,弥漫型有胸痛等症状、局限型多无症状,诊断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治疗有综合模式,有石棉暴露史人群需定期胸部影像学筛查,儿童患者罕见需谨慎选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一、定义 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分为局限型胸膜间皮瘤和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其中局限型多为良性,弥漫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二、病因 主要与石棉暴露密切相关,长期接触石棉纤维的人群患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辐射、遗传易感性等也可能与该病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但石棉暴露是最主要致病因素。 三、临床表现 1.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常见症状有胸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消瘦、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触及胸膜肿块,晚期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2.局限型胸膜间皮瘤: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肿瘤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CT可发现胸膜结节、肿块及胸腔积液等异常;MRI有助于更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病理学检查:通过胸腔穿刺活检、胸腔镜活检或开胸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的金标准。 五、治疗方式 包括手术治疗(如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等)、化疗(常用药物如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等方案)、放疗等综合治疗模式,需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提示 有石棉暴露史人群:此类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建议每1-2年进行胸部CT检查,以便及时干预; 儿童患者:胸膜间皮瘤在儿童中极为罕见,若儿童发病,需谨慎评估病情,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充分权衡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利弊,以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及后续生活质量。

    2025-10-17 10:43:04
  • 肺腺癌1A期能打新冠疫苗吗

    肺腺癌1A期能否打新冠疫苗分情况,病情稳定无其他禁忌通常可考虑接种;正在积极治疗、有严重过敏反应史、处于急性发作期则需谨慎或暂缓,需由主治医生综合多因素评估后决定,接种后要密切观察反应。 当肺腺癌1A期患者病情稳定,例如经过手术等治疗后身体一般状况良好,没有发热等急性疾病表现,且不存在新冠疫苗接种的其他绝对禁忌证时,通常可以考虑接种新冠疫苗。从医学角度来看,癌症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接种疫苗有助于构建群体免疫屏障,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在病情缓解期接种新冠疫苗是相对安全可行的,但具体还需遵循医生的专业评估。 存在以下情况需谨慎或暂缓接种 正在进行积极治疗时:如果肺腺癌1A期患者正在接受化疗、放疗等强度较大的抗肿瘤治疗,此时患者免疫力可能处于较低状态,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因为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接种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可能增加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一般建议在治疗结束且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评估是否接种。 存在严重过敏反应史:若患者对新冠疫苗所含成分存在严重过敏反应,如以往接种其他疫苗出现过危及生命的过敏情况,那么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因为过敏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处于急性发作期:如果肺腺癌1A期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等急性发作情况,身体处于较为虚弱、应激的状态,此时接种新冠疫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的不适等情况,需要暂缓接种,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评估。 对于肺腺癌1A期患者是否能打新冠疫苗,一定要由患者的主治医生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一般状况、治疗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再做决定,患者自身也应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接种的利弊,以便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7 10:42:31
  • 肺腺癌晚期有治愈的吗

    肺腺癌晚期通常难以临床治愈,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各有局限,预后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需综合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化治疗策略。 治疗方式及效果 手术治疗:晚期肺腺癌一般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为手术多适用于早期局限于局部的肿瘤,晚期肿瘤已扩散,手术无法将病灶完全切除干净。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伤肿瘤细胞,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但很难实现完全治愈,且会带来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耐受情况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对于有相应靶点的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能针对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也难以达到完全治愈,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耐药情况,不同基因靶点的患者治疗效果和耐药出现时间等有差异。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能为部分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同样难以实现治愈,也存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和耐受不同。 影响预后的因素 年龄:年轻患者相对可能身体状况较好,对治疗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但肿瘤生物学行为等也需考虑;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中需更谨慎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吸烟患者预后相对更差,戒烟有助于改善预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身体机能,但对晚期肺腺癌治愈影响有限。 病史: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风险更高,预后可能更差,需综合评估各方面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肺腺癌晚期治愈的可能性极低,治疗主要是基于延长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来进行综合管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优化治疗策略。

    2025-10-17 10:41: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