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可以治疗吗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可以治疗,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得了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后,平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并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清淡饮食等,减少和避免各种可能的致病诱因,以免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肾脏损伤。 3、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进行肾脏移植术。
2025-04-01 13:37:10 -
如何治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硬化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病人需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压力过大,以免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病人可以遵从医护人员的建议服用氨苯蝶啶片、乙酰唑胺片、布美他尼片等药物进行处理,可以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降低浮肿发生的风险。 3.其他治疗 如果病人病情较重,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透析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促进病情恢复。
2025-04-01 13:36:59 -
尿有尿素味是什么原因
尿液有尿素味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肝脏疾病等有关。如果尿液异味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殊人群更应重视尿液异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尿有尿素味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正常生理现象:饮水过少、出汗过多或食用了某些特殊食物(如芦笋、肉类等)时,尿液中的尿素浓度会增加,从而产生较强的尿素味。 2.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泌尿系统,如膀胱炎、尿道炎等,会导致尿液中细菌分解尿素,产生异味。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尿液中出现丙酮和乙酰乙酸,从而产生异味。 4.肝脏疾病:肝脏是尿素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尿素的代谢会受到影响,导致尿液中尿素味异常。 5.其他原因:一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某些疾病(如尿毒症)等也可能导致尿液异味。 如果发现尿液有异味,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医生可能会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尿液异味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低,因此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尿有尿素味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尿液异味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等,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2025-09-05 11:48:08 -
尿比重什么意思
尿比重是4℃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成人随机尿比重通常在一定范围晨尿有差异不同年龄段有别,生理性受饮水量运动饮食影响,病理性与肾脏疾病相关,尿比重异常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可能有问题特殊人群需结合评估排查肾脏疾病。 一、尿比重的定义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它反映了肾脏对尿液的浓缩或稀释功能,是尿液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正常尿比重范围 成人随机尿的比重通常在1.010~1.025之间,晨尿比重一般大于1.020。不同年龄段人群尿比重略有差异,儿童因肾脏浓缩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尿比重范围与成人有别;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尿比重正常范围也可能有所变化。 三、影响尿比重的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1.饮水量:大量饮水后,尿液稀释,尿比重降低;反之,饮水少、出汗多导致尿液浓缩时,尿比重升高。 2.运动与饮食: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等可暂时影响尿比重,使其短时间内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脏浓缩功能相对正常,尿比重常增高;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疾病可导致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障碍,尿比重降低。 四、尿比重异常的临床意义 尿比重异常提示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尿比重持续降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多提示肾脏浓缩功能严重受损,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尿比重增高可见于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需结合其生长发育阶段评估肾脏浓缩功能;老年人则需考虑肾功能减退的影响,若出现尿比重异常,应进一步排查肾脏相关疾病,并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
2025-09-05 11:46:40 -
反常性酸性尿怎么办
机体在酸中毒时多产生酸性尿,碱性环境下多排出碱性尿;反常性酸性尿是低钾性碱中毒患者因肾脏代偿碳酸氢钠重吸收减少导致尿液酸性;低钾性碱中毒患者因钾少氢占优势致尿中氢离子增多而尿液酸性,会出现多种症状;反常性酸性尿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并针对性治疗,常伴有低钾血症,需补钾,可口服或静脉注射,患者可多吃含钾食物。 一、机体正常状态下尿液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当机体处于酸中毒状态时,由于体内的酸性物质过多,所以产生的通常是酸性尿。同理,机体处在碱性环境之下,由于存在过多的碱性物质,那么排出的往往是碱性尿。 二、反常性酸性尿的形成机制 反常性酸性尿指的是低钾性碱中毒的患者,因为肾脏的代偿作用,使得碳酸氢钠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患者的尿液呈现出酸性。一般来说,代谢性碱中毒的患者尿液会呈碱性,但是低钾性碱中毒的患者存在低钾血症,其体内的钾离子相比于氢离子要少,这样氢离子就处于优势地位,会与钠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尿液中氢离子增多,也就造成了尿液呈酸性,所以才被叫做反常性酸性尿。 三、反常性酸性尿患者的症状及应对 反常性酸性尿患者可能会有嗜睡、腹泻、厌食、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出现。当患者出现反常性酸性尿时,应该前往医院进行更为深入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这类患者常常伴有低钾血症,需要及时进行钾的补充,可以通过口服含钾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是严重缺钾的患者,可能就需要借助静脉注射来补钾。同时建议患者可以多食用含有钾的食物,比如葡萄、橘子、香蕉等。 总之,对于反常性酸性尿要明确其产生机制和伴随症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注意补钾并合理饮食。
2025-09-05 1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