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儿童肾病综合征可怕吗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肾脏疾病,以大量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以激素为主,多数预后良好但部分会复发,其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需调整生活方式,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并关注孩子心理。 治疗与预后情况 治疗方面: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以激素治疗为主,比如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一般来说,经过正规的激素诱导缓解、巩固维持等阶段的治疗,大部分患儿能够达到临床缓解。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激素耐药、依赖等情况也有相应的后续治疗方案,如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通过规范的激素治疗,约80%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可以达到完全缓解。 预后情况:多数患儿预后较好,临床缓解后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学习。不过,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这就需要再次规范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病理类型,比如微小病变型肾病预后相对较好,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预后相对较差;还有是否规范治疗、是否依从医嘱等因素。如果能够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可以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及应对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长期患病或者频繁复发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大量蛋白尿丢失营养物质,激素治疗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等。但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比如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营养丢失。在激素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激素用量等。 生活方式的调整:患病儿童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是绝对的卧床休息,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等。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原则,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是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常见诱因,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 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对于患病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者停药。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患病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出现焦虑、自卑等情绪,家长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025-10-23 14:03:01 -
肾功能不好有什么症状
肾功能不好可出现尿量异常如少尿无尿或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夜尿增多、因水钠潴留等致水肿早期眼睑颜面水肿后全身水肿、通过水钠潴留等机制引发顽固高血压、体内毒素蓄积致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症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贫血、血钾异常致心律失常等高钾血症表现及低钙血症致手足抽搐等症状、毒素沉积致皮肤瘙痒,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要关注相关表现,妊娠期女性肾脏负担加重需警惕并发症要定期产检监测肾功能及血压等指标。 一、尿量异常 肾功能不好时,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下降,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因为肾脏排泄功能受限。而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现象,即夜间排尿次数及尿量较以往增加,这是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所致。 二、水肿 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早期常表现为晨起时眼睑、颜面水肿,活动后下肢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全身水肿。例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水钠排出减少,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引发水肿。 三、高血压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不好时,会通过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机制引起高血压,且这种高血压往往较为顽固,不易通过一般降压措施良好控制。 四、消化系统症状 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毒素蓄积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消化道出血。这是因为肠道受到毒素刺激,消化吸收及蠕动功能紊乱。 五、贫血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例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随着肾功能恶化,贫血可能逐渐加重。 六、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 高钾血症:血钾升高时,患者可能有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这是因为肾功能不好使钾离子排出减少,血钾水平异常升高。 低钙血症:可出现手足抽搐等症状,由于肾功能不全影响维生素D活化及钙磷代谢,导致血钙降低。 七、皮肤表现 肾功能不好时,毒素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引起皮肤瘙痒,患者常因瘙痒而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肾功能不好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水肿可能不明显,易被忽视,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 儿童:肾功能不好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水肿等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尿量、水肿情况及生长指标,尽早就诊。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肾脏负担加重,若出现肾功能不好,需警惕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应定期产检,监测肾功能及血压等指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025-10-23 14:02:47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么
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判断,多数儿童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且多呈自限性,成人中部分病情可能较重,可从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变化)、病理类型(轻微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殊人群(儿童、成人、有基础病史者)等方面体现,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发现后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从临床表现看严重程度体现 血尿情况:肉眼血尿较为明显时可能提示病情有一定活动性,但不一定代表严重程度极高。不过若血尿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大量蛋白尿等情况则需警惕。一般来说单纯镜下血尿且蛋白尿少的相对较轻,而肉眼血尿明显并伴随大量蛋白尿的可能病情稍重。 蛋白尿程度: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相对严重,提示肾小球损伤较严重,可能影响肾功能进展等。而少量蛋白尿相对较轻。 肾功能变化: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迅速升高,尿量明显减少等,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需要及时采取透析等治疗措施维持生命体征。 从病理类型角度分析 轻微病变型:病理改变较轻,病情相对容易控制,预后较好,严重程度较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病理改变相对较轻的,通过治疗病情可缓解,严重程度相对有限;但如果系膜增生严重且伴有较多细胞浸润等情况,可能病情相对较重。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儿童患者为该类型,多数预后良好,病情不严重,但成人患者中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特殊人群的严重程度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预后良好,虽然部分起病时可能有较明显的水肿等表现,但多数经过规范治疗能够恢复,严重情况相对较少见,因为儿童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等因素影响。但也需密切观察,少数儿童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不过相对成人比例较低。 成人患者:成人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儿童更易出现病情迁延不愈或发展为严重情况,如较易出现持续的蛋白尿、血尿,进而影响肾功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等。这与成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基础疾病等相关,成人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基础健康问题影响恢复。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病情可能更复杂,也更易向严重方向发展。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肾脏的微循环等,使得肾脏在遭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损伤时,修复等过程更困难,更易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等严重情况。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是否为特殊人群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以判断病情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10-23 14:02:46 -
肌酐72是几期肾病
肌酐72μmol/L一般不能直接确定肾病分期,肾病分期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肾小球滤过率有简化MDRD公式计算,慢性肾脏病分1-5期,不同分期有相应eGFR范围及伴随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基础病史者需结合自身情况评估肾病分期。 一、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 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有多种公式,对于成人常用简化MDRD公式:eGFR(ml/min/1.73m2)=186×血清肌酐(μmol/L)^(-1.154)×年龄^(-0.203)(女性需乘以0.742)。以血清肌酐72μmol/L为例,假设是成年男性,年龄为30岁,代入公式计算:186×72^(-1.154)×30^(-0.203),经过计算eGFR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这只是初步估算。 二、肾病分期的具体情况 1.慢性肾脏病1期 当eGFR≥90ml/min/1.73m2,同时有肾脏损伤(如尿蛋白阳性、肾脏结构异常等)时属于慢性肾脏病1期。仅根据肌酐72μmol/L不能直接判定为1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看是否有肾脏损伤表现。如果eGFR正常且没有肾脏损伤证据,那可能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但如果有肾脏损伤则属于1期。 2.慢性肾脏病2期 eGFR在60-89ml/min/1.73m2之间,伴有或不伴有肾脏损伤。同样,肌酐72μmol/L需要结合eGFR具体数值来判断,如果eGFR处于60-89ml/min/1.73m2区间且有肾脏损伤则属于2期。 3.慢性肾脏病3期 eGFR分为3a期(45-59ml/min/1.73m2)和3b期(30-44ml/min/1.73m2),此期无论有无肾脏损伤都属于慢性肾脏病3期。如果肌酐72μmol/L导致eGFR下降到这个区间则属于3期。 4.慢性肾脏病4期 eGFR在15-29ml/min/1.73m2之间,属于慢性肾脏病4期,这种情况相对严重,肾脏功能已经明显受损。 5.慢性肾脏病5期 eGFR<15ml/min/1.73m2,也就是尿毒症期,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儿童的肌酐正常值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肌酐72μmol/L需要根据其年龄对应的正常范围来判断是否异常,进而评估肾脏情况。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本身会有一定减退,肌酐72μmol/L也需要结合其基础肾功能情况来判断肾病分期。如果是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容易合并肾脏病变,肌酐72μmol/L时更要详细评估eGFR等指标来准确分期,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评估和肾病分期。
2025-10-23 14:02:28 -
肾衰三期到尿毒症要几年
肾衰三期到尿毒症时间差异大,受基础疾病、治疗情况、个体差异影响,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治疗不当、生活方式不良等会加速进展,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遵治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可延缓,具体时间难精确预估。 影响发展速度的因素 基础疾病:如果基础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比如膜性肾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进展相对较快;而如果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进展速度还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若血糖长期控制很差,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会加速肾脏病变进展,可能会较快发展到尿毒症;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血压持续居高不下,也会使肾脏病变进展加快。 治疗情况: 血压控制: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目标血压是低于130/80mmHg。如果能将血压长期稳定控制在较好水平,可明显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例如有研究显示,良好控制血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相比血压控制不佳者,进展到尿毒症的时间会延长。 蛋白尿控制:减少蛋白尿对于延缓肾衰进展非常重要。如果患者蛋白尿较多,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等,如果能有效降低蛋白尿,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比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经过规范使用这类药物使蛋白尿明显减少的患者,肾衰进展速度减慢。 生活方式: 饮食: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合理饮食方案的患者,能减轻肾脏负担,利于病情控制。例如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同时限制植物蛋白的过多摄入,保持低盐饮食等,都对延缓肾衰有帮助;而如果不注意饮食,继续高盐、高蛋白饮食等,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衰进展。 作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的患者,身体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也有利于病情稳定,延缓肾衰向尿毒症发展;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影响身体的整体机能,不利于肾脏病变的控制。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可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合理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代谢等情况,对病情控制有一定积极作用;而过度运动则可能适得其反。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相对身体状况较好,在同样病情控制情况下,可能进展相对慢一些;女性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与男性患者相比,病情进展速度可能因激素等因素略有不同,但这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取决于基础疾病及治疗等综合因素。 总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以最大程度延缓肾衰向尿毒症进展的速度,但具体发展到尿毒症的时间难以精确预估。
2025-10-23 14: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