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看尿隐血看什么科
一般看尿隐血可挂肾内科,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儿童、女性、男性看尿隐血时各有考量,有基础病史人群看尿隐血时需依不同基础病史考虑相应科室,如肾脏病史者应及时到肾内科,泌尿系统结石病史者考虑泌尿外科,肿瘤病史者需排查多科室。 一、一般情况下看尿隐血应挂的科室 通常情况下,看尿隐血可以挂肾内科。因为尿隐血往往提示泌尿系统肾脏等部位可能存在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会导致尿中出现隐血。此外,如果怀疑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问题,如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也可能先到泌尿外科就诊,但首先需要排除肾脏本身的疾病时,肾内科是首要考虑的科室。 二、不同人群看尿隐血时的特殊情况及相关考量 (一)儿童人群 儿童出现尿隐血时,同样可能涉及肾脏疾病相关问题,如紫癜性肾炎等,这时候也应考虑肾内科。儿童尿隐血需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感染因素、先天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等情况。比如有的儿童可能因链球菌感染后引发肾小球肾炎,从而出现尿隐血,需要肾内科医生进行专业的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儿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家长很好地配合,安抚儿童情绪,以便顺利完成各项检查。 (二)女性人群 女性看尿隐血时,除了考虑肾脏疾病外,还需考虑是否有妇科疾病累及泌尿系统的可能,比如盆腔炎等炎症可能波及泌尿系统导致尿隐血,但这相对较少见,主要还是以肾脏内科和泌尿外科的疾病为主。女性在月经期间留取尿液标本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的尿隐血结果,所以如果是在月经期间发现尿隐血,需要避开经期重新留取标本复查。 (三)男性人群 男性看尿隐血时,同样首先考虑肾内科和泌尿外科疾病。比如男性可能因前列腺炎累及泌尿系统出现尿隐血情况较少,但如果是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一般较少直接导致尿隐血,主要还是肾脏本身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以及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疾病较多见。男性在检查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判断病情。 (四)有基础病史人群 1.有肾脏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肾脏病史,如已经确诊为慢性肾炎等,出现尿隐血增多等情况时,更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因为可能是病情复发或加重的表现,需要肾内科医生根据原有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和进一步的诊疗。 2.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人群:既往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出现尿隐血,可能是结石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等引起,需要考虑泌尿外科就诊,评估结石是否有活动等情况。 3.有肿瘤病史人群:有肿瘤病史的人出现尿隐血,需要警惕肿瘤转移累及泌尿系统等情况,可能需要多学科会诊,先到相应的肿瘤科或肾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诊排查。
2025-10-23 14:00:55 -
放射性肾炎会引发高血压吗
放射性肾炎会引发高血压,其机制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水钠潴留;儿童患者患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时生长发育等受影响更显著,成年患者则需关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了解其机制及不同人群特点对早期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很重要。 一、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脏受放射性损伤后,肾小球旁器功能可能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肾脏缺血会刺激肾小球旁器分泌肾素,肾素作用于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它能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在放射性肾炎患者中,肾脏的放射性损伤可能干扰了正常的肾内血流动力学平衡,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进而引发高血压。例如,有研究发现,放射性肾炎患者肾素水平往往高于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也会升高。 2.水钠潴留 放射性肾炎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加。肾脏受损后,其调节水钠平衡的能力下降,使得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会通过容量感受器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同时也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比如,放射性肾炎患者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多,使得体内钠含量升高,进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扩张,血压随之升高。 二、不同人群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患者 儿童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压对其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多器官的影响更为显著。儿童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头痛、视力改变等表现。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儿童的血管弹性等与成人不同,放射性肾炎导致的高血压可能会对儿童的肾脏发育造成更严重的长期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限制盐的摄入,以减少水钠潴留的风险,同时建议儿童适当进行适度的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患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成年患者需要更加关注自身血压的控制情况,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健康的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要更加谨慎地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相互影响,会加重病情进展。 放射性肾炎引发高血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理过程,了解其机制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对于早期发现和合理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2025-10-23 14:00:38 -
肾炎初期有哪些症状
肾炎初期常见尿液异常(蛋白尿、血尿)、水肿(眼睑及面部、下肢水肿)、高血压及其他全身症状(乏力疲倦、腰部不适),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一定特点,需关注相关表现及时就医。 一、尿液异常 蛋白尿:肾炎初期可能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泡沫较持久。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异常,导致白蛋白等大分子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早期可能蛋白尿表现不典型,需仔细观察。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血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尿液颜色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成年人也应关注自身尿液外观变化,一旦出现血尿相关表现需警惕肾炎可能。 二、水肿 眼睑及面部水肿:肾炎初期常见眼睑和面部水肿,尤其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水钠潴留,组织间隙水分增多,而眼睑和面部组织较为疏松,容易出现水肿。儿童患者若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可能是肾炎初期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等指标;成年人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及眼睑水肿,也应考虑肾炎的可能。 下肢水肿: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全身。一般是由于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障碍,导致体液在下肢积聚。不同年龄人群的下肢水肿表现类似,但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等,需要注意鉴别诊断。 三、高血压 部分肾炎初期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病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儿童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精神差等非特异性症状;成年人则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有肾炎家族史或出现相关尿液、水肿症状的人群。 四、其他全身症状 乏力、疲倦:肾炎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产物排泄障碍,毒素积聚,影响了全身的代谢和能量供应。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进行以往喜欢的活动;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容易感到劳累。 腰部不适:部分患者会有腰部酸胀、隐痛等不适感觉,这与肾脏位于腰部,炎症刺激肾脏包膜有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出现腰部不适且伴有尿液异常、水肿等表现时,应考虑肾炎的可能。
2025-10-23 14:00:20 -
原发性膜性肾病能治愈吗
原发性膜性肾病部分患者有治愈可能但总体复杂,儿童患者有一定自愈倾向,部分成人早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可临床缓解,病理类型、年龄、蛋白尿程度、治疗时机与方案影响治愈,儿童患者需监测生长发育防感染,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治疗需谨慎权衡及监测。 一、部分患者有治愈机会 1.儿童患者:儿童原发性膜性肾病有一定自愈倾向,约1/3-1/2的儿童患者可不治而愈。这可能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其肾脏病理损伤相对较轻且具有一定自我修复能力。 2.部分成人早期患者:对于成人原发性膜性肾病早期,若尿蛋白定量不是特别高,肾功能正常,且病理损伤相对较轻,经过规范治疗,有一定比例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接近治愈状态。例如一些临床研究显示,约20%-30%的成人早期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实现病情缓解,蛋白尿消失,肾功能长期稳定。 二、影响治愈的因素 1.病理类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分期等病理特征对预后影响较大。早期的病理改变相对较轻,治疗反应较好;而晚期病理损伤严重,如出现广泛的肾小球硬化等情况,治愈难度则大大增加。 2.年龄因素:儿童与成人预后有差异,儿童相对更有自愈可能,而成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肾脏的代偿和修复能力相对减弱,治愈的难度相对儿童更大一些。 3.蛋白尿程度: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较长会对肾脏造成持续损伤,严重影响预后。一般来说,尿蛋白定量越高,肾脏损伤进展越快,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越低。例如尿蛋白定量大于8g/24h的患者,相比尿蛋白定量小于3.5g/24h的患者,治愈难度明显增大。 4.治疗时机与方案:及时规范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如果能在疾病早期就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根据病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等,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的概率;反之,延误治疗则会使病情恶化,降低治愈的可能性。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因为一些治疗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同时要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容易导致肾病复发或加重。 2.老年患者:老年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肾脏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加谨慎,要权衡治疗肾病与控制基础疾病的关系,同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2025-10-23 13:59:51 -
发烧后眼睛肿是肾炎吗
发烧后眼睛肿不一定是肾炎,非肾炎因素有局部炎症(眼部局部感染或周围组织炎症波及)、过敏反应,肾炎引起的眼睛肿多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还伴尿液异常、血压升高等,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区分,发烧后眼睛肿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做针对性处理。 一、非肾炎因素导致发烧后眼睛肿 1.局部炎症 眼部局部感染:发烧时身体抵抗力下降,眼部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例如麦粒肿,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除了眼睛肿,还可伴有疼痛、红肿等表现,不一定与肾炎相关。一般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等因素相对更易出现眼部局部感染。 周围组织炎症波及:如面部皮肤感染等蔓延至眼部,也可引起眼睛肿,这种情况与肾炎无直接关联,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生活中不注意面部卫生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过敏反应 发烧时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花粉、化妆品等,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等,导致眼睛肿,还常伴有瘙痒等症状。过敏反应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有过敏体质的人相对更易出现,儿童可能因接触新的玩具等过敏原而发病。 二、肾炎相关的发烧后眼睛肿表现 肾炎引起的眼睛肿多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导致。肾炎患者除了眼睛肿,还可能有其他表现,如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等),血压升高,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全身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波及全身,同时可能伴有腰酸、乏力等症状。肾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患肾炎可能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症状;成人肾炎病因更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 如何区分发烧后眼睛肿是否为肾炎 1.观察其他伴随症状 如果除了眼睛肿,还有尿液性状改变(如泡沫尿、血尿等)、血压升高、全身水肿逐渐加重等表现,肾炎的可能性较大。而单纯眼睛肿,无尿液异常等其他表现,非肾炎因素导致的可能性大。 2.医学检查 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查看尿蛋白、红细胞等情况。如果有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提示可能有肾脏病变,需进一步排查肾炎等肾脏疾病。 肾功能检查: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肾脏损伤。 相关抗体等检查: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肾炎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不同年龄段人群检查项目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儿童检查相对更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 当发烧后出现眼睛肿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025-10-23 13:5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