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高血压与肾病的关系
高血压与肾病相互影响,高血压可致肾小球内高压损伤肾小球结构功能并激活RAAS,还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致肾实质缺血形成恶性循环;肾病会因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致血压升高,也会因某些肾脏疾病致肾素分泌增多使血管紧张素Ⅱ增多引发血压升高。 肾小球内高压:高血压患者的全身动脉血压升高,会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以保证肾脏的正常滤过等功能。当血压升高时,过高的压力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影响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例如,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从病理机制上看,高血压引起的肾小球内高压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高血压对肾病的影响机制是相似的,但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高血压导致的肾病,由于儿童肾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受到的损伤可能更具特殊性。女性在一些生理阶段如妊娠期等,血压波动可能影响肾脏,增加肾病风险。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若不积极控制血压,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肾病的风险会逐渐增加。 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的硬化。肾小动脉硬化会导致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肾脏实质缺血。肾实质缺血又会促使肾脏分泌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物质,同时进一步激活RAAS,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肾小动脉硬化会使肾小球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影响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等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从而增加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病的风险。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需要更加重视对血压的控制以预防肾病。 肾病对高血压的影响 水钠潴留:肾脏是调节水钠平衡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水钠潴留会使血容量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同时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加,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引发高血压。不同年龄的肾病患者,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的机制类似,但儿童肾病患者由于生长发育需求,水钠潴留对其血压和身体发育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女性肾病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水钠潴留的情况可能会有变化,进而影响血压。有肾病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水钠平衡情况,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加重。 肾素分泌增多:某些肾脏疾病会导致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过多的肾素。肾素会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引起血压升高。例如,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脏缺血会刺激肾素大量分泌,导致肾性高血压。在不同年龄的肾病患者中,肾素分泌增多导致高血压的机制相同,但儿童肾动脉狭窄相对少见,而在老年人群中,肾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病-高血压关系需要关注。女性肾病患者如果存在肾素分泌增多的情况,需要考虑其生理因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比如雌激素等可能对该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但当肾病导致肾素分泌异常时,血压的控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2025-10-16 14:14:16 -
喝水少会有泡沫尿吗
喝水少可能致泡沫尿,但泡沫尿不全由喝水少引起,还与病理性因素如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有关,不同人群喝水少出现泡沫尿情况不同,儿童要警惕特有情况,成年人有基础病需谨慎,老年人因肾功减退更要综合考量,不能仅凭泡沫尿判定是喝水少所致,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综合判断。 一、喝水少可能导致泡沫尿 当人体喝水较少时,肾脏会对尿液进行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相对升高,其中包括蛋白质等成分。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但如果尿液浓缩,蛋白质等物质的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出现泡沫尿。不过,泡沫尿并不一定完全由喝水少引起,还可能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 (一)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泡沫尿 1.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即使喝水量正常也会出现泡沫尿,而且这种泡沫尿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泡沫比较细腻且不易消散。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泡沫尿的症状,这与肾脏滤过屏障受损,蛋白质滤过增加密切相关。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中的葡萄糖和酮体等含量升高,也可能引起泡沫尿。高血糖状态下,尿液成分发生改变,导致尿液表面张力变化出现泡沫。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糖阳性时,伴随泡沫尿的概率会增加。 二、不同人群喝水少出现泡沫尿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喝水少相对更容易出现尿液浓缩进而泡沫尿,但儿童出现泡沫尿还需警惕一些儿童特有的情况。比如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儿童,即使喝水量正常也可能因泌尿系统结构问题出现泡沫尿。对于儿童,家长应关注孩子尿液情况,除了保证孩子适当饮水外,若发现泡沫尿持续不消失,需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等问题。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些疾病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群中,若长期喝水少出现泡沫尿,首先要考虑是否因饮水不足导致的生理性泡沫尿,但也不能忽视病理性因素。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本身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糖尿病病史等,喝水少出现泡沫尿时更应谨慎。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肾脏可能存在潜在的易感性,喝水少可能诱发或加重肾脏相关的异常;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代谢异常,喝水少会进一步影响尿液成分,更易出现泡沫尿相关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喝水少更易导致尿液浓缩。同时,老年人多种基础疾病发生率高,如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等。所以老年人群喝水少出现泡沫尿时,需要综合考虑肾脏功能减退以及潜在的肾脏疾病等因素。要关注老年人的饮水情况,鼓励老年人适当多饮水,同时密切观察尿液变化,若泡沫尿持续存在,应及时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相关病变,因为老年人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疾病可能进展较快。 总之,喝水少可能是导致泡沫尿的一个因素,但不能仅凭泡沫尿就判定是喝水少引起,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不同人群在面对喝水少出现泡沫尿时各有其特点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2025-10-16 14:13:38 -
女性急性肾炎危险吗
女性患急性肾炎有一定危险性,短期可出现水肿致呼吸消化受影响、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及影响特殊生理阶段、肾功能损伤严重可致慢性肾衰;长期可能转为慢性肾炎影响生活质量,还对生殖系统有潜在影响,且受生理周期和激素影响,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并考虑女性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短期并发症方面 1.水肿相关风险 急性肾炎患者常出现水肿,可表现为眼睑、颜面部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若水肿累及胸腔、腹腔,可引起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影响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例如,胸腔积液较多时,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可能引起缺氧等情况。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相对敏感,水肿可能会对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如行动不便等。 2.高血压相关影响 约80%的急性肾炎患者会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部分患者可为中度高血压,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肥大、心功能不全等。对于女性来说,高血压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增加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等,并且在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高血压可能会带来更复杂的问题,如妊娠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等。 3.肾功能损伤情况 少数急性肾炎患者可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虽然大多数急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但如果肾功能损伤严重且恢复不佳,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女性患者如果本身有生育计划等,肾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影响妊娠的安全性和妊娠结局。 二、长期预后方面 1.转为慢性肾炎的可能 部分急性肾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病情呈缓慢进展,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女性患者在转为慢性肾炎后,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和管理,这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如限制日常活动、需要频繁就医和检查等,并且在生育等问题上也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规划。 2.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患有肾炎的女性在生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妊娠时,肾炎患者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较正常女性明显增高,而且妊娠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功能的稳定。如果肾炎病情控制不佳就妊娠,还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 三、与性别相关的特殊因素影响 1.生理周期影响 女性的生理周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在月经周期中,女性的免疫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这对于急性肾炎的病情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月经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急性肾炎患者在这个时期可能更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而感染又可能会加重肾炎的病情。 2.激素影响 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较为复杂,如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等产生影响。在急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例如,雌激素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等,从而与急性肾炎的病情相关联。 女性急性肾炎有一定危险性,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特殊需求,如妊娠计划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16 14:13:20 -
轻度高血压肾炎有什么症状
轻度高血压肾炎有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肾脏方面有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1.0g左右)、血尿、眼睑等部位轻度水肿;全身有乏力疲倦、部分患者头痛等表现,个体症状有差异,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轻度高血压肾炎有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肾脏方面有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1.0g左右)、血尿、眼睑等部位轻度水肿;全身有乏力疲倦、部分患者头痛等表现,个体症状有差异,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轻度升高表现:血压会有轻度的升高情况,可能收缩压在140-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但不同个体血压升高程度可能略有差异。一般通过血压测量可发现,年龄不同的人群血压正常范围有差异,例如成年人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低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轻度高血压肾炎患者血压偏离此正常范围。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会促使血压向轻度升高方向发展,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轻度高血压肾炎时血压的异常变化。 肾脏相关表现 尿液异常:可能出现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比正常情况增多,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一般是轻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在0.5-1.0g左右,但也有个体差异。还可能出现血尿,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镜下可见红细胞,严重时可能肉眼可见尿液呈洗肉水样等。这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等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和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不同年龄人群尿液异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在出现血尿时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尿液颜色改变等情况,而成年患者可能更多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 水肿表现:可能出现轻度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代谢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水分在体内潴留,首先在组织疏松的部位积聚。随着病情发展,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晨起眼睑浮肿等情况而及时就医;成年患者可能自己观察到下肢在下午活动后水肿加重等表现。 全身表现 乏力、疲倦:患者会感觉身体没有力气,容易疲劳,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身体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内环境紊乱,影响了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疲倦的感觉。不同年龄的患者都会有此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进行原来喜欢的玩耍活动等;成年人可能表现为工作时容易疲劳,影响工作效率等。 头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与血压轻度升高以及肾脏功能异常导致体内一些物质代谢紊乱有关。血压升高会对血管产生压力,刺激神经引起头痛,而肾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等,也会引发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表达头痛的方式可能相对不太准确,需要家长细心观察。 轻度高血压肾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测量、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025-10-16 14:12:34 -
尿毒症肚子大原因
尿毒症患者肚子大主要由腹水导致和肠道积气或功能紊乱导致,还可能有腹腔内其他病变等其他因素,年龄、性别有一定影响,生活方式和病史也与之相关,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可致腹水使肚子大,胃肠蠕动慢、菌群失调等致肠道积气或功能紊乱也会让肚子大,不注意水盐控制、缺乏运动及长期病史等会加重肚子大情况。 一、腹水导致肚子大 1.水钠潴留: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排水排钠能力下降,导致水钠在体内潴留。体内水分增加,大量液体可积聚在腹腔形成腹水,从而使肚子看起来变大。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的尿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相关的体液平衡紊乱,进而引发腹水导致肚子大。 2.低蛋白血症:尿毒症患者由于蛋白质代谢紊乱,且常伴有食欲不振,蛋白质摄入不足,同时肾脏丢失大量蛋白质,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得血管内的液体容易渗透到腹腔,形成腹水,引起肚子增大。一般来说,尿毒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常低于30g/L,低于此水平时低蛋白血症相关的腹水形成风险明显增加。 二、肠道积气或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肚子大 1.肠道积气:尿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受影响,胃肠道蠕动减慢,气体排出不畅,容易在肠道内积聚。同时,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蓄积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气体代谢,进一步加重肠道积气,表现为肚子膨隆。有研究发现,约50%的尿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积气情况,进而导致肚子外观上变大。 2.肠道功能紊乱: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吸收功能紊乱。食物在肠道内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发酵产生气体和其他代谢产物,也会使肚子看起来增大。例如,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运动功能,导致腹胀、肚子大的情况较为常见。 三、其他可能因素 1.腹腔内其他病变:虽然相对少见,但尿毒症患者可能合并腹腔内其他病变,如腹腔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肚子增大。不过这种情况在尿毒症患者肚子大的原因中占比较小。 2.年龄因素:老年尿毒症患者可能由于本身腹壁肌肉松弛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出现肚子大的表现。而儿童尿毒症患者则可能因为生长发育受影响,同时伴随上述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肚子大的表现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且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营养支持等综合管理,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对其预后影响重大。 3.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导致肚子大的差异,但女性尿毒症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对腹水等情况的感知和表现略有不同,但这不是导致肚子大的关键因素。 4.生活方式:尿毒症患者如果在治疗期间不注意水分和盐分的控制,继续高盐、高水摄入,会加重水钠潴留,使肚子大的情况更明显。而适当限制水盐摄入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同时,缺乏运动也会影响胃肠蠕动,加重肠道积气等情况,进而使肚子大的问题更突出。 5.病史因素:长期的尿毒症病史,会使患者的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逐渐加重,上述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会持续发展,从而导致肚子大的情况逐渐明显。如果患者既往有其他基础疾病,如肝脏疾病等,可能会协同加重肚子大的表现,因为肝脏疾病也可能影响蛋白质代谢和腹水形成等情况。
2025-10-16 1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