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尿的成分主要是什么
尿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尿素、尿酸、肌酐、盐等代谢废物和一些有机物,尿液成分可反映身体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但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尿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尿素、尿酸、肌酐、盐等代谢废物和一些有机物。 1.水:尿的主要成分,约占尿液的95%以上,起到了稀释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2.尿素: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尿素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 3.尿酸: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过多的尿酸可能导致痛风等疾病。 4.肌酐: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的水平可以反映肌肉的代谢情况。 5.盐:包括钠、钾、氯等,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6.其他有机物:如葡萄糖、蛋白质、胆红素等,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量很少。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的成分和浓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水分摄入、运动量、疾病等。因此,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可以了解身体的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尿液出现异常,如颜色、气味、尿量的改变,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定期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患有肾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尿液成分的分析可能更为重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尿液成分的分析对于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如果对尿液成分或健康状况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9-05 11:37:19 -
尿毒症早期有何表现
尿毒症相关表现有:早期夜尿增多系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所致,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因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消化系统早期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因体内尿素等毒素蓄积影响胃肠功能,心血管有轻度血压升高因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减退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液系统早期有轻度贫血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生成,神经系统有轻度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因体内毒素蓄积影响神经功能,皮肤部分患者有瘙痒因尿素等毒素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 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相关表现 1.夜尿增多:尿毒症早期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夜间排尿次数较以往增加,这是因为肾脏对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导致夜间尿液生成相对增多。 2.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机体酸碱平衡失调,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发。 二、消化系统表现 早期最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体内尿素等毒素蓄积,影响胃肠黏膜功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可出现轻度血压升高,因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减退,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轻度上升。 四、血液系统表现 早期可出现轻度贫血,主要是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引发贫血。 五、神经系统表现 可有轻度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等,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六、皮肤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这与尿素等毒素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患者会有皮肤不适感。
2025-09-05 11:34:21 -
紫癜肾炎痒吧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表现伴皮肤紫癜,患者皮肤瘙痒因异常免疫激活致皮肤血管炎症等,儿童需避免搔抓、穿宽松棉质衣物、适度清洁洗澡,一般人群忌用刺激性洗护用品、洗澡后保湿、轻拍止痒,且皮肤瘙痒常与病情活动相关需积极治疗控制肾脏炎症以减轻症状。 一、紫癜肾炎基本概况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SP)累及肾脏的临床病症,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等部位炎症,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表现,常伴皮肤紫癜等皮肤症状。 二、紫癜肾炎患者皮肤瘙痒的机制 紫癜肾炎患者存在异常免疫激活,免疫复合物沉积不仅累及肾脏,还可致皮肤血管炎症,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神经末梢受刺激,同时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皮肤瘙痒,与炎症介质释放、血管炎状态等相关。 三、皮肤瘙痒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皮肤娇嫩,需避免其搔抓瘙痒部位,剪短儿童指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刺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因过度清洗可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瘙痒,洗澡水温宜37℃~40℃,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 (二)一般人群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皮肤,洗澡后可适当涂抹温和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出现瘙痒时勿用力抓挠,可通过轻轻拍打瘙痒部位缓解不适。 (三)病情控制关联 皮肤瘙痒常与紫癜肾炎病情活动相关,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肾脏炎症,从根源上改善全身免疫炎症状态,进而可能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因肾脏炎症控制后,全身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相关炎症也可得到改善。
2025-09-05 11:33:53 -
尿nag是什么
尿NAG指的是尿液检查里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当中,因其分子较大一般难以大量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所以正常人体尿液中通常仅存在较低水平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肾脏组织里,特别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含量较为丰富,要是尿液检查显示其浓度上升,那就提示或许存在肾脏损伤(包含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通常肾小管损伤更为常见,像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酸中毒、梗阻性肾病等。尿液检查中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检查肾脏损伤时往往比肌酐和尿素更早发现异常,故而在临床上怀疑有早期肾脏损伤时可通过检测该酶来辅助判断。 一、尿NAG的定义: 尿NAG即尿液检查中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布: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 三、正常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情况: 由于分子大,正常人体尿液中通常只有较低水平存在。 四、肾脏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情况: 肾脏组织尤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含量丰富。 五、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浓度升高的意义: 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损伤,肾小管损伤较为常见,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多种疾病。 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检查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比肌酐和尿素更早查出异常,可协助判断早期肾脏损伤。 总之,尿NAG对于判断肾脏是否受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早期肾脏损伤的检测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2025-09-05 11:33:10 -
蛋白尿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蛋白尿患者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晨起眼睑水肿多见,因平卧时液体回流慢且蛋白减少致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液体渗出组织间隙,下肢久站行走后加重,部分患者因肾受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致血压升高,还可伴随原发病相关症状,如糖尿病肾病伴血糖波动等糖尿病症状、肾小球肾炎伴血尿等肾炎表现。 一、尿液外观改变 蛋白尿患者常出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的现象,这是由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尿液表面张力发生改变,从而形成较多不易破灭的泡沫。 二、水肿表现 1.部位特点: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其中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多见,这是因为夜间平卧时,组织间隙的液体回流相对缓慢,而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易渗出到组织间隙,在眼睑等疏松组织部位更易积聚出现水肿;下肢水肿则多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 2.发生机制:蛋白尿使得血浆中的蛋白质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进而引发水肿。 三、血压升高 部分蛋白尿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等,从而引起血压上升。 四、原发病相关症状 蛋白尿可能伴随原发病的相关表现,例如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患者,常伴有血糖波动、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蛋白尿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血尿、腰痛、乏力等肾炎相关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蛋白尿所伴随的原发病症状各有特点,需结合具体原发病进行综合判断。
2025-09-05 1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