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急性肾炎可以完全治愈吗
急性肾炎多数患者可完全治愈,儿童及青少年预后多良好,成年患者大部分也可治愈,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低盐饮食,有基础病史及老年患者需特殊关注,儿童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成年患者避免熬夜劳累,有基础病史者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况,老年患者恢复更慢且易出现并发症需密切监测与家属关怀。 一、儿童患者的情况 儿童患急性肾炎时,多数预后良好。一般经过休息、对症治疗等措施,病情可在数周内逐渐缓解。例如,通过限制水钠摄入,水肿等症状可得到改善;针对高血压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后,多数儿童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尿蛋白、血尿等指标逐渐转阴,达到临床治愈。但儿童患者也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少数儿童可能因病情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总体而言大部分能完全治愈。 二、成年患者的情况 成年患者中,大部分急性肾炎患者也可完全治愈。不过成年患者相对儿童可能恢复时间稍长一些,但通过积极的休息、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利尿等治疗后,肾功能多能恢复,尿液检查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但成年患者在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等加重肾脏负担的行为,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完全恢复。 三、不同生活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及应对 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肾脏修复。例如儿童患者若仍进行过度剧烈运动,可能会影响病情恢复;成年患者若继续熬夜、过度劳累等,也不利于身体恢复。所以患病期间都应保证良好的作息,避免劳累。 饮食方面,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需要遵循低盐饮食等原则。限制盐的摄入可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的情况,有利于病情恢复。例如儿童患者若不注意低盐饮食,可能会使水肿难以消退;成年患者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影响病情康复。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事项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急性肾炎时要更加谨慎治疗。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急性肾炎的治疗及恢复,在治疗急性肾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况。例如本身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控制急性肾炎相关症状时,要注意药物对血糖的影响等问题。医生在治疗时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患急性肾炎时,相对儿童和成年患者恢复可能更慢一些,且更易出现并发症。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肾脏功能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如肾功能、电解质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家属也需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帮助老年患者更好地恢复。
2025-10-16 12:58:25 -
肾病脚底肿吗
肾病有可能导致脚底肿,不同肾病类型如肾炎相关、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均可引起,不同人群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患肾病致脚底肿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成年人要注意基础疾病影响、老年人要关注整体耐受性及避免意外等。 肾炎相关:肾小球肾炎等肾炎性疾病会导致肾脏滤过功能障碍,使得体内水钠潴留。水钠潴留可引起身体疏松部位水肿,脚底属于疏松组织部位,当水钠潴留时就可能出现脚底肿的情况。例如,临床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及脚部水肿表现。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特征。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患者常常会出现全身性水肿,包括脚底肿,而且水肿程度可能较为明显。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水肿症状,其中脚部水肿较为常见。 慢性肾衰竭: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钠平衡失调,同时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水肿,包括脚底肿。随着病情进展,水肿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 不同人群肾病致脚底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肾病导致脚底肿时,可能还会伴有眼睑水肿等表现。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病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在饮食上要根据病情适当限制盐分和水分摄入,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相对尚未完全成熟,水钠代谢调节能力较弱,肾病引起的水肿可能会对其身体发育产生更明显影响,需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成年人:成年人患肾病出现脚底肿时,需注意自身基础健康状况。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肾病引起的脚底肿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复杂程度。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避免熬夜等,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肾病,控制脚底肿的情况,因为成年人的身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相对稳定,但基础疾病的存在会增加肾病治疗的难度和脚底肿持续不愈的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患肾病导致脚底肿时,要特别关注其身体的整体耐受性。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等,肾病引起的脚底肿可能会与心功能不全等相互影响。要注意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且符合肾病饮食要求,同时行动要小心,避免因脚底肿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对水肿引起的身体变化耐受性较差,多种疾病共存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复杂性。
2025-10-16 12:58:03 -
肾囊肿11x9mm需要处理吗
肾囊肿11x9mm是否需要处理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无症状且肾功能正常者可先观察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若囊肿有增大趋势、形态改变或引起相关症状则可能需干预,要结合患者症状、囊肿变化趋势、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综合判定。 一、一般观察情况 1.无症状人群: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如腰腹部疼痛、血尿、高血压等,且肾功能正常,这种较小的肾囊肿通常可以先进行观察。一般建议定期(如每6-12个月)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观察囊肿大小、形态等的变化情况。因为大部分较小的肾囊肿生长缓慢,在较长时间内可能不会对肾脏功能等造成明显影响。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肾囊肿11x9mm的观察需更加谨慎,要密切关注囊肿变化以及对肾脏生长发育的影响,超声检查间隔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于这种较小的肾囊肿,观察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手术等有创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影响:无论年龄、性别如何,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因外力作用发生破裂等情况;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肾脏的良好状态,对于肾囊肿的发展可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二、需要干预的情况 1.囊肿有变化趋势:如果在定期观察过程中发现肾囊肿有增大的趋势,比如囊肿在较短时间内明显变大,或者囊肿形态发生改变,出现囊壁增厚、分隔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并考虑采取干预措施。例如囊肿增大可能会压迫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对于儿童患者,囊肿增大可能会对正在发育的肾脏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囊肿有异常变化,更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评估和干预手段。 老年患者如果囊肿有变化,也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的耐受能力等情况来决定是采取保守观察还是积极干预。 2.出现相关症状:当肾囊肿引起患者出现腰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经评估认为症状与肾囊肿相关时,可能需要考虑进行处理。例如囊肿较大压迫周围组织神经等可能导致疼痛等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但只要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干预。比如女性患者可能因为囊肿相关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需要积极评估处理。 总之,肾囊肿11x9mm是否需要处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症状、囊肿变化趋势、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025-10-16 12:57:24 -
肌肝指数高是什么意思
肌肝指数高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问题,常见原因包括肾功能不全、肌肉损伤、其他健康问题等。发现肌肝指数高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和随访等。 肌肝指数高通常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肌肝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肌酐无法被有效排出,导致其在血液中积累,从而使肌肝指数升高。 以下是关于肌肝指数高的一些更详细的解释和可能的原因: 1.肾功能不全:这是肌肝指数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肾脏受损或患病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泄减少,从而使肌肝指数升高。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2.肌肉损伤:剧烈运动、肌肉疾病或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进而释放出肌酐,使肌肝指数升高。然而,这种情况下肌肝指数通常不会显著升高,且通常会伴有肌肉疼痛等症状。 3.其他健康问题:某些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肌肝指数升高,如心力衰竭、肝脏疾病、严重感染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肌酐的代谢或排泄。 4.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可能逐渐下降,导致肌肝指数略微升高。此外,男性的肌肝指数通常略高于女性。 5.饮食因素:高蛋白饮食、过度摄入某些药物或维生素等可能对肌肝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发现肌肝指数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红细胞等异常。 2.肾脏超声:观察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其他相关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检查血糖、血压、肝功能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治疗方法将根据肌肝指数高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如果肌肝指数高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治疗可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使用药物保护肾脏功能等。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 3.监测和随访:定期复查肌肝指数和其他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肌肝指数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人群,尤其需要关注肾脏功能的变化。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维护肾脏健康也至关重要。
2025-10-16 12:56:47 -
肾功能衰竭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肾功能衰竭时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原因包括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少,因肾脏排泄功能受损致硫酸、磷酸等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减少,其功能损害使体内$HCO_3^-$含量降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上皮细胞受损等致$H^+$不能及时排出,且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情况各有特点。 一、肾功能衰竭时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少 肾功能衰竭时,肾脏的排泄功能严重受损,对于体内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磷酸等,无法像正常时那样有效地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等过程来调节酸碱平衡,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但在肾功能衰竭状态下,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使得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体内硫酸根等酸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就会使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引发酸中毒。 二、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减少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碳酸氢根($HCO_3^-$)的重要功能,正常时能重吸收滤过的大部分$HCO_3^-$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在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的功能受到损害,其重吸收$HCO_3^-$的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近端肾小管能重吸收滤过的$HCO_3^-$,但当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导致对$HCO_3^-$的重吸收减少,使得体内$HCO_3^-$的含量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中和酸性物质,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的肾功能衰竭,会影响肾小管重吸收$HCO_3^-$的功能。 三、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 肾小管还具有分泌氢离子($H^+$)的作用,通过分泌$H^+$与小管液中的缓冲物质结合,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在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分泌$H^+$的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在一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其分泌$H^+$的能力下降,使得体内的$H^+$不能及时排出,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肾功能衰竭时,其肾小管分泌$H^+$的功能障碍可能更为明显;老年患者肾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分泌$H^+$的障碍会进一步加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肾病等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其肾小管分泌$H^+$的障碍可能与基础疾病导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改变密切相关,需要特别关注其酸碱平衡的调节情况。
2025-10-16 1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