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紫癜性肾炎能吃芋头不
紫癜性肾炎患者食用芋头分情况,病情稳定期不过敏者可适量食清蒸水煮等清淡做法的芋头供能及维持肠道功能,急性发作期伴明显水肿等情况需限摄,过敏者绝对禁吃,儿童患者要把控量且烹饪清淡符其特点。 一、紫癜性肾炎患者食用芋头的可行性分析 紫癜性肾炎患者的饮食需兼顾营养均衡与肾脏负担的控制。芋头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及矿物质(如钾、镁等)。若患者对芋头不过敏,在紫癜性肾炎病情稳定阶段,可适量食用芋头。此时芋头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且其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清淡做法,避免添加过多油盐、辛辣调料,以防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二、特殊情况的考量 1.病情急性发作期:当紫癜性肾炎处于急性发作期,伴有明显水肿、肾功能异常(如肌酐升高等)时,需限制芋头的摄入量。因为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影响体重管理,且若合并高钾血症,需根据血钾水平严格控制芋头及其他含钾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 2.过敏情况:若患者对芋头过敏,则绝对禁止食用芋头,以免引发过敏反应,进一步影响肾脏及全身状况。 3.儿童患者: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食用芋头时需格外注意量的把控,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且要确保烹饪方式安全、清淡,符合儿童的饮食喜好与消化能力特点。
2025-08-07 15:35:21 -
肾不好的症状有哪些
肾脏问题可能出现尿液异常、疲劳和虚弱、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和恶心、皮肤瘙痒、骨骼问题、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就医检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肾脏健康很重要,还要定期体检。 1.尿液异常:尿液可能出现颜色改变(如变红、变深或变浅)、气味异常、尿量异常(过多或过少)、出现蛋白尿或血尿等。 2.疲劳和虚弱:感到极度疲劳、虚弱或缺乏精力,即使休息后也无法完全缓解。 3.水肿:身体出现肿胀,尤其是在腿部、脚部或眼部。 4.高血压:肾脏问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5.食欲不振和恶心: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6.皮肤瘙痒:皮肤可能出现瘙痒,尤其是在夜间。 7.骨骼问题:肾脏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肾不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问题。 8.呼吸困难: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有问题。如果您担心自己的肾脏健康,或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测试,如尿液分析、血液检查、肾脏超声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肾脏健康也非常重要,包括适量饮水、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滥用药物等。如果您有特定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也是早期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措施。
2025-08-07 15:33:34 -
尿白蛋白高严不严重
尿白蛋白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具体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其他疾病或药物因素等。需要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休息和生活习惯。 尿白蛋白高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生理性蛋白尿:如果是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尿白蛋白高,通常是生理性的,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一般不严重。 2.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尿白蛋白高。这种情况通常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3.肾小管疾病: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等,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尿白蛋白高。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进展。 4.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也可导致尿白蛋白高。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疾病的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也可能导致尿白蛋白高。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总之,尿白蛋白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尿白蛋白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2025-08-07 15:32:58 -
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可能是原发性免疫球蛋白G增多症、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原因。 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G增多症: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会产生过多的免疫球蛋白G。 慢性感染:如肝炎、结核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活跃,产生过多的免疫球蛋白G。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会产生异常的免疫球蛋白G。 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可能导致免疫球蛋白G从尿液中泄漏。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肿瘤、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引起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如果发现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检查、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在这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总之,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2025-08-07 15:31:28 -
儿童紫癜肾炎能自愈吗
儿童紫癜肾炎可分亚型,单纯血尿型部分可能自愈但多数亚型需医疗干预,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功能受损等非单纯血尿型通常难自愈因肾脏损伤重,疑似单纯血尿型需密切监测尿常规等指标变化,患病儿童要注意休息避诱因促良好转归。 一、儿童紫癜肾炎的分类及自愈可能性 儿童紫癜肾炎可分为不同亚型,其中单纯血尿型紫癜肾炎有一定自愈概率,但多数亚型需医疗干预。约30%~50%的儿童紫癜肾炎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此类轻症患儿部分可能自愈,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然而,多数儿童紫癜肾炎属于非单纯血尿型,如伴有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通常难以自愈,需积极治疗干预。 二、不能自愈的情况及原因 当儿童紫癜肾炎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功能受损、血压异常升高或病理类型较重(如系膜增生伴大量新月体形成等)时,通常无法自行恢复,需通过药物等医疗手段控制病情。此类情况是因为肾脏病理损伤已较严重,机体自身难以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进展,影响儿童肾功能及生长发育。 三、自愈相关的监测与注意事项 对于疑似单纯血尿型紫癜肾炎的儿童,家长需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变化。若血尿持续存在或出现蛋白尿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患病儿童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因为感染等因素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即使有自愈倾向的患儿也需规避此类不利因素,以促进病情良好转归。
2025-08-07 1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