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起始于颜面部尤其眼睑,性质为凹陷性,程度可轻可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常伴血尿、蛋白尿,水肿与血尿、蛋白尿相互关联,大量蛋白尿时水肿更明显。 一、水肿起始部位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通常起始于颜面部,尤其是眼睑部位。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组织疏松的颜面部更容易出现水肿表现。儿童患者由于颜面部皮下组织相对较薄,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晨起时眼睑水肿往往更为显著,这与夜间平卧时体液分布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在夜间相对较低等因素有关;成年患者也多先从眼睑开始出现水肿,随后可波及全身。 二、水肿性质 多为非凹陷性水肿吗?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水肿一般是凹陷性水肿。这是由于水钠潴留导致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时,液体被挤压,局部会出现凹陷,且恢复较慢。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相对较嫩,按压时凹陷可能更易观察;成年患者凹陷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凹陷性特点。 三、水肿程度与病情关系 水肿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颜面部轻度水肿,重者可出现全身重度水肿,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一般来说,水肿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水肿越严重,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越明显,病情相对较重。例如,当出现全身重度水肿并伴有胸腔积液影响呼吸时,提示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水钠潴留情况严重,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对于儿童患者,重度水肿可能会影响其呼吸、活动等,需要更精细的护理和治疗;成年患者重度水肿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提示肾脏病变处于较活跃阶段,需要进一步评估肾脏功能及寻找病因等。 四、伴随症状与水肿的关系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除了水肿外,常伴有血尿、蛋白尿等表现。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则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等。水肿与血尿、蛋白尿相互关联,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尿和血尿,同时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尿、蛋白尿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肉眼血尿相对更易被发现,而成年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在水肿与蛋白尿的关系上,大量蛋白尿时水肿往往更为明显,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和水肿形成。

    2025-10-16 12:26:13
  • 女性右肾囊肿的原因

    女性右肾囊肿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胚胎发育时期肾小管憩室发展、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遗传、中老年肾脏退行性改变、肾脏感染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胚胎发育偶然因素致肾小管憩室可发展为囊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使后代有遗传患病可能,中老年肾脏退行性变易形成囊肿,肾脏感染炎症刺激可致囊肿,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先天性发育异常 (一)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 在胚胎发育时期,肾脏的肾小管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异常,形成憩室,随着时间推移,憩室内壁细胞不断分泌液体,逐渐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并无特殊的性别倾向性,而是与胚胎发育阶段的偶然因素相关。 二、遗传因素 (一)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如果家族中有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遗传病史,女性后代遗传相关基因的概率与男性相同。该疾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肾脏出现多个囊肿,这种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携带突变基因的个体有50%的概率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子代。 三、年龄因素 (一)中老年常见的退行性改变 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一般在40岁以后,肾脏组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肾脏的肾小管-间质等结构逐渐老化,细胞功能减退,容易形成囊肿。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器官的代谢和修复能力下降,肾脏也不例外,这种退行性改变在男女中都可能发生,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在肾脏囊肿的发生发展上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表现。 四、感染因素 (一)肾脏感染引发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相对较短且靠近肛门,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果肾脏发生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影响肾脏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小管等部位出现异常,进而形成囊肿。例如肾盂肾炎等肾脏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复刺激肾脏组织,使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病变,逐步发展为囊肿。 五、其他因素 (一)不良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的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女性肾脏健康,增加右肾囊肿的发生风险。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滤过功能;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酗酒则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这些因素都可能干扰肾脏的正常生理过程,促使囊肿形成。

    2025-10-16 12:25:19
  • 肾盂肾炎是怎么得的

    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上行性感染、血行性感染和直接感染。上行性感染与女性生理结构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有关;血行性感染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关;直接感染包括邻近器官感染蔓延和医源性因素导致。 一、上行性感染 女性生理结构因素:女性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尿道进入膀胱,进而沿输尿管上行至肾盂引发肾盂肾炎。例如,成年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发生上行性肾盂肾炎的风险高于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若不注意会阴部卫生,如经期卫生不良、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等,都可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膀胱输尿管反流:当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时,膀胱内的尿液可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将细菌带入肾脏。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较为常见,一些先天性的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比如先天性的输尿管开口异常等情况,使得尿液反流的几率增加,从而容易引发肾盂肾炎。 二、血行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例如,皮肤感染(如痈、疖等)、肺部感染(如肺炎)等,细菌可随着血流到达肾脏。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导致血行性肾盂肾炎的病原菌之一,它可从远处的感染灶入血,然后播散至肾脏引发感染。 免疫力低下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血行性肾盂肾炎。比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他们的机体抵抗力较弱,细菌容易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侵袭肾脏。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一旦有细菌入血,就更易引发肾脏的感染。 三、直接感染 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肾脏邻近器官的感染可直接蔓延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如阑尾脓肿、盆腔感染等,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累及肾脏。阑尾位于右下腹,与右侧肾脏位置较近,当阑尾发生化脓性炎症时,炎症可能会波及右侧肾脏,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 医源性因素:在一些医疗操作中,也可能导致直接感染引发肾盂肾炎。比如肾脏周围组织的手术、膀胱镜检查等,如果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将细菌引入肾脏引发感染。例如,膀胱镜检查时,若器械消毒不彻底,就有可能将尿道或膀胱内的细菌带入肾盂,引起肾盂肾炎。

    2025-10-16 12:24:58
  • 肾穿刺膜性肾病2期严重吗

    肾穿刺膜性肾病2期的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蛋白尿情况(蛋白尿轻重影响肾功能损伤及进展风险,儿童有自愈倾向,女性妊娠时需谨慎)、肾功能状况(早期正常相对不严重,出现异常或合并基础病时病情复杂严重)、治疗反应(对治疗反应良好则可控,反应差则严重),早期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重要,需个体化评估管理。 1.从蛋白尿情况评估 膜性肾病2期患者蛋白尿程度不一,若蛋白尿较轻,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5g,相对病情较轻,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但如果蛋白尿较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甚至更高,就可能会逐渐损伤肾功能,因为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等,这种情况下相对严重一些。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的患者,进展为肾衰竭的风险会增加。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膜性肾病2期相对成人可能有一定不同,儿童膜性肾病部分有自愈倾向,相对成人可能预后更好一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需密切观察蛋白尿变化等情况。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蛋白尿会有变化,需要更谨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相关指标。 2.从肾功能评估 膜性肾病2期早期肾功能可能正常,此时病情相对不严重,但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如果肾功能逐渐出现异常,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说明肾脏损伤在进展,病情相对严重。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膜性肾病2期合并这些基础病时,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会增加,病情相对更复杂严重。比如高血压患者合并膜性肾病2期,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缺血缺氧,加速肾功能损伤。 3.治疗反应评估 如果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蛋白尿迅速减少,肾功能稳定,说明病情可控,相对不严重;但如果对治疗反应差,蛋白尿持续不缓解,肾功能进行性下降,那么病情就比较严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等。 总体而言,肾穿刺膜性肾病2期的严重程度不能简单判定,需要结合蛋白尿情况、肾功能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特殊人群,要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个体化的病情评估和管理,以最大程度控制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

    2025-10-16 12:24:41
  • 尿毒症饮食的注意

    尿毒症患者需进行多方面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依病情分情况且选优质蛋白,儿童要兼顾生长发育;盐分每日不超3g以防水肿高血压;钾摄入据血钾水平调整,避高钾食物,合并糖尿病者要兼顾血糖;磷摄入小于800mg,避高磷食物,儿童要兼顾生长需求;水分据尿量、水肿等调整,老年患者因肾脏功能差更要严格遵循。 盐分摄入限制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所以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一般建议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3g。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升高血压,进而加重心脏负担等。例如,要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烹饪时也应少用盐及酱油等含钠调味品。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压调节功能减退等情况,更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以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钾摄入管理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肾脏排钾能力降低,容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所以要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钾摄入,一般血钾正常时,每日钾摄入应控制在2-3g左右,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如果已经出现高钾血症,钾摄入要更低。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在控制钾摄入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低血钾水果等食物来保证营养均衡,因为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等摄入来维持血糖稳定。 磷摄入控制 尿毒症患者肾脏排磷减少,会导致血磷升高,进而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要限制磷摄入,一般每日磷摄入应小于800mg,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可选择低磷食物如精白米、白面等,还可使用磷结合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儿童尿毒症患者,磷摄入控制要兼顾生长发育对磷的需求,因为磷是骨骼等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需精准计算并选择合适的低磷食物。 水分摄入调整 根据患者的尿量、水肿情况等调整水分摄入。一般尿量正常、无明显水肿的患者,每日水分摄入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若有明显水肿、少尿等情况,水分摄入要严格限制。例如,若前一日尿量为500ml,无明显水肿时,当日水分摄入可控制在1000ml左右。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减退,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更差,更要严格遵循水分摄入原则,防止因水分摄入不当加重水肿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2025-10-16 12:24: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