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陈崴主任医师(5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陈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肾小球疾病的表现有哪些

    肾小球疾病的表现主要包括尿异常、水肿、高血压等。 1.尿异常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滤出增加,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肾小球基底膜破裂,红细胞通过尿液排出,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质在肾小管中凝固形成管型,可在尿液中检出。 2.水肿 晨起时发现眼睑肿胀,有时可累及面部。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下肢出现肿胀。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特别是腹水和胸水。 3.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2025-04-01 19:52:35
  • 肌酐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肌酐低可能由营养不良、药物因素、肌肉萎缩、肝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营养不良 长时间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肌酐生成减少,进而出现肌酐低的情况。 2.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肌酐排泄增加或生成减少,进而出现肌酐低的现象。 3.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或肌肉疾病可能导致肌肉代谢异常,肌酐作为肌肉代谢产物,其生成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肌酐低。 4.肝功能障碍 肝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肌酐代谢异常,影响其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从而引起肌酐低。

    2025-04-01 19:52:33
  • 常见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

    常见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1.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会导致蛋白质滤出增加。长时间蛋白尿可引起低蛋白血症、水肿、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2.血尿 肾小球基底膜破裂或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血尿可伴有疼痛、血块排出等症状,也可能是无症状性血尿。 3.水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4.高血压 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可引起高血压,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5-04-01 19:52:31
  • 导致急性肾损伤的诱因有哪些

    导致急性肾损伤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尿路梗阻 尿路结石、肿瘤、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等因素可能导致尿液排出障碍,尿液在肾脏内聚集,造成急性肾损伤。 2.血容量不足 因为呕吐、腹泻、烧伤以及大量出汗等情况导致体内液体丢失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进而诱发急性肾损伤。 3.外周血管扩张 脓毒症也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急性肾损伤。 4.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会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随之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滤过率下降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

    2025-04-01 19:52:31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中最常见的相关病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好发于5-14岁的儿童,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休息、对症治疗,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自限性,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可在数周内自愈。但少数患儿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2025-04-01 19:52: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