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急性肾炎会引起高血压吗
急性肾炎有可能引起高血压,其机制包括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不同人群患急性肾炎引起高血压的特点及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成年患者会影响心、脑、肾等脏器,老年患者易致严重并发症且血压难控,需根据具体情况干预。 一、急性肾炎导致高血压的机制 1.水钠潴留:急性肾炎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左右的急性肾炎患者会出现水钠潴留相关的血容量增多情况,从而促使血压上升。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脏缺血会刺激肾素分泌增加,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二、不同人群急性肾炎引起高血压的特点及影响 1.儿童人群:儿童患急性肾炎时引起高血压的情况较为常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急性肾炎导致的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由于儿童的肾脏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其血压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以避免高血压对儿童肾脏和心血管进一步造成损害。 2.成年人群:成年患者患急性肾炎出现高血压时,同样需要关注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影响。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长期可能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对脑部可引起脑血管痉挛、缺血等;对肾脏则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影响肾功能的恢复。 3.老年人群: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的心血管和肾脏问题,急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对老年人群的影响更大。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高血压更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的肾脏功能也相对减退,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起的血压升高可能更难以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血压管理。 总之,急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较为常见,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不同,高血压带来的影响和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医疗干预。
2025-10-16 12:16:12 -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治愈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难以完全治愈,其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结局,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破坏,分阶段进展,治疗目标是延缓恶化、防并发症、提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段管理有别,生活方式需注意,已达尿毒症期可选择肾脏替代治疗,需长期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与提高生存质量。 一、疾病特点与病情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不同阶段,如1期(GFR≥90ml/(min·1.73m2) 、2期(GFR60-89ml/(min·1.73m2) 、3期(GFR30-59ml/(min·1.73m2) 、4期(GFR15-29ml/(min·1.73m2) 、5期(GFR<15ml/(min·1.73m2),即尿毒症期)。随着病情进展,肾脏损伤持续加重,很难逆转到完全正常的状态。例如,一些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炎症持续损伤肾小球等结构,已受损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等难以完全修复恢复正常功能。 二、治疗目标与管理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管理重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若患慢性肾功能衰竭,需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营养物质代谢及激素平衡等,进而影响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老年患者则要兼顾心脑血管等合并症的管理,因为其基础疾病相对较多。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情况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少肾脏负担;同时要控制血压、血糖等,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伤,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肾病等加重肾功能衰竭,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建议<130/80mmHg)来保护肾脏;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病史方面,有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阻止病情向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阶段发展。对于已经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可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但肾移植虽能恢复部分肾功能,但也存在免疫排斥等问题,且肾源相对有限等。 总之,慢性肾功能衰竭总体上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的综合管理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25-10-16 12:15:32 -
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炎能治好吗
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炎能否治好取决于多种因素,急性肾盂肾炎多数能通过规范抗感染治疗治愈,慢性肾盂肾炎相对较难完全治愈,往往需控制感染、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及个性化管理很关键。 一、急性肾盂肾炎 1.一般情况 对于急性肾盂肾炎,若能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炎症。通过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一般疗程为10-14天。例如,常见的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在选用合适抗生素后,炎症能够得到控制。在年龄方面,儿童由于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进而引发肾盂肾炎,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抗生素的选择要兼顾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且有效的抗生素。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等解剖因素,相对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相关的肾盂肾炎,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复发。 2.治疗后的随访 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随访,包括尿液检查等,以确保感染完全清除。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肾盂肾炎,增加治疗难度。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治疗难点 慢性肾盂肾炎相对较难完全治愈。它往往是由于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等原因导致的。肾脏组织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感染、延缓肾功能恶化。在年龄方面,儿童时期的慢性肾盂肾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发育,导致成年后肾功能不全等问题。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更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控制感染,又要注意保护肾脏功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女性患者在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等,以减少感染复发的机会。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此时治疗重点可能会转向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 总之,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炎部分可以治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规范治疗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性别等)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管理。
2025-10-16 12:14:54 -
尿毒症患者脚肿是什么原因
尿毒症患者脚肿主要由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水钠潴留是因肾脏功能受损致排尿减少使水钠蓄积,低蛋白血症是因蛋白丢失、摄入不足及合成下降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此外还有淋巴回流受阻、内分泌紊乱、药物因素等较少见原因也可能导致脚肿。 一、水钠潴留 1.原因: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排尿减少,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离子潴留。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正常情况下能通过生成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而尿毒症时肾脏滤过和重吸收功能紊乱,使得水钠在体内蓄积,进而引起脚肿。 2.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尿毒症患者,年龄较大者身体机能衰退,肾脏功能本身可能有一定基础病变,更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脚肿;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若患者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大量饮水或进食含钠高的食物,会加重水钠潴留,使脚肿更明显;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尿毒症患者,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影响肾脏排泄功能,更容易出现水钠潴留致脚肿。 二、低蛋白血症 1.原因: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大量丢失,同时患者食欲不佳,营养摄入不足,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当血浆白蛋白降低时,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水分就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脚肿等水肿表现。 2.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若营养摄入不足,会更明显影响蛋白质合成,加重低蛋白血症;性别差异不大;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加重低蛋白血症;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的尿毒症患者,本身营养状况差,更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脚肿。 三、其他原因 1.淋巴回流受阻:尿毒症患者可能存在淋巴系统相关的病理改变,导致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引起脚部水肿。但这种情况相对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来说较为少见。 2.内分泌紊乱:尿毒症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例如甲状旁腺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参与了水肿的发生发展。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能会影响血管通透性等,从而导致脚部水肿。 3.药物因素:某些治疗尿毒症的药物可能有引起水肿的副作用,但相对较少见,需要医生仔细甄别药物与脚肿的关系。
2025-10-16 12:13:55 -
尿毒症为何引起胸膜炎
尿毒症可引起胸膜炎,机制是体内毒素刺激胸膜、水钠潴留致胸腔积液及免疫力下降致感染;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检查靠胸X线、CT及胸腔穿刺抽液;儿童、老年、女性、有特定生活方式及有尿毒症病史的患者需特别注意相应情况,要综合管理尿毒症基础病并处理胸膜炎相关问题。 相关临床表现及检查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呼吸困难程度与胸腔积液量有关,积液量较多时,呼吸困难较为明显。 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液检查,若为渗出液,结合患者尿毒症病史,有助于诊断胸膜炎与尿毒症的关系。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尿毒症引起胸膜炎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毒素的耐受能力更差,且呼吸困难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和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胸腔积液等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胸膜炎可能加重其心肺负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避免对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女性患者:女性尿毒症患者在发生胸膜炎时,要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呼吸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治疗用药等方面需兼顾女性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可能对生殖系统等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具体需根据实际用药情况)。 有特定生活方式的患者: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尿毒症患者,胸膜炎可能因吸烟等因素加重呼吸道症状,应劝导其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和胸膜的刺激,利于病情恢复。而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在病情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轻度运动,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时的呼吸等情况,避免因运动加重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尿毒症病史的患者:这类患者本身存在肾功能衰竭的基础,在出现胸膜炎表现时,要警惕是尿毒症相关的并发症,需优先针对尿毒症基础病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处理胸膜炎相关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因为某些治疗胸膜炎的药物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要权衡利弊进行合理治疗。
2025-10-16 1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