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肾炎能抽烟吗
肾炎患者不能抽烟。抽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加重肾炎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抽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脏缺氧。长期吸烟还会使肾脏的内皮细胞受损,增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的风险。此外,抽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还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进一步损害肾脏。 对于肾炎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除了戒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健康: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感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染,避免劳累。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积极治疗: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控制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总之,肾炎患者应该坚决戒烟,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肾脏功能。如果对肾炎的治疗和生活注意事项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肾内科医生。
2025-06-19 17:47:57 -
尿毒症会引起胃痛吗
尿毒症可能会引起胃痛,但不是所有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这种症状。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当患有尿毒症时,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可能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导致一些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痛等。 此外,尿毒症还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尿毒症患者,平时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钾、高磷的食物。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如果出现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排除尿毒症等疾病的可能。同时,尿毒症患者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积极配合治疗,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5-06-19 17:47:42 -
尿路感染会引起肾盂肾炎吗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肾盂肾炎,表现为寒战、高热、尿频等,好发于老人、孕妇等人群。 尿路感染可能会引起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肾盂肾炎是上尿路感染的主要类型。 下尿路感染若治疗不及时,细菌可经输尿管上行感染肾盂,引起肾盂肾炎。此外,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 肾盂肾炎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局部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妇、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如果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2025-06-19 17:47:38 -
尿蛋白定量与肾炎
肾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医生会根据其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也需注意饮食和休息。 肾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尿蛋白定量越高,说明肾脏受损越严重。因此,定期检测尿蛋白定量对于评估肾炎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对于肾炎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尿蛋白定量的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尿蛋白定量较高,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尿蛋白定量较低,则可能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此外,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等因素,以保护肾脏功能。 总之,肾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是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定期检测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休息,保护肾脏功能。
2025-06-19 17:47:30 -
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什么原因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可能由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以及慢性心功能不全引发。 一、营养不良:若患者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状况,就有可能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症状。这是因为当患者营养状况不佳时,会导致体内蛋白水平偏低,进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最终很可能致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及时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 二、肾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现象。因为患者在肾功能不全时,可能会引发大量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等问题,从而引起下肢水肿。通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来改善。 三、慢性心功能不全: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时,会引起静脉系统淤血,进而可能导致下肢静脉的静水压升高,由此引发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般也是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总之,当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时,要考虑可能是以上这些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6-19 17: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