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肾上腺不好的症状是什么

    肾上腺有问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一、无力:这是初期的临床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痉挛,尤其是脚部较为明显。 二、体重下降:醛固酮不足会引发食欲不佳、恶心干呕、腹胀腹泻等状况,而体内脂肪储备减少、肌肉消耗等可导致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进而造成体重下降。 三、色素沉着:由于缺乏醛固酮会使大脑垂体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促脂素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促使生长素代谢增加,所以皮肤会有色素沉着现象,在摩擦处、手掌纹、乳头、疤痕等位置尤其显著。色素沉着是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机能减退的重要标志。 四、低血糖:患者对内、外源甘精胰岛素的敏感度提升,在饥饿、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感染等情形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病情。

    2025-06-16 17:16:17
  • 女人肾在身体哪个部位

    女性肾脏位于腹部器官后面,脊柱两侧各有一个。它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肾脏的位置与组成: 1.女性肾脏处于腹部器官后方、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2.是一对豆形器官,成年女性每个肾脏长约10至11厘米,类似一个拳头大小,包含超过一百万个肾单位组织,由肾小球、肾小管等构成。 二、肾脏的功能: 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从而控制身体体液及电解质平衡。 三、临床上的肾脏疾病: 涉及的肾脏疾病有急性肾盂肾炎、肾结石、多囊肾病等。如果个体出现尿频、尿急、腰酸背痛等症状,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应尽早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症治疗。 总之,女性肾脏在泌尿系统中有着关键作用,其位置、组成、功能以及相关疾病都需要我们有所了解和重视。

    2025-06-16 17:15:59
  • 女生肾不好怎么治疗

    女人肾不好可能源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来医治。 一、肾小球肾炎: 1.引发原因:可能因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 2.症状表现:会出现机体水肿、蛋白尿、血尿等情况,导致女人肾不好。 3.治疗方法:可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复方环磷酰胺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病情严重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术。 二、肾盂肾炎: 1.致病原因:通常由致病微生物感染,或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尿路梗阻等导致。 2.症状表现:发病时会有全身酸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进而引发女人肾不好。 3.治疗措施:需服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 总之,女人肾不好要明确具体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6-16 17:15:34
  • 后背右肾区疼痛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后背肾区隐隐作痛,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腰部疾病等,需医生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泌尿系统疾病: 1.肾盂肾炎:多由尿路梗阻、尿路炎症逆行感染等引发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后背肾区隐隐作痛、发热、镜下血尿等。临床常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等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必要时也可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消炎治疗。 2.肾脓肿:通常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物质积聚并局限于肾实质。患者会有发热、寒战及后背肾区隐隐作痛,还可能出现下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早期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总之,对于后背肾区疼痛的情况,要仔细检查和准确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6-16 17:15:13
  • 肌酐清除率在线计算公式

    该公式是基于成年人的肌酐清除率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还可能受到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影响,如需准确评估肾功能,可能需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是基于成年人的计算方法。对于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肌酐清除率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如果需要更准确地评估肾功能,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尿素氮、血尿酸、胱抑素C等。 如果您的肌酐清除率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一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计算肌酐清除率时,应按照上述公式正确计算,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025-06-16 17:14: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