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紫癜性肾炎治疗新药
紫癜性肾炎治疗新药围绕调节异常免疫应答、抑制肾脏炎症损伤机制研发,如JAK抑制剂抑制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单抗药物阻止促炎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儿童用新药需验证安全性有效性并监测生长发育等指标,女性用新药要关注妊娠风险及哺乳排泄,合并基础病患者需评估药物与基础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紫癜性肾炎治疗新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与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近年来新药研发主要围绕调节异常免疫应答、抑制肾脏炎症损伤等机制展开。例如,部分新型JAK抑制剂类药物通过抑制Janus激酶信号通路,阻断细胞内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从而减轻肾脏局部的炎症反应,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改善患者蛋白尿水平,相关研究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一定疗程使用下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定量~1。另外,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也是研究热点,如靶向某促炎细胞因子的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该细胞因子,阻止其与肾脏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少肾脏病理损伤,相关临床Ⅱ期试验显示部分患者肾功能指标得到改善。 二、特殊人群使用新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药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验证,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严格控制饮食、避免过敏原接触等。若必须使用新药,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肝肾功能等,因儿童器官功能尚未成熟,药物代谢清除率与成人不同,可能增加药物蓄积风险。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使用新药时需关注妊娠相关风险,部分新药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在用药期间应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且用药前需评估是否处于备孕、妊娠或哺乳期,哺乳期女性使用时需考虑药物是否通过乳汁排泄影响婴儿。 合并基础病史患者:对于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新药时需评估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若患者同时服用降压药,需监测血压变化,因部分新药可能对血压调控产生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患者整体健康状态稳定。
2025-10-16 11:55:29 -
什么是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常见严重泌尿系统并发症,病因与女性生理特点、孕期激素及尿液成分改变有关,有全身及泌尿系统症状,通过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需通过孕期卫生、多饮水、定期产检预防,治疗包括抗感染及对症支持。 一、病因 1.女性生理特点:女性尿道短、直,且接近肛门,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流不畅,这为细菌滋生和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2.孕期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会使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液引流不畅。 3.尿液成分改变:孕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伴有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 2.泌尿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还可出现腰痛,肾区有叩击痛。 三、诊断依据 1.症状表现:结合患者的全身及泌尿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尿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泌尿系统结构有无异常,如有无输尿管扩张等情况。 四、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2.对胎儿的影响:高热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五、预防措施 1.孕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 2.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减少细菌滋生。 3.定期产检: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六、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针对高热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等。 对于妊娠期女性,尤其是有泌尿系统相关风险因素的孕妇,要密切关注自身泌尿系统情况,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6 11:54:50 -
尿毒症吃哪些水果
适合尿毒症患者食用的水果有苹果、草莓、柚子、梨等,不同水果食用需注意钾含量等情况,儿童患者要选低钾易消化且严格控量,老年患者要兼顾钾含量与胃肠道功能等。苹果血钾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可适量吃,每次100-150克分多次;草莓钾低可适量吃,每天50-100克;柚子血钾正常时可吃1/4-1/2个且不频繁大量;梨血钾正常时可吃1个中等大小约200-250克。 苹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钾含量相对适中。对于尿毒症患者,在血钾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可适当食用,但如果血钾明显升高则需要谨慎。因为苹果中的钾元素需要通过肾脏代谢排出,而尿毒症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过多摄入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可分多次少量食用。 草莓 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其钾含量相对较低,尿毒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不过,在食用时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通常每天可以食用50-100克左右,对身体营养补充有一定好处,但也要根据自身血钾等指标情况调整。 柚子 柚子中钾含量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适量食用相对较安全,但如果患者血钾偏高时则需谨慎。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类黄酮等成分。建议尿毒症患者在血钾正常时,每次食用1/4-1/2个柚子,并且不要频繁大量食用。 梨 梨的钾含量适中,尿毒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血钾情况适量食用。例如,当血钾正常时,每次可以吃1个中等大小的梨(约200-250克)。梨具有一定的润肺止咳等功效,但同样要注意根据血钾等指标来把控摄入量。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尿毒症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肾脏功能更差,在水果选择上要更加严格,尽量选择低钾且容易消化的水果,如草莓等,且食用量要严格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老年尿毒症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水果选择时除了考虑钾含量外,还要关注胃肠道功能等情况,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弱,对于较硬的水果如苹果等可能需要适当处理后少量食用。
2025-10-16 11:54:25 -
多囊肾活到90的多吗
多囊肾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ARPKD),ADPKD成年后渐现症状、进展缓慢,若能控血压等可活到90岁但个体有差异;ARPKD婴儿或儿童期发病、进展快,活到90岁极罕见,患者均需密切监测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活到90的情况 发病及进展特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通常在成年后逐渐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其病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因的突变类型、个体的生活方式等。虽然存在遗传因素,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避免肾脏受到感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病情进展可能相对延缓。例如,通过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等目标范围),可以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从而有助于延缓多囊肾的进展速度。 活到90岁的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在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且积极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患者中,是有可能活到90岁的。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基因缺陷更为严重,或者在生活中未能很好地控制血压、感染等情况,病情可能会较快进展,影响寿命。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活到90的情况 发病及进展特点: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多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病情进展相对较快,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肾脏功能损害等问题,多数患者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等,所以活到90岁的情况非常罕见。 对于多囊肾患者,无论哪种类型,都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控制在3-5克左右)、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每周可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劳累、预防尿路感染等。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护理;对于老年患者,要更加细致地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2025-10-16 11:54:00 -
尿素偏高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血尿素氮通常指尿素,它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出现偏高的情况原因较多,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所致血尿素氮升高一般无明显危害,而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则有一定危害,需及时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干预。 一、生理性原因 若摄入过多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大量的肉类、奶类、豆制品等,过量蛋白质在机体内被代谢,其代谢产物血尿素氮水平就会升高。这种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血尿素氮偏高,可通过改变饮食,减少高蛋白饮食的摄入来纠正,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危害。 二、病理性原因 1.肾功能受损 (1)若患者存在器质性肾功能损害,或者有肾前性少尿、蛋白质分解过多等情况,都可引发血尿素氮偏高。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蛋白质大量被排泄到尿液中,从而致使血尿素氮偏高,常见疾病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等。此时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以及尿毒素堆积等异常情况,会有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等,甚至会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还会因毒素堆积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过多的毒素堆积还可引起肾性脑病,需要及时进行透析处理。 (2)其他疾病并发 严重脱水、大量腹腔积液等引起血容量不足,或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前性少尿,使肾小球的滤过率相对下降,从而让尿素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出现血尿素氮排尿升高。另外,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疾病会导致蛋白质分解过多,造成蛋白质代谢生成的血尿素氮偏高,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水肿。血尿素氮还会进入到细胞内部,导致正常细胞功能出现紊乱,引起细胞损伤,可能会影响器官和组织功能。对于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补液治疗来降低血尿素氮水平。 血尿素氮增高除了上述原因外,也不排除是肾脏恶性肿瘤等情况导致。建议血尿素氮偏高的人群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如果出现肾区持续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肾内科就诊,完善肾功能、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血尿素氮偏高要引起重视,分清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10-16 1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