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崴,长期从事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术。

  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出现蛋白尿就代表得了肾病吗如何自己发现蛋白尿呢

    出现蛋白尿不一定代表得肾病,剧烈运动等也可能致一过性蛋白尿,但肾脏疾病是常见原因。可通过观察尿液外观(如泡沫尿、颜色变化)和用尿蛋白试纸初步发现蛋白尿,不同人群发现蛋白尿需注意不同情况,试纸检测只是初步筛查,需进一步就医准确检查。 如何自己发现蛋白尿 观察尿液外观 泡沫尿:如果发现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而且长时间不消散,这可能是蛋白尿的一个信号。因为尿中的蛋白会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使得尿液容易产生泡沫。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泡沫尿都是蛋白尿,比如排尿过急、尿液浓缩等也可能导致泡沫尿,但如果持续出现较多不易消散的泡沫,就需要警惕。 颜色变化:一般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如果尿液颜色异常加深且伴有泡沫增多等情况,也需要进一步关注,但这不是特异性的发现蛋白尿的方法。 使用尿蛋白试纸 操作方法:可以购买正规的尿蛋白试纸,按照说明书操作。一般是收集清晨第一次尿液(晨尿),将试纸条浸入尿液中几秒后取出,等待一定时间(通常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根据颜色变化判断尿蛋白的大致情况。如果试纸显示阳性,提示可能有蛋白尿,但试纸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初步筛查,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还需要进一步到医院进行更准确的检查。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发现蛋白尿时需要注意不同情况。比如儿童如果出现泡沫尿等情况,家长要格外重视,因为儿童肾脏疾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需要避开特殊时期进行检测;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就有较高的肾脏病变风险,更要关注尿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因为这些基础疾病长期控制不佳容易并发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

    2025-10-16 11:09:44
  •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

    肾囊肿是否治疗需依情况定。单纯性肾囊肿直径小于4厘米且无症状一般不特殊治,定期查超声;大于4厘米、有压迫症状或怀疑恶变则需治,方法有穿刺抽吸注硬化剂等,老年人、有基础病者选治需谨慎。复杂性肾囊肿恶变风险高,多需手术干预,儿童肾囊肿要特谨慎,明确性质后选合适治式且关注生长发育 较小且无症状时:若肾囊肿直径小于4厘米,且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监测囊肿大小变化即可,通常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囊肿是否有增大等情况。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这种情况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上一般也没有特殊严格的限制,但要避免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不良生活方式。 较大或有症状时:当肾囊肿直径大于4厘米,或者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肾盂引起腰痛、血尿等),或者怀疑囊肿有恶变可能时,则需要考虑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术并注入硬化剂,或者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等。对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更谨慎评估身体耐受性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考虑肾囊肿的治疗,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 复杂性肾囊肿: 复杂性肾囊肿包括囊壁增厚、分隔、钙化、强化等情况,这类肾囊肿恶变风险相对较高,通常需要积极治疗。一般会建议进行手术干预,如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等。对于儿童出现的肾囊肿,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谨慎对待,首先要明确肾囊肿的性质等情况,若为复杂性肾囊肿等情况,可能需要更积极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因为治疗可能会对儿童的肾脏功能等产生影响。

    2025-10-16 11:09:10
  •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疾病吗

    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ADPK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于30-50岁,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速进展,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ARPKD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期可发病,有家族史家庭需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防治需从家族遗传背景入手,有家族史人群应加强监测延缓疾病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患者的父母中有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子女有50%的概率遗传该疾病。 发病机制:相关致病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肾小管异常增殖和扩张,逐渐形成多个囊肿,随着年龄增长,囊肿不断增大增多,进而影响肾脏功能。从年龄因素看,多见于30-50岁人群,但近年来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速疾病进展;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子女有25%的概率发病,50%为携带者。 发病机制:致病基因异常导致肾脏和肝脏等多器官出现病变,肾脏出现大量细小囊肿。该疾病在婴儿期即可发病,新生儿期就可能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腹部肿块等;女性和男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家庭,再次生育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生活方式方面,孕期的健康管理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孕妇需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多囊肾的遗传性决定了其防治需要从家族遗传背景入手,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6 11:08:51
  • 女性为什么会肾盂肾炎

    女性肾盂肾炎的原因包括生理结构因素(尿道短直且靠近肛门易让细菌进入)、性生活相关因素(性生活易挤入细菌)、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因素(解剖异常致尿液淤积)、机体免疫力低下因素(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怀孕因素(孕期激素及子宫压迫致尿液引流不畅、反流易引发)。 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约3-5厘米,相较于男性尿道(约18厘米),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尿道外口进入尿道并上行至膀胱,进而可能蔓延至肾盂引发肾盂肾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肛门周围存在大量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更容易污染尿道,增加感染风险。 性生活相关因素 性生活时会将尿道周围的细菌挤入尿道甚至膀胱,例如女性在性生活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性生活可能会机械性地推动细菌进入尿道,尤其是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时,这种风险进一步升高。 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因素 如女性存在先天性输尿管畸形、多囊肾等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情况,会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导致尿液淤积,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容易引发肾盂肾炎。例如多囊肾患者,肾脏结构异常,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因素 当女性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疾病时,身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几率。比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且其自身免疫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怀孕因素 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肾盂和输尿管扩张,容易发生尿液反流,使得细菌更容易在泌尿系统内停留繁殖,从而引发肾盂肾炎。一般在妊娠中晚期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2025-10-16 11:08:02
  • 紫癜肾病的症状

    紫癜肾病有皮肤、肾脏及其他系统表现。皮肤表现为下肢等部位对称性紫癜;肾脏表现有血尿(镜下或肉眼)、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或泡沫多)、水肿(眼睑颜面等)、高血压;其他系统有消化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便血)、关节症状(大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 肾脏表现 血尿:是紫癜肾病常见的肾脏症状,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即尿中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留意尿液颜色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蛋白尿: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轻度蛋白尿时尿常规可发现尿蛋白阳性,严重时尿液可出现较多泡沫且不易消散。蛋白尿的程度反映肾脏受损的轻重,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关注孩子尿液泡沫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尿液检查。 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初期多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伴有全身水肿。儿童患者水肿时可能会感觉肢体沉重,活动受限,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肢体肿胀情况及活动状态。 高血压:紫癜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儿童患者血压升高时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所以要密切关注儿童患者的血压变化。 其他系统表现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便血。儿童患者腹痛时可能会哭闹不安,家长要注意与急腹症等其他疾病鉴别。 关节症状:少数患者会有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关节症状一般在紫癜出现前后发生,可反复发作。儿童患者关节受累时会影响活动,需注意休息和关节保护。

    2025-10-16 11:07: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