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何强,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山一院肝外科主任医师,东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年余。
1985年本科毕业,并获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re(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行肿瘤研究以及外科临床观摩和学习。
在肝脏外科,能实施复杂的、具有相当大难度的专科手术,如巨大肝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以及扩大的半肝切除如左三叶切除、右三叶切除等,能实施特殊部位的、困难的肝切除如单独的肝尾状叶切除以及联合半肝切除的尾状叶切除。在处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侵犯胆管等特殊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视肝癌的综合治疗,实施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放射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多重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在胆道外科,针对国人肝胆管结石病的特征,积极开展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能够妥善处理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以及既往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病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肝门部胆管癌这一类复杂的棘手的疾病,实施联合肝叶切除、淋巴清扫以及胆道重建等术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取得满意的疗效。
社会任职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胆胰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围手术期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转移癌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委、消化肿瘤杂志编委、民革中山大学北校区副主委。
展开-
乙肝二四五阳性会传染吗
乙肝二四五阳性一般不具传染性,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有保护性抗体,乙肝e抗体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受抑制、传染性降低,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表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儿童、育龄女性、老年人出现乙肝二四五阳性时一般也不具传染性,不过仍建议定期复查乙肝相关指标来动态观察身体状况。 一、相关指标意义 1.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表示体内有保护性抗体,能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是一种好的现象,多是接种乙肝疫苗成功或者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复产生的。 2.乙肝e抗体(HBeAb):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降低。 3.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二、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如果出现乙肝二四五阳性,和普通人群一样,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仍需关注其成长过程中抗体滴度情况,若抗体滴度较低,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良好的免疫保护。 2.育龄女性:乙肝二四五阳性的育龄女性在备孕等过程中,一般无需过于担心会将乙肝传染给胎儿等情况,但仍要定期监测乙肝相关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 3.老年人:老年人出现乙肝二四五阳性时,同样不具有传染性,需关注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包括乙肝相关指标及肝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之,乙肝二四五阳性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仍建议定期复查乙肝五项等相关指标,动态观察身体状况。
2025-07-23 14:33:54 -
肝上血管瘤多大要手术
肝上血管瘤是否手术不能仅依大小判定,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通常定期观察;大于等于5厘米时,若有不断增大、位于肝脏边缘有破裂风险、引起腹部不适等症状、妊娠期且瘤体较大、儿童患者需综合评估等情况则多考虑手术,需医生综合病情等多因素判断。 一般小于5厘米的情况:若肝上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可以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观察其变化。因为大部分较小的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对肝脏功能和身体的影响较小,定期随访监测其大小、形态等变化即可。例如,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血管瘤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都没有明显的增长或其他不良变化。 大于等于5厘米的情况:当肝上血管瘤直径大于等于5厘米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手术。如果血管瘤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或者位于肝脏边缘,有发生破裂出血的风险,此时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另外,如果血管瘤引起了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多考虑手术干预。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患者处于妊娠期,随着孕周增加,肝脏负担加重,可能会促使肝血管瘤增大,若肝血管瘤直径较大,也需要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对于儿童患者,肝血管瘤的处理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来决定是否手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要充分权衡利弊。 总之,肝上血管瘤是否要手术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血管瘤的生长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做出准确判断。
2025-07-23 14:33:43 -
转氨酶高如何治疗
转氨酶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升高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一般包括治疗病因、休息、饮食调整、避免饮酒、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1.治疗病因:如果转氨酶升高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治疗该疾病可能会降低转氨酶水平。例如,乙肝引起的转氨酶升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肝引起的转氨酶升高需要戒酒;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停用可疑药物。 2.休息:休息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恢复肝功能。转氨酶高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调整:饮食对肝脏健康也有影响。转氨酶高的患者应避免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4.避免饮酒:饮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转氨酶进一步升高。转氨酶高的患者应避免饮酒。 5.药物治疗:如果病因无法去除或休息、饮食调整等措施无法有效降低转氨酶水平,医生可能会开一些药物来帮助降低转氨酶。这些药物包括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降血脂药物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6.定期复查: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以监测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如果转氨酶水平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治疗方法可能不同,因此在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转氨酶高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饮食调整和避免饮酒等,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如果对转氨酶高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
2025-07-23 14:33:35 -
治疗乙肝的中药有那种
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乙肝的常见中药有苦参、山豆根、虎杖等,中药治疗乙肝多为综合治疗一部分,不能根治乙肝,特殊人群用中药需谨慎,乙肝患者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促进病情稳定恢复。 苦参:苦参中的苦参碱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表明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过程。有实验研究发现苦参碱能够影响乙肝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等,从而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产生抑制效应。 山豆根:山豆根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以及对病毒相关环节的干预等。相关研究显示山豆根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乙肝病毒的相关指标。 虎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等成分被认为可能对乙肝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来参与乙肝的治疗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乙肝通常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单纯依靠中药来根治乙肝。在乙肝治疗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西医的规范治疗方案等进行综合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使用中药辅助治疗乙肝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不同人群的机体代谢、生理状态等有所不同,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充分评估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考虑是否应用,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同时,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2025-07-23 14:33:33 -
肝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肝硬化的主要症状包括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失调、门静脉高压等。 1.全身症状 肝硬化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疲倦和乏力。重症患者可出现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称肝病面容。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2.消化道症状 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 3.出血倾向及贫血 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和胃肠粘膜糜烂出血等。出血倾向主要由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4.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紊乱有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主因肝功能减退对其灭能作用减弱,而在体内蓄积、尿中排泄增多;雌激素增多时,通过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前叶机能,从而影响垂体-性腺轴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 5.门静脉高压 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食道静脉曲张较为危险。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肝硬化,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肝活检等,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7-23 14: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