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何强,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山一院肝外科主任医师,东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年余。
1985年本科毕业,并获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re(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行肿瘤研究以及外科临床观摩和学习。
在肝脏外科,能实施复杂的、具有相当大难度的专科手术,如巨大肝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以及扩大的半肝切除如左三叶切除、右三叶切除等,能实施特殊部位的、困难的肝切除如单独的肝尾状叶切除以及联合半肝切除的尾状叶切除。在处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侵犯胆管等特殊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视肝癌的综合治疗,实施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放射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多重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在胆道外科,针对国人肝胆管结石病的特征,积极开展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能够妥善处理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以及既往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病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肝门部胆管癌这一类复杂的棘手的疾病,实施联合肝叶切除、淋巴清扫以及胆道重建等术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取得满意的疗效。
社会任职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胆胰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围手术期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转移癌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委、消化肿瘤杂志编委、民革中山大学北校区副主委。
展开-
注射乙肝疫苗后多久产生抗体
通常情况下,注射乙肝疫苗后1-2个月左右,可产生乙肝抗体。 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为0、1、6月三针程序,即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不过,具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因人而异,这主要与个人的免疫反应有关。如果全程接种完乙肝疫苗后,抗体仍为阴性或弱阳性,可以考虑加强接种1针乙肝疫苗。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年龄:一般来说,成年人比儿童更容易产生抗体。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能抗体产生延迟或不产生抗体。 其他因素:某些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影响抗体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抗体不是永久性的,其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一般每3-5年需要复查乙肝五项,当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时,需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未产生抗体,或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2025-06-13 17:10:07 -
感冒影响乙肝五项检查吗
一般情况下,感冒不会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但在某些情况下,感冒可能会对其产生干扰,如有疑虑,医生可能会建议推迟检查或治疗后再检查。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感冒可能会对乙肝五项检查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在感冒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一些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此外,如果感冒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那么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异常。 因此,如果正在考虑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建议在检查前告知医生自己的感冒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如果感冒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对检查结果有疑虑,医生可能会建议推迟检查时间,或者在检查前进行适当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五项检查只是一种初步的筛查方法,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或者怀疑自己患有乙肝,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肝功能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此外,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感冒期间需要更加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病情加重。
2025-06-13 17:09:36 -
肝在哪个位置
肝脏位置主要在右上腹。 一、肝脏的形态和位置:肝脏大部分被肋弓所覆盖,受到肋骨保护,只有少部分在左上腹。其形状呈楔形状,右部分体积大于左部分,楔形的大头在右侧,小头在左侧。对于成年人而言,肝脏位置偏高,通常难以触摸到,而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是正常情况。 二、肝脏位置的变化:肝脏上缘与膈相邻,会随着呼吸因膈的推动而出现下移。具体表现为吸气时稍下降,呼气时稍上升,在平静呼吸时其升降可达2至3厘米。此外,站立时因肝脏自身重力,其上下位置和平卧时也会稍有不同,较平卧时有所下降。 三、肝脏位置与疾病的关联:如果肝上界位置正常,在体格检查时成人于右肋缘下触及肝脏,则属于病理性肝肿大,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疾病。结合肝脏的位置,若有右上腹部出现疼痛、不适、闷胀感等情况,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这时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肝脏位置有其特点和变化,当出现相关异常表现时,应警惕肝脏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诊治。
2025-06-13 17:09:10 -
乙肝会不会传染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与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有关。 1.血液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手术、针刺等。 2.性传播也是乙肝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给他人。 3.母婴传播也是乙肝的常见传播方式,包括分娩时传播和哺乳期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如拥抱、握手、共同进餐等。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与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有关。对于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属等,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的感染。 总之,乙肝是一种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的疾病,对于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播给他人。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的感染。
2025-06-13 17:08:05 -
乙肝二五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吗
乙肝二五阳性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是提示感染过乙肝病毒,处于恢复期,且具有免疫力,但仍需关注肝脏健康,定期复查。 乙肝二五阳性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余三项阴性,提示感染过乙肝病毒,处于恢复期,目前乙肝病毒已被清除,且具有免疫力,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五项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单纯依据乙肝五项来判断病情,还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检查综合判断。如果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此外,对于乙肝二五阳性的人群,也需要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应注意避免饮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乙肝二五阳性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仍需关注肝脏健康,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6-13 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