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何强,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山一院肝外科主任医师,东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年余。
1985年本科毕业,并获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re(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进行肿瘤研究以及外科临床观摩和学习。
在肝脏外科,能实施复杂的、具有相当大难度的专科手术,如巨大肝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以及扩大的半肝切除如左三叶切除、右三叶切除等,能实施特殊部位的、困难的肝切除如单独的肝尾状叶切除以及联合半肝切除的尾状叶切除。在处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侵犯胆管等特殊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视肝癌的综合治疗,实施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放射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多重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在胆道外科,针对国人肝胆管结石病的特征,积极开展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能够妥善处理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以及既往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病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肝门部胆管癌这一类复杂的棘手的疾病,实施联合肝叶切除、淋巴清扫以及胆道重建等术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取得满意的疗效。
社会任职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胆胰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围手术期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转移癌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委、消化肿瘤杂志编委、民革中山大学北校区副主委。
展开-
体检表上的结合胆红素代表什么
结合胆红素是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经葡萄糖醛酸化生成的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值有范围肝脏细胞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可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使其水溶性增强便于胆汁排出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致其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受损使结合胆红素释放入血升高胆道结石肿瘤等致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阻致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升高结合胆红素降低少见无特殊意义明显降低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结合胆红素异常需细致排查胆道疾病肝脏慢性病变等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孕妇孕期胆红素代谢可能生理性变化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需考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病理情况需密切监测就医有肝胆疾病病史者体检发现结合胆红素异常提示病情可能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复诊完善检查制定方案。 一、结合胆红素的定义与生成 结合胆红素是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后的产物,又称为直接胆红素,其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6.8μmol/L。肝脏细胞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可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使其水溶性增强,便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二、结合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 1.肝细胞受损:当肝细胞发生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受损,会导致结合胆红素释放入血,引起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例如,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人群,若体检发现结合胆红素升高,需警惕病情活动。 2.胆道阻塞:胆道结石、肿瘤等因素可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阻,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进而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老年人若存在胆道系统基础疾病,结合胆红素异常需排查胆道梗阻情况。 三、结合胆红素降低的临床意义 结合胆红素降低较为少见,一般无特殊临床意义,若出现结合胆红素明显降低,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排除是否存在检测误差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结合胆红素异常的相关考虑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动脉硬化、肝胆系统退行性变等,若结合胆红素异常,需更细致排查是否存在胆道疾病、肝脏慢性病变等,建议进一步完善腹部超声、肝功能全套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2.孕妇:孕期女性胆红素代谢可能发生生理性变化,但若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需考虑是否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病理情况,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就医评估。 3.有肝胆疾病病史者:既往有肝炎、胆囊炎等病史的人群,若体检发现结合胆红素异常,提示病情可能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复诊,完善相关检查以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
2025-09-30 11:04:41 -
乙肝的危害有哪些
乙肝病毒会对人体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首先对肝脏损害大,可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儿童患者还会影响肝脏正常生长发育及全身代谢等;其次对全身多系统有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减退等症状、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最后对生活质量影响严重,带来经济负担、社会歧视及心理问题,儿童患者还会受学校社交等影响。 一、对肝脏的损害 乙肝病毒主要在肝脏内复制,会持续引发免疫炎症反应,长期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可能进展为肝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约80%-9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例如,我国的相关研究显示,在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肝癌人群。对于儿童乙肝患者,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肝脏功能长期受损,进而影响全身的代谢等功能。 二、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 消化系统:乙肝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消化酶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干扰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 免疫系统:乙肝病毒感染会持续激活免疫系统,使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长期的免疫激活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增加机体发生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对于女性乙肝患者,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等;对于儿童乙肝患者,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可能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 心血管系统:有研究发现,乙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例如,炎症因子的释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血脂代谢紊乱等,进而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乙肝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往往需要长期就医、监测和治疗,这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患者可能因为疾病而面临社会歧视,在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很多乙肝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对于儿童乙肝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而在学校中受到同学的误解和疏远,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发育。
2025-09-30 11:04:10 -
绿豆金银花治肝病吗
绿豆金银花对肝病的作用尚无明确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肝病需根据具体类型依正规医疗途径治疗,儿童、孕妇及肝病患者本身都有相应需注意的情况,不能依赖绿豆金银花替代正规肝病治疗。 一、绿豆的相关情况 绿豆是常见的食材,从现有科学研究来看,绿豆本身并没有被证实具有直接治疗肝病的特定功效。虽然绿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但对于肝病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绿豆来实现。目前没有充足的科学文献表明绿豆能够针对肝病的病理机制起到治疗作用,比如对于肝炎、肝硬化等常见肝病,绿豆无法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手段。 二、金银花的相关情况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等作用。然而,在肝病治疗方面,金银花也没有被确立为可以直接治疗肝病的药物。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金银花在一些感染性疾病辅助治疗等方面,对于肝病的治疗,金银花不能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金银花能够针对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肝功能异常等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 三、肝病的正规治疗途径 对于肝病患者,无论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还是脂肪性肝病等不同类型的肝病,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采取正规的医疗治疗。例如,病毒性肝炎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酒精性肝病需要严格戒酒并进行相应的护肝等治疗;脂肪性肝病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等多方面综合干预。正规的医疗治疗是基于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来制定的,而绿豆金银花不能替代这些正规的医疗措施。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随意用绿豆金银花等来替代正规肝病治疗,如果儿童怀疑有肝病问题,应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正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可能没有科学依据的食材来处理肝病相关问题,以防延误病情。 孕妇: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肝脏负担可能会因孕期发生一些变化,若孕妇有肝病相关问题,更需要谨慎对待,不能依靠绿豆金银花来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评估和治疗,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为任何不恰当的处理都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肝病患者本身:肝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正规治疗方案,不能将希望寄托在绿豆金银花等非正规医疗手段上,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而不是自行尝试用绿豆金银花来治疗肝病,以免影响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
2025-09-30 11:03:50 -
酒精性肝病可以自愈吗
酒精性肝病能否自愈分情况,轻度且及时严格戒酒部分可自愈,中重度难自愈,不同人群有差异,男性饮酒量可能致风险高,女性代谢不同损伤更明显,有基础病史者自愈低,儿童患此肝病罕见且需积极就医。 轻度酒精性肝病 如果是轻度的酒精性肝病,比如仅处于酒精性脂肪肝阶段,且患者及时严格戒酒,部分情况是有可能自愈的。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在戒酒数周后,肝脏的脂肪变性等情况可逐渐改善。因为肝脏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当去除酒精这个致病因素后,肝脏可以开始进行修复过程,脂肪变性等情况会逐步减轻。但这也需要个体自身肝脏基础状况较好,并且能够严格、长期坚持戒酒。 中重度酒精性肝病 对于中重度的酒精性肝病,如已经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阶段,一般很难自愈。以酒精性肝炎为例,患者往往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脏炎症等表现,此时肝脏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仅靠自身自愈很难使病情恢复,通常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如使用保护肝脏的药物等治疗措施。而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更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肝脏的正常结构已经被破坏,难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男性人群:通常男性相对女性可能饮酒量更容易较大,所以男性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旦患上酒精性肝病,是否能自愈都取决于病情阶段。男性如果发现较早处于轻度阶段且能严格戒酒,有自愈可能;但如果病情较重,同样难以自愈。 女性人群:女性对酒精的代谢通常与男性不同,女性体内酒精脱氢酶相对较少,所以相同饮酒量下,女性肝脏受到的损伤可能相对男性更为明显。女性患酒精性肝病后,自愈的难度相对较大,即使处于轻度阶段,也需要更加重视戒酒等措施,因为其肝脏对酒精的耐受性可能更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患酒精性肝病后,自愈的可能性更低。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肝脏的整体功能和修复能力,使得肝脏在面对酒精性损伤时更难自行恢复,需要综合治疗基础疾病和酒精性肝病。 儿童等特殊人群:儿童一般不存在饮酒情况,所以儿童患酒精性肝病极为罕见。但对于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等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果接触到过量酒精,也可能引发肝脏问题,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特殊,且一旦发生,需要积极就医处理,而不是期待自愈,因为儿童肝脏处于发育阶段,受损后更需要及时干预来保障其正常发育和健康。
2025-09-30 11:03:09 -
乙肝小三阳多久变肝癌
乙肝小三阳发展为肝癌的时间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毒载量高会增加癌变风险、肝脏炎症持续存在会加速进程、长期酗酒、熬夜劳累等生活方式会加快发展、合并基础疾病及年龄较大也会影响,患者需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干预降低肝癌风险。 一、病毒载量因素 乙肝病毒载量高的患者,病毒持续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增加了癌变的风险。研究显示,乙肝病毒DNA定量>1×103IU/ml的患者,相比病毒载量低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会升高。例如,长期高水平病毒复制,会不断刺激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增加癌变概率,但具体多久发展为肝癌难以精确界定,有的可能数年,有的可能数十年。 二、肝脏炎症程度因素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肝脏炎症持续存在,反复的炎症修复过程会促进肝细胞的异常再生。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下,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等改变的几率增加。比如,有些患者本身免疫状态导致肝脏持续处于炎症活动期,可能会加速向肝癌发展的进程,可能5-10年甚至更短时间,但也有炎症控制较好的患者病情进展缓慢。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酗酒的乙肝小三阳患者,酒精会加重肝脏的损伤,与乙肝病毒协同作用,会显著加快肝癌的发生。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会干扰肝细胞正常的代谢和修复,使肝癌发生风险大幅提升,可能使乙肝小三阳发展为肝癌的时间缩短。 长期熬夜、劳累的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乙肝小三阳向肝癌发展的速度,可能让病情进展相对加快。 四、基础疾病及年龄因素 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乙肝小三阳患者,会影响肝脏的代谢等功能,从而影响病情的进展。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干扰肝脏的糖代谢等,加重肝脏负担,可能促使乙肝小三阳更快发展为肝癌。 年龄较大的乙肝小三阳患者,身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肝脏的储备功能和修复能力下降,相对年轻患者更容易在乙肝小三阳基础上较快发展为肝癌。而年轻患者如果自身免疫状态较好,肝脏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乙肝小三阳发展为肝癌的时间会相对长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总体而言,乙肝小三阳患者发展为肝癌的时间不确定,需要患者定期进行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抗病毒治疗等,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2025-09-30 1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