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肝病变15个前兆
肝病变有15个前兆,包括消化系统相关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全身症状相关的乏力疲倦、黄疸;腹部相关的右上腹隐痛或不适、肝区肿块;出血倾向相关的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其他相关的蜘蛛痣、肝掌、内分泌失调相关表现、消瘦、发热、尿液异常、腹水、性格及行为改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饮酒等人群需警惕,有肝病病史者要关注症状变化,出现前兆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消化系统相关前兆 食欲减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当肝脏发生病变时,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油腻食物尤其敏感。例如,一些肝病患者会发现原本喜欢的食物现在提不起兴趣。 恶心呕吐:肝脏病变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者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刺激呕吐中枢,从而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尤其是在进食后较为明显。 腹胀:肝脏病变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肠道内气体积聚,引发腹胀。 二、全身症状相关前兆 乏力疲倦:肝脏病变时,机体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能量产生不足,同时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会使患者经常感到乏力、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比如,原本能轻松完成的工作现在会感觉力不从心。 黄疸:肝脏病变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等症状。这是因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 三、腹部相关前兆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脏发生炎症、肿大等病变时,可能会引起右上腹的隐痛、胀痛或钝痛等不适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肝区肿块:部分肝脏病变如肝癌等,可能在右上腹触及肿块,质地可能较硬,表面不光滑。 四、出血倾向相关前兆 牙龈出血:肝脏病变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且不易止住。 鼻出血:同样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的情况。 皮肤瘀斑:皮肤容易出现瘀斑,是因为血液凝固机制发生问题,轻微碰撞就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形成瘀斑。 五、其他相关前兆 蜘蛛痣: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小动脉扩张,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形似蜘蛛的红色血管痣,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部位。 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也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障碍导致的。 内分泌失调相关表现:除了蜘蛛痣和肝掌,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女性)、性功能减退(男性)等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消瘦:肝脏病变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同时机体消耗增加,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的情况。 发热:部分肝脏病变如肝炎等可能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 尿液异常:除了黄疸导致的尿液颜色改变,还可能出现尿液泡沫增多等情况,这可能与尿蛋白增加有关,而肝脏病变可能影响蛋白代谢。 腹水:严重的肝脏病变可能导致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按压有波动感。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导致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引起腹腔内液体潴留。 性格及行为改变:当肝脏病变严重,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毒素不能及时清除进入大脑,可能引起肝性脑病前期症状,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情况,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抑郁,或者原本安静的人变得烦躁不安等。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肝病变前兆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肝病变可能更易出现黄疸、呕吐等症状;女性肝病变在月经方面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老年人肝病变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者、肥胖者、有肝炎病毒感染史等人群更需警惕肝病变前兆,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有肝病病史的人群则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前兆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等,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并进行治疗。
2025-09-30 13:46:36 -
肝腹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肝腹水常见原因包括肝硬化相关因素(如乙肝病毒感染致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致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因素(肝病变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及血管扩张致液体外渗)、低蛋白血症因素(肝脏受损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致水分渗出腹腔),还有肾脏因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致RAAS激活、水钠重吸收增加致水钠潴留)、内分泌因素(激素失衡参与水钠潴留)、感染因素(腹腔感染致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影响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加重腹水),不同人群肝腹水发生风险和表现不同,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控制腹水发展改善预后 一、肝硬化相关因素 肝硬化是导致肝腹水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肝腹水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所引起。肝炎病毒持续损伤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使得肝细胞变性、坏死,进而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内结构紊乱,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形成腹水;此外,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促进腹水形成。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等,逐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引发肝腹水。 二、门静脉高压因素 门静脉高压是肝腹水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统的血液需要顺利回流至肝脏。当肝脏发生病变,如肝硬化时,肝内血管网受到破坏,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一般来说,门静脉压力超过300mmHO时,就会使得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同时,门静脉高压还会刺激内脏血管床的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液体的外渗。 三、低蛋白血症因素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如肝硬化)时,白蛋白合成减少。正常血浆白蛋白能够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当白蛋白水平降低,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就会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进而进入腹腔形成腹水。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腹水形成密切相关,白蛋白水平越低,发生腹水的风险越高。 四、其他因素 (一)肾脏因素 肝腹水患者常常存在水钠潴留的情况,这与肾脏因素有关。肝硬化时,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引起水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水钠潴留,促进腹水的进一步增多。另外,肝功能受损还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使得水钠在体内潴留,加重腹水状况。 (二)内分泌因素 肝硬化患者体内内分泌激素失衡也与肝腹水形成相关。例如,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醛固酮等激素分泌变化,参与水钠潴留过程;此外,心房钠尿肽等排钠利尿激素的活性降低,也不利于钠的排泄,促进腹水形成。 (三)感染因素 部分肝腹水患者可能合并腹腔感染,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感染会刺激腹膜,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从而加重腹水的产生。同时,感染还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对肝腹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肝腹水的发生风险和相关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更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出现肝腹水;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并出现肝腹水;儿童时期患有某些先天性肝脏疾病的人群,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肝腹水相关表现,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肝脏功能变化等。对于肝腹水患者,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控制腹水的发展,改善预后。
2025-09-30 13:46:19 -
肝功能化验前注意什么
肝功能化验前在饮食方面需空腹8-12小时,3天内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作息上化验前一天保证充足睡眠,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熬夜;要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勿自行停药;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按要求空腹并安抚情绪,孕妇要告知怀孕情况,老年人要把握空腹时间并考虑基础疾病等。 一、饮食方面 1.空腹要求:肝功能化验一般需要空腹,通常要求空腹时间为8-12小时。这是因为饮食会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例如进食后甘油三酯、葡萄糖等指标会升高,从而干扰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准确检测。比如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可升高数倍,可能会掩盖肝功能本身的异常或者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2.避免特殊饮食:化验前3天内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蛋白食物。高糖食物如糖果、甜品等可能会使血糖暂时升高,进而影响肝脏对糖代谢的相关指标检测;高脂食物会影响血脂和肝功能中某些酶类的检测结果;高蛋白食物过多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干扰肝功能指标的准确性。例如长期高蛋白饮食的人群,其血清中的转氨酶等指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影响化验结果的判断。 二、作息方面 1.保证充足睡眠:化验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议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进而影响肝脏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可能导致肝功能相关指标出现异常波动。比如睡眠不足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会影响肝脏的酶活性等,使化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肝脏的基础状态。 2.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化验前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肝脏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血清中的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升高。例如进行长跑等剧烈运动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可能会升高,从而干扰肝功能化验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正常修复和代谢过程,对肝功能化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三、药物方面 1.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化验结果。例如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降血糖药物也可能间接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等。医生会根据所服用药物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化验时间或者对化验结果进行特殊分析。 2.避免自行停药:不要自行停用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如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等,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波动,而且停药后身体的代谢等情况发生变化也可能影响肝功能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进行肝功能化验时,家长要注意在化验前按照医生要求做好空腹准备,一般儿童空腹时间可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通常不超过12小时。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在采血等过程中因哭闹等导致身体应激反应,影响化验结果。例如幼儿在化验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孕妇:孕妇进行肝功能化验时,空腹要求与普通人群类似,但要特别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因为孕期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肝脏的代谢等功能也会有一定改变,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孕期因素来解读肝功能化验结果。同时要注意化验过程中的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可能会对身体的内分泌等产生影响,间接影响肝脏相关指标。 3.老年人:老年人进行肝功能化验时,要注意空腹时间的把握,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要确保空腹时间的准确性。同时要了解老年人是否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化验结果,医生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老年人在化验前要保证休息良好,避免因身体不适等导致化验结果出现偏差。
2025-09-30 13:46:06 -
孕期肝功能偏高怎么办
孕期肝功能偏高常见于身体代谢负担加重、激素变化等生理因素,也可能由肝脏相关疾病引起,需监测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及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病因,一般通过调整饮食、保证休息等生活方式应对,生理性轻度偏高调整后可能恢复,病理性需遵医嘱处理,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产检复查,避免滥用药物,家人需给予关心支持。 一、孕期肝功能偏高的常见原因 孕期肝功能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孕期身体代谢负担加重,肝脏需要处理更多的物质,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出现一定波动。例如,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荷。另外,孕期的生理变化还可能影响肝脏的血流等情况。还有可能是孕期合并了一些肝脏相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等,但相对来说,因生理因素导致的肝功能轻度偏高更为常见。 二、孕期肝功能偏高的监测与评估 1.指标监测 要密切监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它们的升高往往提示肝细胞有损伤。总胆红素反映了胆红素的代谢情况,其升高可能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异常有关。通过定期复查这些指标,观察其变化趋势。例如,每周或每两周复查一次肝功能,动态评估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结合孕妇的临床症状,如是否有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往往提示肝功能异常可能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2.病因评估 进行相关病因的排查,如进行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查,以排除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如果是乙肝五项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乙肝病毒载量等情况。另外,还可以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了解肝脏的形态、大小等情况,看是否存在肝脏结构的异常。对于有既往肝脏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脂肪肝病史等,要重点关注与既往病史相关的指标变化。 三、孕期肝功能偏高的应对措施 1.一般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同时,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以防加重肝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的充足供应,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每天可以摄入200-300克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 休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孕妇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肝脏的代谢。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等,每天散步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左右,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 2.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是由于孕期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轻度肝功能偏高,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指标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但需要持续监测指标变化。如果是合并了病理性因素,如病毒性肝炎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对于乙肝病毒载量较高的孕妇,可能需要在孕期特定阶段进行抗病毒治疗相关评估,但具体治疗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因为要综合考虑母婴传播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四、对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在面对肝功能偏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等功能,对肝脏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和肝功能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自身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新出现的症状等。同时,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家人也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孕妇营造良好的休息和饮食环境,促进孕妇身体的良好恢复和胎儿的健康发育。并且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即使是一些看似安全的保健品等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额外的负担。
2025-09-30 13:45:40 -
肝功能正常指标范围是多少
人体多项肝功能指标有正常范围及相关意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肝脏受损等相关且儿童指标随年龄有差异;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特定总胆红素范围;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儿童指标随年龄变化;球蛋白与免疫等有关,儿童指标也随年龄不同有差异;白球比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机体免疫状态,儿童白球比随年龄有相应正常范围。 一、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指标范围:男性通常在9~50U/L,女性在7~40U/L。它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常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情况时指标会异常。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段有差异,一般新生儿谷丙转氨酶可达10~130U/L,1岁以内为7~50U/L,1~12岁为5~40U/L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肝脏发育等因素,指标范围与成人不同,若儿童出现ALT异常需结合年龄等综合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指标范围:成人正常范围一般为13~35U/L。AS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AST/ALT的比值也有一定意义,正常情况下AST/ALT约为1.15。当发生肝病时,如肝硬化等,AST升高可能较ALT更明显,AST指标异常同样与肝脏受损等相关。儿童谷草转氨酶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新生儿约为15~155U/L,1岁以内为10~50U/L,1~12岁为8~40U/L等,儿童时期谷草转氨酶指标需结合年龄来准确评估肝脏等组织情况。 三、总胆红素(TBil) 正常指标范围: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正常范围通常为3.4~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正常范围约为0~6.8μmol/L,间接胆红素正常范围约为1.7~10.2μmol/L。总胆红素主要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当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等时,总胆红素会升高,比如阻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时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时总胆红素会有一定范围的升高,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221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但这是生理性的,若超出则可能为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查。 四、白蛋白(ALB) 正常指标范围:成人白蛋白正常范围一般为40~55g/L。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当肝脏疾病导致合成功能受损时,白蛋白水平会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等情况。对于儿童,白蛋白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新生儿白蛋白为28~44g/L,1~5岁为31~43g/L,5~14岁为38~54g/L等,儿童时期肝脏功能逐渐发育完善,白蛋白指标也在不断变化,若儿童白蛋白异常需考虑肝脏等多方面因素。 五、球蛋白(GLB) 正常指标范围:成人球蛋白正常范围一般为20~30g/L。球蛋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由肝脏、免疫系统等多种组织产生,当机体有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时,球蛋白可能会升高,而肝脏疾病时若出现球蛋白异常也可能反映肝脏相关的免疫等情况。儿童球蛋白正常范围也随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新生儿球蛋白为25~45g/L,1~5岁为24~40g/L,5~14岁为23~35g/L等,儿童时期免疫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球蛋白指标需结合年龄及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六、白球比(A/G) 正常指标范围:白球比正常比值一般为1.5~2.5:1。白球比是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当肝脏病变导致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升高时,白球比会降低,比如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白球比倒置情况。儿童的白球比也会随年龄变化,不同年龄段有相应的正常范围,需结合儿童具体年龄来判断该比值是否正常。
2025-09-30 13: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