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乙肝性传播几率大概是多少
乙肝性传播几率约5%-10%,受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育龄期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女性应接种疫苗,有皮肤黏膜破损者应避免无防护性行为或采取严密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影响乙肝性传播几率的因素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传给女性的乙肝性传播几率与女性传给男性的几率在总体统计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具体个体情况会因自身免疫状态等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因素:若性伴侣一方皮肤或黏膜存在破损等情况,会增加乙肝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几率。例如,有生殖器溃疡等情况时,病毒更易侵入机体造成感染。 病史因素:本身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一方,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如乙肝病毒DNA载量高),其性传播给对方的几率相对更高。而另一方如果本身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没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被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育龄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女性,如果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如性伴侣为乙肝感染者等情况),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使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降低被性传播感染乙肝的风险。因为育龄期女性如果感染乙肝,可能会对自身健康造成长期影响,还可能在妊娠等过程中影响胎儿。 有皮肤黏膜破损等情况的人群:当一方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时,进行性行为时乙肝性传播几率会升高,此时应尽量避免无防护的性行为,或者在性行为过程中采取更严密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2025-07-23 14:28:28 -
肝掌都有哪些症状
肝掌主要表现为手掌特定部位片状充血、红斑等且加压褪色,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成年男性可能伴肝功能异常及黄疸等,成年女性核心表现相似也可能有全身症状,儿童罕见且多与先天性肝病有关常伴生长发育迟缓,发现应及时就医查因并治。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成年男性:部分患有肝脏疾病导致肝掌的成年男性,除了手掌的典型表现外,可能还会伴有肝功能异常相关的其他表现,如食欲减退、乏力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 成年女性:成年女性出现肝掌时,同样与肝脏病变相关,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其症状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手掌部位充血等表现是相似的。同时,若伴有肝脏疾病,也可能出现如上述的食欲、乏力等全身症状。 儿童:儿童出现肝掌较为罕见,若出现多与先天性肝脏疾病等有关。儿童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出现肝掌时可能还会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因为肝脏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代谢、营养等多种生理过程,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是由于肝脏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代谢等重要功能,肝脏病变会干扰这些功能的正常进行。 肝掌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当发现手掌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07-23 14:28:27 -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还会被传染乙肝吗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仍可能被传染乙肝但概率低,原因有个体差异、疫苗因素、感染时间窗,早产儿及有乙肝家族史婴儿需关注抗体情况及加强免疫。 个体差异:部分婴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等个体因素,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较低或不产生抗体,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有效抵御乙肝病毒入侵。例如,有研究表明,约10%-15%的婴儿属于低应答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能产生足够保护水平的抗体。 疫苗因素:乙肝疫苗的质量、接种剂量、接种途径等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如果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接种剂量不足、接种途径错误等,都可能导致免疫失败。不过这种情况在规范的疫苗接种操作中较为少见,因为正规渠道的疫苗质量有保障,接种操作也有严格规范。 感染时间窗:如果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已经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即体内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但还未产生可检测的乙肝标志物,此时接种疫苗就无法起到预防作用。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考虑。 对于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特殊人群情况,比如早产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相对不成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可能较足月儿更弱,需要密切关注其抗体产生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来确保获得足够的保护。同时,对于有乙肝家族史的婴儿,更要重视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监测,因为这类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相对更高,一旦发现抗体滴度不足,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免疫防护。
2025-07-23 14:28:18 -
男性乙肝会不会遗传下一代
男性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其精子不含乙肝病毒,一般不遗传下一代,但存在母婴传播或性传播影响下一代风险,男性乙肝患者伴侣应检测并接种疫苗,有生育计划者可遵医嘱采取措施阻断母婴传播,规范预防可降家庭传播风险。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以及性传播等途径传播。对于男性乙肝患者,其精子中并不含有乙肝病毒,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乙肝病毒遗传给下一代。但在夫妻生活中,若女性未感染乙肝且没有保护性抗体,男性乙肝患者的精液中可能存在少量乙肝病毒,有通过性传播使女性感染乙肝的风险,进而可能影响下一代。如果女性感染乙肝后怀孕,可能会在母婴传播环节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 预防措施 对于男性乙肝患者的伴侣,应检测乙肝五项,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且无感染乙肝,需接种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降低感染乙肝的风险。 男性乙肝患者若有生育计划,可在医生评估病情后,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措施阻断母婴传播。例如,乙肝病毒DNA载量较高的孕妇,可在孕期一定时间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婴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大程度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总之,男性乙肝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存在通过母婴传播或性传播影响下一代健康的可能,通过采取规范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乙肝在家庭中的传播风险。
2025-07-23 14:28:13 -
肝功能指标正常会有乙肝吗
肝功能指标正常也可能有乙肝,乙肝病毒感染存在免疫耐受期,此时病毒大量复制但肝功能正常,乙肝感染有不同阶段,不同人群情况不同,乙肝感染者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都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加重肝脏损伤,有乙肝家族史等特殊病史人群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定期监测乙肝相关指标。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下的情况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处于免疫耐受期时,乙肝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但机体的免疫系统没有对病毒进行攻击,此时肝功能指标可完全正常。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DNA(HBVDNA)等指标呈阳性。 乙肝发病的不同阶段与肝功能的关系 乙肝感染后可处于不同阶段,在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到免疫清除期等阶段时才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乙肝后免疫耐受期可能相对较长,成人感染后免疫清除期可能更易被激活导致肝功能异常。对于有乙肝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即使肝功能指标正常也需定期监测乙肝相关指标,因为这类人群感染乙肝后更易发展为慢性感染。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即使原本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感染者,也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加速肝脏损害,所以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乙肝感染者都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加重肝脏损伤。
2025-07-23 1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