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什么是乙肝小三阳 是怎么传播
乙肝小三阳指的是在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时,呈现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的情况,这被称为乙肝小三阳。一般而言,乙肝小三阳表明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且它属于法定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一、血液传播,这是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具体如下: 1.输血或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时针刺伤可能导致传播; 2.纹身、拔牙等操作时如果消毒不严格,也可能引发乙肝小三阳。 二、母婴垂直传播,即如果母亲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且病毒有复制,那么在胎儿宫内感染或经过产道时,就可能导致胎儿被传播。 三、性生活接触传播,比如伴侣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在进行性生活时,精液或阴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从而通过交叉感染。
2025-04-01 23:05:01 -
甲肝和乙肝的区别是什么啊
甲型病毒性肝炎即甲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二者的区别包括病程不同、传播途径不同、传播范围不同等。 一、病程不同 1.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急,通常呈现急性病程,病毒往往会被自身免疫功能清除。 2.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慢性病程,严重时可能引发肝硬化等并发症。 二、传播途径不同 1.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水和食物传播。 2.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 三、传播范围不同 1.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播范围相对较广。 2.乙型病毒性肝炎正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传播范围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甲肝和乙肝在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方面也存在区别。总之,无论出现哪种肝炎,都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进行诊治。
2025-04-01 23:05:01 -
孕妇乙肝表面抗体高有问题吗
孕妇单纯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高,意味着人体内存在乙肝抗体,可抵御病毒入侵。其原因通常是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曾经感染乙肝病毒后体内产生了抗体,这并非疾病表现,不会对孕妇和胎儿健康构成威胁,无需过度担忧。 一、怀孕这一特殊时期,孕妇身体容易受周围环境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生感染。对此,孕妇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 1.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保证营养充足。 2.在精神状态良好时适当进行简单锻炼,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和抵抗能力。 二、同时,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乙肝患者。 三、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以监测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总之,孕妇出现单纯的乙肝表面抗体高不用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好相关防护、检查很重要。
2025-04-01 23:05:01 -
肝功能正常是否会有乙肝
肝功能正常的人群体内有可能存在乙肝病毒。具体来说: 一、正常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早期为携带状态,此时机体免疫系统会抑制病毒繁殖,处于免疫耐受期,肝细胞未受损害,检查显示肝功能正常。但随着病毒增多及免疫系统下降,乙肝病毒会损害肝细胞,从而导致肝功能下降。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会出现肝功能正常但携带病毒的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每3-6个月定期检查乙肝DNA、乙肝五项定量、肝功能、腹部彩超、甲胎蛋白等,同时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睡眠。 对于怀疑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建议进一步完善乙肝五项以排除感染可能。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休息,做到劳逸结合,保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还要拥有良好心态。
2025-04-01 23:05:01 -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为阳性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意味着乙肝表面产生了抗体,代表人体针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抗体。 一、自然感染后产生抗体:部分人群接触乙肝病毒可能感染并发展为乙型肝炎,但也有部分人群身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能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检查时也会显示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这种抗体有保护作用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二、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会产生表面抗体,这通常是由疫苗中的表面抗原导致的。注射表面抗原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表面抗体,由于有抗体存在,接触乙型病毒时一般不会被感染,能将病毒清除。 但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并非永久的,一部分人群可能几年后转阴,还有一部分人群可能十几年后才转阴。
2025-04-01 2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