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展开
  • 肝脓肿有哪些症状

    肝脓肿患者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其他表现,全身症状常为持续性高热等,局部症状包括肝区疼痛(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和消化道症状(与全身炎症反应致胃肠功能异常有关),严重时可致黄疸且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特点。 局部症状 肝区疼痛 肝脓肿时,脓肿刺激肝包膜,患者会感到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比如肝右叶脓肿,疼痛多放射至右肩背部;肝左叶脓肿,疼痛可定位在上腹部。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触碰右上腹等;老年患者可能因反应迟钝,疼痛表述不典型,需仔细观察其腹部体征。 消化道症状 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脓肿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例如炎症因子释放会抑制胃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和胃肠动力,进而出现上述症状。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病史者,消化道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格外关注其原有病情的变化。 其他表现 严重的肝脓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黄疸,这是由于脓肿压迫胆管或炎症波及胆管,影响胆红素的排泄,使血清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在新生儿肝脓肿时,黄疸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因为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有胆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既往有胆管结石病史,发生肝脓肿时黄疸出现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更高。

    2025-07-23 14:27:40
  • 乙肝会存活在物品上吗

    乙肝病毒一般不会存活在物品上,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预防乙肝需接种疫苗、避免共用注射器和安全性行为等。 以下是关于乙肝存活在物品上的更详细信息: 1.HBV不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HBV在体外环境中相对脆弱,容易被消毒剂、紫外线等灭活。因此,一般情况下,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物品而传播。 2.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注射器、输血、手术等途径传播。 性传播:性接触是乙肝传播的一种风险因素。 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传播给婴儿。 3.预防乙肝的方法包括: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感染。 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医疗器械,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母婴传播的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母亲在分娩前应咨询医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母婴传播。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控制病情并减少传播风险。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应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如果您对乙肝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具体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7-23 14:27:31
  • 乙肝dna检查什么项目

    乙肝DNA检查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及核心指标乙肝病毒DNA定量,可明确病毒数量及复制活跃程度,对有乙肝病史者监测病情、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重要,孕妇感染乙肝可评估母婴传播风险,老年患者助制定诊疗方案及关注药物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可发现病毒复制变化提醒改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对于有乙肝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乙肝DNA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比如,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定期检测乙肝DNA定量,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治疗后乙肝DNA定量呈下降趋势,说明治疗可能有效;若持续不降甚至升高,则可能提示病毒对当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等情况。 在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如果感染乙肝病毒,进行乙肝DNA检查尤为重要。因为可以根据乙肝DNA定量结果来评估母婴传播的风险,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如在胎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等,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对于老年乙肝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乙肝DNA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毒情况,制定更合适的诊疗方案,同时要密切关注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而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饮酒、经常熬夜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DNA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毒复制状态的变化,提醒这类人群要更加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2025-07-23 14:27:25
  • 早期肝硬化可以活20年吗

    早期肝硬化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因、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和并发症防治等,患者应积极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早期肝硬化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以存活20年以上,但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能早期诊断并接受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以下是一些影响早期肝硬化患者存活时间的因素: 1.病因:肝硬化的病因对预后有重要影响。例如,乙肝和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如果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而酒精性肝硬化则需要患者彻底戒酒。 2.治疗方法:目前,针对肝硬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肝移植等。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 3.生活方式: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病情也有很大影响。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和吸烟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并发症的防治:肝硬化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积极防治这些并发症,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5-07-23 14:27:12
  • 打过乙肝疫苗能管几年

    打过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一般可维持3至5年。 打过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一般可维持3至5年。 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主要依赖于机体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并应答乙肝表面抗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中和乙肝病毒,从而预防感染。 然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的3至5年内,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因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定期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水平(通常为10mIU/ml),则需要考虑加强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因素可能影响抗体的产生和维持,如年龄、免疫功能低下、暴露于乙肝病毒的风险等。此外,乙肝疫苗的效果也不是100%,即使抗体水平正常,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因此,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仍应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属、医护人员、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等,建议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接种。 总之,打过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能维持多久因人而异,但一般可维持3至5年。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并根据需要加强接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对乙肝疫苗的接种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7-23 14:27: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