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肝排毒吃什么效果最快
目前没有食物能“最快”促进肝排毒,保护和促进肝脏健康的方法包括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饮酒、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适度运动和管理压力等。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肝脏健康非常重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和健康脂肪,可以提供肝脏所需的营养物质。 2.控制体重:肥胖和脂肪肝是肝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3.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增加患上酒精性肝病的风险。限制饮酒量或避免饮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 4.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药物。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肝脏问题。 6.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肝脏的健康。 7.管理压力: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冥想、瑜伽、放松技巧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有肝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此外,如果对肝脏健康有特定的担忧或问题,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7-23 14:23:30 -
乙肝大三阳是怎么传染的
乙肝大三阳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途径传染,母婴传播需专业医生指导母婴阻断,血液传播要确保医疗操作正规消毒,性传播需防护或接种疫苗降低风险。 母婴传播:感染乙肝大三阳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及哺乳过程中可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例如,在分娩时,婴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等;母乳喂养时,婴儿可能通过乳汁摄入乙肝病毒。对于孕妇来说,若本身是乙肝大三阳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措施,如婴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内镜等侵入性医疗器具,均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操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的情况,就有导致血液传播的风险。对于有输血需求的患者,一定要确保血液来源正规且经过严格的乙肝病毒检测;对于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保证医疗器械严格消毒。 性传播:与乙肝大三阳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黏膜等途径传播。在性生活中,若不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感染风险会增加。性伴侣一方为乙肝大三阳患者时,另一方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
2025-07-23 14:23:29 -
打了乙肝疫苗能喝酒不
打了乙肝疫苗后不建议立即喝酒,健康成年人完成全程接种后1-2周内尽量不饮酒,肝病患者打疫苗后要严格戒酒且密切关注肝脏功能,过敏体质者打疫苗后要谨慎饮酒,为保证疫苗效果及健康应避免立即喝酒并依自身情况调整饮酒行为。 不同人群打疫苗后饮酒需注意的方面 健康成年人: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打了乙肝疫苗后短期内也应避免大量饮酒。一般建议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1-2周内尽量不饮酒,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产生抗体。因为在这期间饮酒可能干扰免疫反应的正常进程,导致抗体产生不足。 特殊人群 肝病患者: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打了乙肝疫苗后饮酒对肝脏的负担会加重。例如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已经受到病毒侵害,饮酒会进一步损害肝细胞,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也不利于肝脏健康。这类人群打疫苗后更要严格戒酒,并且需要密切关注肝脏功能变化,定期复查乙肝相关指标。 过敏体质者:部分过敏体质人群打乙肝疫苗后饮酒,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因为酒精可能作为一种过敏原或加重机体的过敏状态,需要特别谨慎,尽量避免饮酒以降低过敏相关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总之,打了乙肝疫苗后为了保证疫苗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不建议立即喝酒,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调整饮酒相关行为以保障健康。
2025-07-23 14:23:20 -
乙肝能不能治好
乙肝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等,具体疗法因人而异。目前主要控制病情,减少病毒复制,防止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需长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血液传播,保持乐观心态。 1.治疗方法: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等。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常用的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乙肝病毒的清除。 保肝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保护肝细胞。 2.痊愈的可能性: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的痊愈是指乙肝病毒的彻底清除,肝功能恢复正常,并且不再复发。 乙肝的痊愈率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病毒载量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痊愈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减少病毒复制,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且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避免饮酒、过度劳累、熬夜等。此外,乙肝患者还需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以防止病毒传播。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乙肝,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23 14:23:17 -
肝有病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
一般来说,不存在所谓肝有病最明显的唯一症状,肝脏有病可能呈现出诸如全身乏力、消化不良、面色发黄等表现,需及时予以医治。具体如下: 一、全身乏力:当肝部有疾病时,会对肝功能造成损伤,导致合成白蛋白的量减少,这样患者就会明显感觉全身无力,身体极易疲倦。 1.肝脏功能受损:肝脏出现问题后,其正常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2.白蛋白合成减少:进而使得体内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全身乏力感。 二、消化不良:肝脏属于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受到损伤,其分泌胆汁的功能会下降,对食物就难以快速消化,从而引发消化不良,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肝脏在消化中的作用:其对于食物的消化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2.胆汁分泌异常:因肝脏损伤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影响食物消化。 三、面色发黄:肝脏发生损害后,其代谢功能会受影响,分解、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减弱,就会造成患者脸色发黄,严重时还会出现黄疸现象。 1.肝脏代谢受影响:使得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 2.面色改变:表现为面色发黄甚至出现黄疸。 除了以上这些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其他表现。当出现相应症状时,患者应前往医院进行完善的肝功能检查、CT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总之,肝脏有病的症状多样,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2025-07-23 14: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