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展开
  • 宝宝几个月可以查乙肝五项

    宝宝出生后就可查乙肝五项,能早期筛查乙肝感染及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有乙肝家族史的宝宝可能需更早检查且增加监测频率,检查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宝宝舒适安全。 检查的意义及相关情况 早期筛查乙肝感染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查乙肝五项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是否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出生后通过检查能第一时间知晓宝宝的感染状况,以便后续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如果宝宝感染了乙肝病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后续的监测和必要的干预等。 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宝宝出生后会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通过定期检查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以评估乙肝疫苗接种后宝宝是否产生了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1-2个月左右复查乙肝五项较为合适,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疫苗接种产生了较好的免疫效果;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滴度较低,则可能需要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等。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对于有乙肝家族史的宝宝,可能需要更早地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并且后续监测的频率可能会相对增加,以便更早发现潜在的乙肝感染或免疫状态异常情况。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宝宝在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比如采血等操作要轻柔规范,减少宝宝的不适。

    2025-07-23 14:22:43
  • 乙肝小三阳患者可以献血吗

    乙肝小三阳患者不可以献血,因其体内存乙肝病毒具传染性,血液含病毒会致受血者感染,且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其献血威胁受血者健康,患者自身也需遵医嘱监测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维护健康。 乙肝小三阳的病毒传染性相关情况 乙肝小三阳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其传染性的强弱可通过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判断。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呈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若呈阴性,传染性相对较弱,但仍具有一定传染性。无论是哪种情况,乙肝小三阳患者都不具备献血的资格,不能将含有潜在乙肝病毒传播风险的血液提供给需要输血的患者。 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考量 从公共卫生安全层面来看,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关乎众多受血者的健康。乙肝小三阳患者献血会对受血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可能引发受血者感染乙肝病毒,进而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所以,为了保障受血者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乙肝小三阳患者严格禁止献血。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自身而言,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病情监测和治疗,关注自身肝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等,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对自身健康的不良影响。

    2025-07-23 14:22:29
  • 甲肝疫苗打多少针

    甲肝疫苗分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通常基础免疫接种1针1岁时接种,部分地区4岁加强1针,随时间免疫力可能下降;灭活疫苗一般接种2针间隔4-8周,免疫效果稳定,年龄小婴儿、有基础疾病者接种需遵医嘱,灭活疫苗对有基础疾病人群可能更适合但依个体情况定接种方案。 减毒活疫苗:通常基础免疫接种1针,在1岁时接种,部分地区可能会在4岁时加强1针。减毒活疫苗是通过对甲肝病毒进行减毒处理后制成,接种1针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随着时间推移,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部分人群需要加强接种。对于有过甲肝病毒暴露风险等特殊情况的儿童,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加强接种。 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针,两针之间间隔4-8周。灭活疫苗是将甲肝病毒灭活后制成,免疫效果相对较稳定,接种2针能较好地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能更安全有效地预防甲肝。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或成人,接种灭活疫苗时需要告知医生病史,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以及确定具体的接种针次安排。例如有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甲肝疫苗需要更谨慎评估,灭活疫苗相对减毒活疫苗可能更适合这类人群,但仍需依据个体具体情况来确定接种方案。

    2025-07-23 14:22:19
  • 肝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入、腹腔镜下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切除术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囊肿大小、症状、肝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1.观察随访: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的肝囊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超声或CT检查,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 2.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入:该方法是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吸出来,然后注入硬化剂,使囊壁发生无菌性炎症粘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腹腔镜下囊肿开窗引流术:适用于较大的肝囊肿。手术通过在腹部插入腹腔镜器械,将囊肿开窗,吸净囊液,并将囊壁与腹腔隔离。 4.囊肿切除术:对于位置特殊、囊壁较厚或存在恶变可能的肝囊肿,可能需要进行囊肿切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症状、肝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更为谨慎,尽量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总之,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

    2025-07-23 14:22:13
  • 肝上有阴影是什么病

    肝上有阴影可能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肝转移瘤等良性或恶性疾病导致,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1.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肝脏内的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囊肿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内部为液体,不会引起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 2.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是由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导致的。血管瘤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内部为血管腔,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也不需要治疗。 3.肝癌: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是由于肝细胞发生恶变导致的。肝癌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等。如果怀疑肝癌,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如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 4.肝转移瘤:肝转移瘤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常见的转移瘤来源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转移瘤的症状和治疗取决于原发病灶的位置和性质。 5.其他:肝上有阴影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肝脓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 总之,肝上有阴影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如果怀疑肝癌,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果是其他良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025-07-23 14:21: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