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肝胃气痛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肝胃气痛片有制酸止痛、健胃消食功效,制酸止痛可缓解胃酸过多致胃部疼痛等,健胃消食能促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相关不适,不同人群可在符合指征时用,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 一、肝胃气痛片的功效与作用 肝胃气痛片具有制酸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与作用。其制酸止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缓解因胃酸过多等导致的胃部疼痛等不适。例如,有相关药理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调节胃酸分泌等机制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等的刺激,从而改善疼痛症状。而健胃消食方面,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食欲不佳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适用人群方面,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均可在符合其用药指征时使用,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儿童由于其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在成人监护下,且在明确有相应适应证且无禁忌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同时要充分考虑其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与成人的差异,用药需更加谨慎,以确保安全有效。
2025-07-17 18:32:24 -
肝硬化查血看哪几项
肝硬化查血主要看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等项目。 1.肝功能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汁酸(TBA)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和合成功能。 2.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这些检查有利于评估出血风险。 3.血常规 检查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等,了解有没有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4.甲胎蛋白 肝癌标志物,有利于早期发现肝癌。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项目只是初步评估肝硬化的方法,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病情。此外,对于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血液检查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7-17 18:24:14 -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
乙肝患者的预期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与规范性、个体免疫力等,所以难以确定具体年限。 一般而言,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轻度患者,如果病情相对稳定,且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那么经过规范治疗,其对寿命的影响较小,存活时间可能在30年到40年,甚至更久。 而对于慢性乙肝中度或重度患者,以及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对寿命的影响较大。尽管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存活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一般在10年到20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乙肝患者的寿命并非绝对,如果治疗及时、规范,且患者免疫力较强,那么治疗效果可能更好,存活时间也可能更长。所以,乙肝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
2025-07-17 18:11:52 -
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
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乙肝病毒感染后很难自愈,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脏超声等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如果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饮酒、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等。如果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较高,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此外,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同时,家属也应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总之,乙肝携带45岁多数自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以避免病情进展。同时,家属也应该注意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2025-07-17 18:09:02 -
慢性乙肝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区别
慢性乙肝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本质相同,均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传播途径一致、人群易感性相同,治疗监测等关注指标及治疗措施有共性,核心是乙肝病毒持续引发慢性肝脏病变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二者的传播途径一致,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在人群易感性方面,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且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感染后在病情发展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但本质的疾病特征由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这一核心因素决定。在治疗监测等方面,都需要关注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来评估病情和指导相关处理,治疗上都可能涉及抗病毒等相关措施,但具体的药物选择等需依据专业医学评估,同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耐受性等情况进行个性化考量,不过核心的疾病本质就是乙肝病毒持续引发的慢性肝脏病变。
2025-07-17 17: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