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癌、胆道肿瘤、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门脉高压症、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李绍强,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毕业,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访问学习。
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再次手术诊治、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腺癌的外科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高难度复杂的手术,如:原位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半肝切除、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癌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展开-
肝功化验多久出结果
化验肝功能出结果时间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生化分析仪操作、抽血化验人数、医院情况、检查方法及样本数量等。 一、 生化分析仪,也被称为生化仪,是利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特定化学元素的仪器。它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消耗试剂量小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单色光束照射比色皿内的有色液体,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整流等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计算机控制相关部件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分析和保存,最后打印出结果。 二、 临床上出结果的时间受多种实际情况影响。如果抽血化验的人少,可立即化验,几分钟就能出结果;若医院里检查化验的人多,出结果时间就较长,多数医院会告知约两个小时后取结果。此外,不同地方检查方法不同,所需检查样本数量也不同,这都会导致检查出结果的时间长短各异。 总之,化验肝功能出结果的时间有一定的浮动范围,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的。
2025-06-20 14:59:30 -
肝囊肿吃什么食物好
肝囊肿患者的饮食无特殊禁忌,只需保持均衡饮食,可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定期复查即可。 1.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如鱼、虾、瘦肉、奶制品、豆类等,可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肝脏。 3.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水果等,可促进肠蠕动,减少毒素在肠道内的吸收,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4.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粥、面条、馄饨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肝囊肿患者的饮食并无特殊禁忌,但应避免饮酒和吸烟,因为饮酒和吸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此外,肝囊肿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脏超声或CT,以监测囊肿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如果囊肿较大或出现明显症状,如腹痛、腹胀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025-06-20 14:59:06 -
转氨酶高需要怎么治疗
转氨酶高的治疗因病因而异,包括病因治疗、保肝治疗、饮食调整、休息和定期复查等。 1.病因治疗:如果转氨酶高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由于酒精性肝病引起的,需要戒酒;如果是由于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需要停用可疑药物。 2.保肝治疗:可以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护肝片、联苯双酯滴丸等,以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 3.饮食调整: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饮酒。 4.休息: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5.定期复查: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了解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转氨酶高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果转氨酶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2025-06-20 14:58:57 -
乙肝通过什么传染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共用注射器、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性接触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患者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性伴侣。 此外,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也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例如,在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纹身、拔牙等操作,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共同工作、学习、吃饭、拥抱、接吻等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对于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和体液的暴露。对于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以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此外,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2025-06-20 14:58:43 -
新生儿第二针乙肝什么时候打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第二针乙肝疫苗在1月龄时接种。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新生儿需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然后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 如果新生儿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早产、低体重、出生时Apgar评分较低、母亲乙肝病毒感染等,接种时间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热、黄疸等疾病,也需要延迟接种乙肝疫苗,待疾病恢复后再补种。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非常重要,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带孩子进行接种,以确保孩子能够获得充分的保护。同时,在接种疫苗后,家长还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发热、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第二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是1月龄,但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按时带孩子进行疫苗接种,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06-20 14: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