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主动脉瘤的综合治疗、动脉疾病的基因多态性等研究。擅长血管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包括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瘤等的手术和微创治疗,致力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主动脉瘤的综合治疗、动脉疾病的基因多态性等研究。擅长血管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包括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瘤等的手术和微创治疗,致力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微创治疗。展开
  • 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

    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是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通常无明显症状,可通过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等,预防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治疗相关疾病。 1.斑块的形成:颈部动脉血管内的斑块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的。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供应。 2.症状: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手臂无力等症状。如果斑块破裂,可能会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引起中风等严重后果。 3.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超声、CT、MRI等检查来诊断颈部动脉血管内的斑块。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斑块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4.治疗: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减缓斑块进展。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方法,去除斑块,恢复血管通畅。介入治疗则是通过血管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血管狭窄。 5.预防: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的预防非常重要。医生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有助于预防颈部动脉血管内斑块的形成。 总之,颈部动脉血管内有斑块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血管疾病。如果您出现了头晕、头痛等症状,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5-10-17 10:24:29
  • 额头青筋是什么原因

    额头青筋暴起通常是正常的,如皮肤薄、情绪激动、体力劳动或运动等情况下,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等。如长期或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保持良好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注意休息、减少压力等方式缓解。 额头青筋暴起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1.皮肤薄:有些人的额头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使得血管更容易显现出来。 2.情绪激动:当人处于紧张、兴奋、愤怒等情绪激动状态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从而导致额头青筋暴起。 3.体力劳动或运动:进行剧烈的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血管会扩张,青筋也会更加明显。 4.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额头青筋暴起,如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或导致血管扩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或频繁出现额头青筋暴起的情况,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等)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缓解额头青筋暴起的情况: 1.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等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2.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4.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减少压力: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减轻压力。 总之,额头青筋暴起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如果对此感到担忧或有其他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17 10:24:00
  • 血管瘤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包括血管形成因子失衡、血管抑制因子平衡失调、致病基因突变、基质和蛋白酶表达变化、抑癌基因失活等,其危害有影响外观、影响器官功能。具体如下: 一、血管形成因子失衡:在胚胎期血管网形成阶段,多余的内皮细胞等构成血管内皮的母细胞进入邻近血管增殖,从而诱发血管瘤。 1.胚胎期血管发育过程中,内皮母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2.这些多余的内皮母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引发血管瘤。 二、血管抑制因子平衡失调:体内血管抑制因子平衡失调会导致血管异常增生,增加患血管瘤风险。 1.血管抑制因子对血管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2.平衡被打破后会促使血管过度生长。 三、致病基因突变:若染色体存在病变,抑制血管形成的基因被抑制,出现基因缺失和组织结构突变,导致血管内皮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血管瘤。 1.染色体病变会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 2.这会造成血管内皮组织的不正常变化。 四、基质和蛋白酶表达变化:细胞外基质成分或结构改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引发血管瘤。 1.细胞外基质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 2.其变化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特定影响。 五、抑癌基因失活:胎儿时期母体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后天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会使抑癌基因失活,引起血管内皮异常增殖而诱发血管瘤。 1.有害物接触可能影响基因状态。 2.抑癌基因失活会导致血管出现异常情况。 如果血管瘤位于明显部位,会影响患者美观。若不及时治疗,随其不断增大,还可能压迫相应器官,影响器官功能。患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微创手术或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 总之,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多样,其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应重视并及时进行合适的治疗。

    2025-10-17 10:23:03
  • 陈旧性深静脉血栓会脱落吗

    陈旧性深静脉血栓存在脱落风险,一旦脱落可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影响其脱落的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密切监测并采取措施预防血栓脱落以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 影响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的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更容易出现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增加的情况。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液流动相对缓慢,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血管的状态,使得血栓更易脱落。例如,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中深静脉血栓后肺栓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部分原因就与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更容易脱落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卧床、缺乏适当活动的人群,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较高。长时间不活动会导致血流淤滞,促进血栓形成,而且在活动时可能会因肌肉收缩等因素促使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另外,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液流变学,也会增加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的可能性。 病史因素:本身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且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也增加。这是因为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促凝物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肿瘤可能会压迫血管等,导致血栓更容易形成且不易稳定,从而增加了脱落的风险。还有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脱落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群,因为有过血栓形成的血管局部环境可能更有利于血栓再次脱落。 对于存在陈旧性深静脉血栓的人群,尤其是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血栓脱落,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抗凝治疗、根据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活动等,以降低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10-17 10:22:28
  • 得了血栓能治好吗

    血栓包含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等类型,早期规范治疗部分可临床治愈,不同人群治疗有差异,年轻人预后理想,老年人治疗复杂需综合评估,妊娠期女性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策略,有既往病史者需长期预防,延误治疗可致组织缺血坏死、肺栓塞等并遗留后遗症。 一、血栓类型与治疗可能性 血栓包含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等不同类型,早期发现并采取规范治疗时部分可实现临床治愈。例如急性静脉血栓,发病早期通过使用抗凝药物等干预,可促使血栓逐渐溶解、血管再通,恢复正常血运;对于符合条件的动脉血栓患者,在有效时间窗内可考虑溶栓或介入取栓等措施,有机会恢复血管通畅。二、不同人群的治疗差异及影响 1.年轻人:若既往无基础疾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血栓通常可较好控制,预后相对理想,身体恢复能力较强利于血栓溶解及血管功能修复。2.老年人:因机体恢复机能减退且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相对复杂,需综合评估整体状况制定方案,但通过规范抗凝、必要时的介入治疗等,仍可改善预后,降低血栓相关并发症风险。3.妊娠期女性:发生血栓时需谨慎选择治疗药物及方式,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需在多学科协作下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4.有既往血栓病史人群:此类人群复发风险较高,需长期遵循医生指导规范进行抗凝等预防措施,密切监测凝血指标等,预防血栓再次形成。三、延误治疗的不良后果 若血栓未能及时治疗,可能致血栓范围不断扩大,引发组织缺血坏死,如脑动脉血栓延误治疗可导致脑梗死、肢体动脉血栓延误可致肢体坏死;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即便后续治疗,也可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025-10-17 10:22: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