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主动脉瘤的综合治疗、动脉疾病的基因多态性等研究。擅长血管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包括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瘤等的手术和微创治疗,致力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主动脉瘤的综合治疗、动脉疾病的基因多态性等研究。擅长血管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包括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瘤等的手术和微创治疗,致力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微创治疗。展开
  • 静脉曲张吃什么药好呢

    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常用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抗凝药物和改善静脉功能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1.黄酮类:如地奥司明,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2.七叶皂苷类:如迈之灵,能迅速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沉重、疼痛等症状。 3.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并发症。 4.改善静脉功能药物:如爱脉朗,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静脉压,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此外,对于静脉曲张的治疗,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经常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抬高患肢,减轻静脉淤血;穿着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 2.物理治疗:可采用冷敷、按摩、超声等方法,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静脉曲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静脉剥脱术、激光闭塞术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2.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4.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静脉曲张的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2025-10-17 10:14:32
  • 大夫好,腿上有点静脉曲张怎么办呢

    腿上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硬化剂、加压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患者可按医嘱服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这些药物能促进淋巴回流,从而对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起到改善作用。迈之灵片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减轻静脉淤血症状,对于缓解下肢沉重、酸胀等不适有一定帮助;地奥司明片能增强静脉张力,改善静脉的微循环,进而缓解下肢静脉曲张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二、手术治疗:当下肢静脉曲张面积较大且症状较为严重时,可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通过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的高位部分,阻止血液反流,从而减轻曲张状况。 2.曲张静脉剥脱术:将曲张的静脉剥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3.下肢静脉曲张透光直视旋切术:利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对曲张静脉进行精准切除。 三、硬化剂治疗:把硬化剂注入下肢曲张的静脉中,可促使曲张静脉萎陷,进而实现治疗效果。常用的硬化剂为泡沫硬化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使曲张静脉闭塞。 四、加压治疗:对于轻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采用穿弹力袜、使用弹力绷带等方式进行加压治疗。这有助于增强下肢静脉的回流,减轻症状。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久坐,适度抬高下肢,这样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务必积极就医,依据医生的指导选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防延误病情。 总之,下肢静脉曲张有多种治疗方法,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注意日常护理,以促进康复。

    2025-10-17 10:13:56
  • 新生儿血管瘤怎么治

    新生儿血管瘤通常在5岁左右自然消退,大多数无需治疗,但对于较大、生长迅速、影响功能或经过观察和等待后没有明显消退迹象的血管瘤,可选择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血管瘤的具体情况而定,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家长也应注意患儿的护理。 1.观察和等待:大多数血管瘤会在5岁左右自然消退,因此对于较小、生长缓慢、不影响功能的血管瘤,可以先观察和等待,密切关注其变化。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的热作用破坏血管瘤组织,使其逐渐消退。激光治疗通常在血管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痂皮,几天后会自行脱落,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3.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一种利用液氮低温冷冻血管瘤组织的治疗方法。冷冻治疗后,血管瘤组织会出现水疱和结痂,通常在1-2周内自行脱落。 4.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生长迅速、影响功能的血管瘤,或者经过观察和等待后没有明显消退迹象的血管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在血管瘤表面形成一个小切口,然后将血管瘤组织切除。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瘤引起的并发症,如疼痛、出血、感染等。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平阳霉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血管瘤的治疗,应根据血管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护理,保持血管瘤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10-17 10:13:26
  • 静脉曲张怎么形成的

    静脉曲张的发生与静脉壁结构和功能异常、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内压力增高有关。静脉壁先天性发育不良、退行性变或受妊娠影响会异常;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血液反流使静脉扩张迂曲;长期站立或久坐、重体力劳动、妊娠会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这些因素都易引发静脉曲张。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内存在许多瓣膜,其作用是保证血液单向回流,即从远端向心脏方向回流。当静脉瓣膜出现功能不全时,瓣膜不能有效地阻止血液逆流,尤其是在下肢静脉,血液就会出现反流情况。长时间的血液反流会使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进而导致静脉扩张、迂曲,最终形成静脉曲张。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其静脉瓣膜先天发育异常的概率相对较高,更容易发生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关的静脉曲张。 静脉内压力增高 长期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时,下肢静脉血需要克服重力作用回流至心脏,这会使静脉内压力升高。比如教师、售货员等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由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内压力增加,容易引发静脉曲张。而久坐的人群,如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下肢肌肉收缩减少,静脉回流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会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增加静脉曲张发生风险。 重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腹部压力会反复增高,这会影响下肢静脉的回流,使得静脉内压力升高。例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员,其发生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就比一般人群要高。 妊娠:女性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同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会影响静脉壁的张力,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这也是孕期容易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10-17 10:13:01
  • 成人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成人血管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激素水平变化、环境因素有关,有家族史人群等需关注血管健康、调节激素、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胚胎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时期,血管系统的形成过程出现异常可能引发成人血管瘤。在胚胎早期,血管的分化、增殖和塑形等过程如果受到干扰,就可能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进而发展为血管瘤。例如,在胚胎发育的特定阶段,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失控或者凋亡异常,使得局部血管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血管瘤。 激素水平变化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成人血管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增加血管瘤发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在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能促使原本存在的微小血管病变发展为明显的血管瘤。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对成人血管瘤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如某些工业化学制剂等)、受到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干扰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血管瘤的发病几率。不过,目前关于环境因素与成人血管瘤确切关联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血管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要注意激素水平的合理调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期接触可能影响血管的不良环境因素等,以降低成人血管瘤的发生风险。如果发现身体出现疑似血管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10-17 10:12: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