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颂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胸腔镜手术,纵膈肿瘤和食管癌,胸壁畸形,肺移植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区颂雷,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同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参加工作,1999-2000年赴美进修胸外手术和肺移植,2004年获首都医科大学外科硕士学位,目前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人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开展包括肺移植在内的多项复杂手术,近些年尤其致力于胸腔镜手术的研究和开展。多年来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多部学术专著及教材的编写,曾获得过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胸腔镜手术,纵膈肿瘤和食管癌,胸壁畸形,肺移植等。展开
  • 双肺小结节影是什么意思

    双肺小结节影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双肺直径较小结节状阴影,成因复杂,与感染、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等相关,不同人群情况有别,发现后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结节性质以制定后续诊疗方案。 可能的成因 感染因素:肺部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等)、病毒感染(像病毒性肺炎相关病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肺结核时,都有可能在肺部形成结节样病灶。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为例,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在肺部引发免疫反应,形成结核结节等改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小结节影。 良性病变:一些良性疾病也可导致双肺小结节影,例如肺部的炎性假瘤,它是肺部炎症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瘤样增生,呈现为结节状;还有肺错构瘤,这是一种由正常肺组织异常组合形成的良性肿瘤样病变,也可表现为双肺小结节影;另外,肺部的纤维瘤等良性病变也可能在影像学上呈现小结节影表现。 恶性病变:肺部的恶性肿瘤早期也可能表现为双肺小结节影,比如原发性肺癌早期可能以小结节的形式存在,还有肺转移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肺部,也可形成双肺小结节影。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年龄方面:儿童出现双肺小结节影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需考虑是否有特殊感染(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较为少见的感染情况)、先天性肺部发育异常等情况。而对于老年人,双肺小结节影更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肿瘤性疾病的风险相对增加。 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的性别特异性差异导致双肺小结节影的不同,但在肿瘤相关因素上,某些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病可能与一些性别相关的激素等因素有一定潜在关联,但这并非绝对导致双肺小结节影差异的关键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双肺小结节影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等,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结节样改变。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工业废气、雾霾等,也会增加肺部受到损伤进而形成小结节影的风险。 病史方面: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比如既往有肺部慢性炎症病史、有过肺部手术史等,再次出现双肺小结节影时,需要结合既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双肺小结节影有可能是结核复发或者遗留的纤维瘢痕等情况;有过肺部良性肿瘤切除史的患者,双肺小结节影需要考虑是否有新的病变等。 当发现双肺小结节影时,需要进一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有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病史、其他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查、结节的进一步影像学特征分析等)来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后续诊疗方案。

    2025-10-17 12:48:56
  • 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涉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埃克替尼)、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埃克替尼通过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起作用,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贝伐珠单抗通过阻止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生成,适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联合化疗等;纳武利尤单抗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结合恢复免疫功能,适用于一线含铂化疗后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药物有相应适用人群及禁忌或需注意情况。 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一)埃克替尼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等。 2.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经过规范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有EGFR基因突变相关特征的患者可能更能从中获益,但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小细胞肺癌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且埃克替尼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不建议儿童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二、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一)贝伐珠单抗 1.作用机制:贝伐珠单抗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阻止VEGF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研究表明其可与化疗等联合使用,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等。 2.适用人群:适用于联合化疗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等情况。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属于禁忌人群,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需评估使用该药物的风险收益比。 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一)纳武利尤单抗 1.作用机制: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PD-L2的结合,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功能。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临床研究发现其单药或联合化疗等方案能为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例如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等。 2.适用人群:适用于经过一线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等。对于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加重自身免疫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关注其免疫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风险,根据个体情况评估用药。

    2025-10-17 12:48:22
  • 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原因和特点

    慢性结核性脓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多在结核性胸膜炎基础上发展而来,有病程长、影像学可见胸膜增厚粘连等特点,病程中症状隐匿,实验室检查有相应表现,患者有慢性消耗等临床表现,儿童和老年患者因自身特点在病情及检查等方面有不同情况。 一、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原因 慢性结核性脓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通常是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如初始的抗结核治疗方案不合理、疗程不足等情况时,胸腔内的结核病变持续存在,导致胸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使胸膜增厚、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形成慢性结核性脓胸。此外,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也有影响,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会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增加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若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更容易发展为慢性结核性脓胸。而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一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也较易出现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情况。 二、慢性结核性脓胸的特点 (一)病程特点 病程较长,一般超过3个月。在病程中,患者会反复出现发热、胸痛、咳嗽等症状,但症状相对较为隐匿,不如急性结核性脓胸那样起病急骤、症状剧烈。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病程延误。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较为复杂,病程管理相对困难。 (二)影像学特点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胸膜明显增厚、粘连,胸腔内有包裹性积液或积脓,胸膜表面有钙化灶形成。儿童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注意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辐射剂量的把控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在影像学表现上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特点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对于儿童患者,结核菌素试验的解读需要结合其年龄和临床情况综合判断。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干扰,需要综合分析。胸腔积液检查显示为渗出液,积液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四)临床表现特点 患者常有慢性消耗表现,如消瘦、乏力等。胸痛症状可为隐痛或钝痛,活动后可加重。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慢性疾病长期消耗会影响其营养状况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老年患者则可能因慢性消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进一步减退,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025-10-17 12:48:20
  • 戒烟会得肺癌吗

    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戒烟可降低患肺癌风险,短期能改善肺部纤毛功能等,长期会使患癌风险逐渐下降,老年、女性及有既往肺部疾病史人群戒烟也各有其益处,均能降低患肺癌风险或减轻相关不良影响。 一、戒烟与肺癌的关系 (一)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引发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长期吸烟的人群,肺部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持续损伤,会增加肺部细胞发生癌变的概率。例如,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的人群,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二)戒烟可降低患肺癌风险 1.短期阶段:戒烟后,身体会逐渐开始修复受损的细胞。一般在戒烟后的几个月内,肺部的纤毛功能会有所改善,纤毛能够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黏液,使呼吸道的自净能力增强,降低肺部感染等可能诱发肺癌的风险因素。 2.长期阶段: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患肺癌的风险会逐渐下降。研究显示,戒烟10年以上的人群,其患肺癌的风险会明显低于仍在吸烟的人群。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戒烟都能带来降低肺癌风险的益处。比如,年轻吸烟者戒烟后,随着时间推移,肺部癌变的潜在风险会逐步降低;女性吸烟者戒烟后,其患肺癌的风险也会随戒烟时长增加而降低。而且,有吸烟病史但已戒烟的人群,相比持续吸烟者,其肺癌相关的死亡率也会降低。 二、特殊人群戒烟与肺癌风险 (一)老年人群 老年人长期吸烟后戒烟,同样可以降低患肺癌风险。老年吸烟者往往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肺部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但戒烟仍然是有益的。在戒烟过程中,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协助解决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戒断反应等问题。同时,老年人群在戒烟后,还能改善呼吸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因肺部疾病(包括肺癌相关风险)带来的健康威胁。 (二)女性人群 女性吸烟患肺癌的风险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戒烟对降低女性患肺癌风险的作用是一致的。女性长期吸烟后,其体内的激素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而戒烟可以消除吸烟带来的致癌物质对肺部的持续损害。女性在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情况,需要家人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她们成功戒烟,从而降低患肺癌等相关疾病的风险。 (三)有既往肺部疾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基础疾病且吸烟的人群,戒烟尤为重要。这类人群吸烟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的损伤,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可以减缓肺部疾病的进展速度,降低肺癌的发生几率。在戒烟过程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能需要同时对肺部基础疾病进行监测和适当的治疗,以保障身体健康,最大程度降低肺癌风险。

    2025-10-17 12:47:34
  • 肺叶磨玻璃结节吃什么能消掉

    目前没有食物可直接消肺叶磨玻璃结节,其处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肺叶磨玻璃结节可能是炎症、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等,健康饮食对整体健康有益但不能直接消结节,儿童和老年人饮食有不同注意点,发现肺叶磨玻璃结节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 一、肺叶磨玻璃结节的性质判断 肺叶磨玻璃结节可能是炎症、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等。如果是炎症导致的磨玻璃结节,部分情况下炎症消退可能使结节有一定变化,但这不是通过吃某种特定食物实现的,而是炎症本身的转归情况。 二、饮食对肺叶磨玻璃结节的一般影响 1.健康饮食的基础作用 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整体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无论是否存在肺叶磨玻璃结节。例如,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稳定有一定作用。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也有助于肠道健康,间接对全身的营养代谢等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存在肺叶磨玻璃结节的人群,良好的整体营养状况有助于机体更好地应对可能的病变情况,但这并不能直接使结节消失。 2.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 儿童:儿童若发现肺叶磨玻璃结节,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是保障身体正常发育和维持良好免疫力的基础。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易消化性,避免给儿童食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维护儿童整体健康状态,辅助身体对可能的肺部结节相关情况进行应对,但不能依赖饮食来消除结节。 老年人:老年人存在肺叶磨玻璃结节时,饮食上要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原则。可以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鱼类(如鲫鱼、鲈鱼等,富含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同时,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过咸的食物,以防加重心肺等器官的负担。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所以饮食的质地和烹饪方式要适合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保证营养物质能够被充分吸收利用,从而维持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为肺部结节相关情况的处理提供一定的身体基础,但同样无法通过饮食直接消除结节。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发现肺叶磨玻璃结节,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变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活检等检查来明确结节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管理方案,而不是单纯依靠饮食来处理结节。

    2025-10-17 12:46: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