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
向 Ta 提问
张诗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肝胆胰病、胃肠病的诊治。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重视透邪与免疫识别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善于应用中医药在肿瘤手术放化疗中的辅助治疗,在预防肝胆、食道、胃肠、胰等消化道肿瘤术后复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视未病先防和亚健康防治,重视肿瘤的筛查、癌前病变防治和中医生物养生治疗。对失眠、内分泌失调、风湿类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疑难疾病有独到见解,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本学科临床疑难问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展开-
小儿流清鼻涕可以小儿推拿吗
小儿流清鼻涕通常可进行小儿推拿,流清鼻涕因外感风寒时,常用补脾经、推三关、揉迎香穴、推攒竹穴等手法,操作要注意环境温暖、力度适中,不同年龄小儿推拿有差异,有基础疾病及伴严重症状时需谨慎或及时就医,小儿推拿可作辅助调理手段。 一、小儿流清鼻涕时小儿推拿的适用情况及原理 当小儿因外感风寒等原因出现流清鼻涕时,可通过小儿推拿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例如,常用的补脾经、推三关等手法。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推三关可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对于因风寒袭表导致的流清鼻涕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小儿自身的正气,促进气血运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经络气血状态,从而改善流清鼻涕的症状。 二、小儿推拿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手法举例 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用食指指腹揉双侧迎香穴,每次揉1-3分钟,可起到通鼻窍的作用,对于缓解流清鼻涕有帮助。 推攒竹穴: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用两拇指螺纹面自眉头向眉梢做分推,约推30-50次,能疏风解表,改善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注意事项 操作环境:推拿时应选择温暖、舒适的环境,避免小儿着凉。因为小儿在流清鼻涕时多有外感,保暖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 操作力度:小儿皮肤娇嫩,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以小儿能耐受且皮肤不发红为宜。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等调整手法力度。比如新生儿体质较弱,手法宜轻;稍大的小儿可适当增加力度,但也需温和。 禁忌情况:如果小儿流清鼻涕是由于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先天性鼻畸形等,则小儿推拿可能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不能单纯依赖小儿推拿。同时,若小儿皮肤有破损、感染等情况,也不宜进行推拿相关部位。 三、不同年龄小儿流清鼻涕推拿的差异及特殊人群提示 不同年龄差异 新生儿及婴儿:新生儿和婴儿的穴位较浅,推拿时更要注意轻柔。流清鼻涕时推拿的手法和力度需格外谨慎,可选择一些简单、轻柔的手法,如轻揉鼻翼两侧等,主要以缓解症状、促进机体自身调节为主。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相对新生儿和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穴位耐受性稍好一些,可适当增加一些手法的强度和频率,但仍要以小儿舒适为度。例如推攒竹穴等手法可稍增加次数,但也不宜过度。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小儿,进行小儿推拿时要特别谨慎。因为推拿可能会对小儿的气血运行等产生一定影响,需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推拿不当导致病情变化。 若小儿流清鼻涕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其他严重症状,不能仅依靠小儿推拿,应及时带小儿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小儿推拿可作为辅助的调理手段,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诊断和主要治疗。
2025-10-13 11:55:51 -
孕妇气虚容易干咳怎么办
孕妇气虚干咳可通过多方面调理改善,饮食上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等补气润肺食物;生活中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保暖;适度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还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辅助,若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理 1.多吃补气润肺食物: 山药: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的功效,孕妇可将山药煮粥食用,如山药小米粥。研究表明,山药中的某些成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气虚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同时其润肺的特性有助于缓解干咳。 百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将百合与银耳一起炖煮,制成百合银耳羹。百合中的百合苷等成分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能减轻干咳症状。 银耳:银耳能滋阴润肺,孕妇适量食用银耳炖雪梨,有较好的润肺止咳效果。银耳中的胶质成分可以滋润呼吸道,缓解因气虚导致的干咳。 二、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充足休息: 孕妇气虚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中午可适当安排短时间的午休,一般30分钟左右为宜。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改善气虚状况,从而减轻干咳症状。 2.注意保暖: 孕妇气虚时,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避免受凉。因为受凉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的不适,导致干咳加重。例如,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好围巾、帽子等保暖物品,保持身体温暖。 三、适度运动 1.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 孕妇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散步。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气虚状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另外,孕妇也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孕妇瑜伽,孕妇瑜伽中的一些动作可以调节呼吸,增强肺部功能,对缓解干咳有一定帮助,但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四、中医理疗辅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穴位按摩: 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健脾补气的重要穴位。孕妇可以在专业医生或助产士的指导下,适度按摩足三里穴。按摩时用拇指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可按压2-3次。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从而改善气虚状况,对缓解干咳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肺俞穴:肺俞穴与肺部相关,按摩肺俞穴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孕妇同样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按摩,找到肺俞穴的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轻轻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以孕妇感觉舒适为宜。 如果孕妇气虚干咳的症状较为严重,经上述调理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3 11:55:09 -
女人气血淤滞的症状
女性气血淤滞会在月经、面色皮肤、身体疼痛、情绪精神状态等方面出现异常表现,如月经周期和量异常、面色晦暗皮肤有色斑、身体多部位疼痛、情绪抑郁烦躁等,且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病史等会影响这些表现。 一、月经方面的症状 女性气血淤滞时,月经可能出现异常。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可能提前或推后;月经量也会有变化,常见月经量少,经血颜色暗红,还可能伴有血块,部分女性会出现痛经,疼痛性质多为刺痛,且疼痛部位固定,在月经期间或经前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血排出受阻,进而影响月经的正常状态。从年龄角度看,育龄期女性更易因生活压力、情绪等因素出现气血淤滞导致月经异常;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加重气血淤滞对月经的影响;有妇科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盆腔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气血淤滞相关的月经症状加重。 二、面色与皮肤表现 气血淤滞会反映在面色和皮肤上。面色多表现为晦暗无光,呈现出一种暗沉的状态,没有正常的红润光泽。皮肤方面可能会出现色斑,尤其是黄褐斑,颜色较深且分布不均匀。这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面部肌肤所致。不同年龄的女性,面色和皮肤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多出现皮肤状态不佳,如痘痘反复等情况,而中老年女性则更易出现色斑等问题;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暴晒、不注意皮肤清洁等,会加重气血淤滞对面色和皮肤的不良影响;有皮肤疾病史的女性,气血淤滞可能使皮肤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身体疼痛表现 气血淤滞还会引起身体多处疼痛。常见的有头痛,疼痛部位多为头部两侧,呈胀痛或刺痛感;胸部也可能出现不适,如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此外,四肢关节也可能出现疼痛,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活动时疼痛加重。这是因为气血不能正常濡养身体各个部位,导致经络不通,从而引发疼痛。从年龄来看,中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气血不足更容易出现气血淤滞相关的身体疼痛;生活方式中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等,会增加身体疼痛的发生风险;有颈椎、腰椎病史的女性,气血淤滞可能会使疼痛症状加剧。 四、情绪与精神状态表现 在情绪和精神状态方面,气血淤滞的女性往往容易出现情绪抑郁、烦躁不安等情况。总是感觉心情压抑,难以畅快,容易发脾气。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影响了脑部的气血供应,进而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异常。不同年龄的女性,情绪和精神状态的表现可能因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因素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压力过大、缺乏社交活动等,会加重气血淤滞对情绪和精神状态的不良影响;有心理疾病史的女性,气血淤滞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理方面的问题。
2025-10-13 11:54:03 -
春天补肾最好方法
春季可通过饮食调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情志调节来补肾调养。饮食上多吃黑芝麻、黑豆等补肾食物并合理食用;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注意运动频率与方式;保证充足睡眠,11点前入睡,不同人群因作息不规律或衰退等受影响需调整;调节情绪保持舒畅,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 具体吃法:黑芝麻可做成黑芝麻糊食用,简单方便且易于吸收;黑豆可以煮粥,如黑豆糯米粥,将黑豆与糯米一起熬煮成粥,既美味又能起到补肾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比如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用时要注意适量,可将食物做得更软烂一些;年轻人若有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肾虚倾向,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适度运动 运动项目:春季适合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来补肾,比如散步,这是一种低强度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脏的气血运行有好处;太极拳也是很好的选择,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对肾脏的调养有积极作用。 运动频率与方式:散步可以每天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练习太极拳可以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强度要有所区别,老年人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调整运动强度;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运动前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规律作息 睡眠要求:春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肾脏的修复和调养至关重要。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修复的重要时间段,熬夜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作息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年轻人,若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容易出现肾虚的表现,如腰膝酸软等,通过调整作息可以改善;老年人本身肾脏功能有所衰退,规律作息能帮助肾脏更好地维持正常功能;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要积极寻找原因进行调整,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心态等方式来保证规律作息,从而对肾脏起到调养作用。 情志调节 情绪对肾脏的影响: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肾脏功能,春季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肾脏的气血运行。 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冥想每天进行15-20分钟,能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等,每次30分钟左右,不同性格和情绪状态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比如性格急躁的人可以多尝试冥想这种能让内心平静的方式来调节情志,从而对肾脏起到良好的调养作用。
2025-10-13 11:53:22 -
肝火旺和失眠有没有关系
肝火旺与失眠相互关联,肝火旺可通过中医理论中影响气机调畅等机制引发不同人群失眠,而失眠会使身心状态恶化,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加重肝火旺,形成恶性循环,特殊人群如孕妇也受其特殊影响。 一、肝火旺可能引发失眠的机制 1.中医理论角度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若肝火旺,会影响人体的气机调畅。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维持人体情志的舒畅。当肝火旺时,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情志调节会受到干扰。例如,《黄帝内经》中有相关论述提及肝脏与情志及睡眠的关系,肝火旺会导致心神被扰。从现代研究的角度推测,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有关,肝火旺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等。比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肝火旺可能通过影响这些神经递质的代谢等过程,进而干扰睡眠。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人:对于成年男性,若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容易出现肝火旺的情况,进而引发失眠。例如,一些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成年人,由于长期用脑过度,肝郁化火,导致失眠。对于成年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若出现肝火旺,也较易出现失眠。比如,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激素失衡,容易出现肝火旺,从而导致失眠症状。 儿童:儿童相对来说情志调节能力较弱,但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如学习压力较大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导致肝火旺,进而影响睡眠。不过儿童肝火旺引发失眠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可能与生活中的情绪积累等因素有关,比如儿童与同伴发生矛盾后长期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可能引发肝火旺而导致失眠。 二、失眠反过来对肝火旺的影响 1.形成恶性循环 失眠会使人体的身心状态进一步恶化。长期失眠的人,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睡眠不足时,肝脏的血流灌注可能会发生改变,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中医角度看,失眠会导致人体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从而加重肝火旺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不同人群,这种恶性循环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老年人,本身肝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衰退,长期失眠会更明显地影响肝脏功能,加重肝火旺。而年轻人如果长期失眠,也会逐渐出现肝火旺的表现,如急躁易怒等。 特殊人群的特殊影响: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失眠会影响孕妇的身体状态,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孕妇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肝火旺,而肝火旺又会进一步影响孕妇的情绪和睡眠,对胎儿的发育也可能产生间接影响。因为孕妇的身体状态会通过气血等途径传递给胎儿,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孕妇失眠与肝火旺的关系。
2025-10-13 11: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