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诗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肝胆胰病、胃肠病的诊治。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重视透邪与免疫识别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善于应用中医药在肿瘤手术放化疗中的辅助治疗,在预防肝胆、食道、胃肠、胰等消化道肿瘤术后复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视未病先防和亚健康防治,重视肿瘤的筛查、癌前病变防治和中医生物养生治疗。对失眠、内分泌失调、风湿类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疑难疾病有独到见解,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本学科临床疑难问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展开
  • 流清鼻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流清鼻涕是风寒还是风热,主要与感受的外邪性质有关,具体表现为:风寒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风热多发热口渴咽痛,舌苔薄黄;此外,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也可能导致流清涕。 1.风寒 多因外感风寒之邪引起,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恶寒(怕冷)、发热(体温不高或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等。 2.风热 多因外感风热之邪引起,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发热、口渴、咽痛、咳嗽、咯痰色黄、舌苔薄黄等。 3.其他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流清鼻涕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因接触过敏原而出现流清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鼻息肉患者可因鼻腔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而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出现流清鼻涕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025-08-07 14:50:24
  • 手脚一直出冷汗怎么回事

    手脚爱出冷汗可能涉及生理因素,也可能与病理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相关。 一、生理因素:当患者因为某件事或某个人而过度紧张、焦虑时,就可能引发手脚出虚汗的状况,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功能过度活跃,自身合成与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所导致。其常见表现有怕热、多汗、心慌、手抖、脖子变粗、突眼,还可能有冒冷汗等现象。 三、糖尿病:一般由遗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引起,常呈现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软弱、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就可能出现手脚出汗的情况。 此外,还有如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其他原因。当患者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以避免因治疗不规范而导致严重后果。 总结概括提示:手脚爱出冷汗的原因多样,包括生理和病理因素,对于可能出现的相关病症及异常表现需加以关注,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2025-08-07 14:48:15
  • 产后发汗的最佳时间

    产后发汗的最佳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2周到1个月之间,此时产妇身体已恢复,子宫收缩正常。发汗可帮助排出湿气和毒素,促进身体恢复,但要注意环境和时间,避免着凉和不适。身体虚弱或有特殊情况的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或避免发汗。 在这期间,产妇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并且子宫也已经收缩到正常大小。此时进行发汗,可以帮助产妇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促进身体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产妇在进行发汗时,应该选择适宜的环境和温度,避免着凉和感冒。同时,发汗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此外,对于一些身体虚弱或有特殊情况的产妇,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者在产后出现了感染等问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发汗,或者避免进行发汗。 总之,产妇在进行产后发汗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恢复。

    2025-08-07 14:45:15
  • 快胃片的功效与作用

    快胃片是一种中西药结合的胃药,主要成分有海螵蛸、白矾等,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孕妇禁用,口服,一次6片,十一到十五岁一次4片,一日3次,饭前1-2小时左右服用。 快胃片是一种中西药结合的胃药,主要成分有海螵蛸、白矾(煅)、延胡索(醋制)、白及、甘草。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委婉疼痛、呕吐反酸、纳食减少;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禁忌:孕妇禁用。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6片,十一到十五岁一次4片,一日3次,饭前1-2小时左右服用。 识别技巧:药品的包装上会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713。

    2025-08-07 14:41:42
  • 总是担心睡不着而失眠是什么失眠

    总是担心睡不着而失眠属于条件性失眠,其主要因对睡眠过度担忧恐惧致恶性循环,心理因素起关键作用,不同年龄层、性别有不同情况,生活方式、病史等也有影响,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也易受其扰,需通过建立规律作息等非药物方式改善。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心理因素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对睡眠过度关注的情况,进而发展为条件性失眠。这类人群往往会将注意力过度聚焦在自身的睡眠状况上,大脑处于持续的警觉状态,难以放松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在不同年龄层方面,青少年可能因学业压力等因素产生对睡眠的担忧从而引发条件性失眠;成年人可能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源导致;老年人则可能因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担忧等原因出现类似情况。性别上并没有绝对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的人面对压力源的方式不同,可能会影响条件性失眠的发生及表现。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更容易出现对睡眠的担忧进而导致条件性失眠。病史方面,如果个体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可能会因对疾病影响睡眠的担忧而引发条件性失眠。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由于身体变化和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等,更容易出现对睡眠的过度关注从而引发条件性失眠,这时候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非药物方式来改善睡眠状况,避免因过度担忧睡眠而加重失眠问题。对于儿童,若因学习压力等出现对睡眠的担忧,家长要引导其正确看待睡眠,通过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来预防条件性失眠的发生。

    2025-08-05 14:45: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