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
向 Ta 提问
张诗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肝胆胰病、胃肠病的诊治。擅长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息肉、肝胆结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尤其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转和序贯治疗,重视透邪与免疫识别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
善于应用中医药在肿瘤手术放化疗中的辅助治疗,在预防肝胆、食道、胃肠、胰等消化道肿瘤术后复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视未病先防和亚健康防治,重视肿瘤的筛查、癌前病变防治和中医生物养生治疗。对失眠、内分泌失调、风湿类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疑难疾病有独到见解,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本学科临床疑难问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展开-
经期可以吃当归吗
经期能否吃当归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月经正常者可适量食用,反之则应避免,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经期一般可以吃当归,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对于月经正常的女性,经期适量食用当归可能有一定益处,如缓解痛经、调节月经量等。但对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其他月经不调的女性,食用当归可能会加重症状,应避免食用。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谨慎食用当归。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也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同时食用当归。 总之,在决定是否在经期食用当归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同时,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月经的正常。
2025-06-09 17:09:05 -
怎样去胃火
要去胃火,可采取以下方法: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去胃火需长期坚持。 要去胃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调整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消化和代谢。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5.药物治疗:如果胃火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在去胃火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去胃火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025-06-09 17:08:06 -
罗汉果煮水的正确方法
罗汉果煮水的正确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罗汉果:选择外观完整、无明显破损或变质的罗汉果。 2.清洗罗汉果:将罗汉果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3.切开罗汉果:将罗汉果纵向切开,分成若干小块。 4.煮水:将切好的罗汉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是罗汉果的10倍左右。 5.煮沸:用大火将水煮开,然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让罗汉果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6.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量加入冰糖或蜂蜜调味。 7.过滤:将煮好的罗汉果水过滤掉残渣,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罗汉果煮水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药效。同时,罗汉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孕妇和儿童饮用罗汉果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6-09 17:07:16 -
女孩子总是手脚冰凉
女孩子手脚冰凉可能是体寒、气血不足、心血管功能弱、激素变化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可通过保暖、多吃温热食物、适度运动、按摩手脚等方法缓解,若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产妇、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手脚冰凉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1.体寒 2.气血不足 3.心血管功能弱 4.激素变化 5.其他疾病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保暖 2.多吃温热的食物 3.适度运动 4.按摩手脚 5.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手脚冰凉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孕妇、产妇、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6-09 17:06:31 -
肺胃火盛的症状
肺胃火盛的常见症状包括口干舌燥、口臭、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烦热、舌红苔黄等。 1.口干舌燥:患者会感觉口腔干燥,口渴欲饮。 2.口臭:口中有异味,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3.咽喉肿痛:喉咙疼痛、干燥,甚至可能出现红肿。 4.咳嗽:咳嗽频繁,痰黄稠。 5.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6.烦热:身体发热,尤其是午后或夜间更为明显。 7.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怀疑自己有肺胃火盛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熬夜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2025-06-09 17: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