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志新主任医师(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的诊治。展开
  •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不发烧能吃吗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不发烧时不建议服用,该药有一定副作用和禁忌症,可能带来风险,如需服用应咨询医生。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不发烧时不建议服用。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是一种中西药合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羚羊角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等症状。虽然该药是中药制剂,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如果孩子没有发热等感冒症状,服用该药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02 14:50:11
  • 婴儿睡觉笑是怎么回事

    小婴儿睡觉笑,是在做什么美梦呢,还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儿科专家表示,新生婴儿睡觉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妈无需过分担心。 专家解释,小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睡眠时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还不能完全集中,因此睡眠时间内,大脑皮质上的个别区域会出现兴奋灶,有时还会出现无意识的笑或皱眉等表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婴儿睡觉笑。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婴儿的成长逐渐消失,家长们不用过于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在清醒状态下也经常出现无意识的笑,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哭闹不止、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总之,婴儿睡觉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2025-07-02 14:45:58
  • 儿童清嗓子是什么原因

    儿童清嗓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环境因素、慢性咽炎和抽动症等。首先,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空气过于干燥,加上日常饮水不足,可能导致嗓子干痒,从而引发清嗓子的行为。其次,慢性咽炎也可能导致儿童清嗓子,因为炎症反应会刺激咽喉部位,导致干痒和疼痛。此外,抽动症也可能使儿童表现出清嗓子的症状,这是一种抽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可能会出现不由自主的、反复发作的多部位运动抽动。 除了上述原因,儿童清嗓子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清嗓子症状持续不减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早就医,以便确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针对性治疗,可以帮助儿童缓解清嗓子的症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鼓励儿童多喝水等预防措施,以减少清嗓子的发生。

    2025-07-02 14:44:50
  • 扑热息痛小孩能吃吗

    小孩能吃扑热息痛,但需谨慎,应按医嘱,并观察反应。 小孩能吃扑热息痛吗? 可以,但需谨慎使用。 相关信息: 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和止痛药物,小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因此,在给小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之前,家长应该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小孩的体重、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因此家长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小孩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同时,家长还应该注意观察小孩的症状是否缓解,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小孩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2025-07-02 14:43:17
  • 宝宝流清鼻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宝宝流清鼻涕,通常是风寒感冒的表现。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导致的,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主要症状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对于风寒感冒的宝宝,在治疗上,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等药物。同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多喝温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宝宝流清鼻涕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因此,如果宝宝出现流清鼻涕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在给宝宝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滥用药物。

    2025-07-02 14:41: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