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的诊治。展开
  • 孩子食道异物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食道有异物时,吞咽时会有疼痛、吞咽困难症状,还会有流涎、咳嗽、发热等局部刺激及全身反应相关症状,尖锐异物可致呕血、疼痛加剧,较大异物可致呼吸困难等,不同年龄孩子表现有差异,家长需注意儿童饮食安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吞咽时的症状 1.疼痛 对于儿童来说,当食道有异物时,首先可能会出现吞咽疼痛的表现。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尤其是在吞咽的时候,因为异物刺激食道黏膜,引起疼痛。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用语言表达吞咽时有疼痛感,比如诉说“咽东西疼”。这是因为异物在通过食道过程中,与食道壁发生摩擦或卡顿,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2.吞咽困难 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轻度的可能只是进食时感觉不太顺畅,比如吃固体食物时比平时慢,有停顿感;重度的可能会出现口水外流,因为无法正常吞咽口水,或者完全不能进食,连水都难以咽下。这是由于异物占据了食道的部分或全部空间,阻碍了食物和液体的正常通过。 二、局部刺激及全身反应相关症状 1.流涎 由于异物刺激口腔和咽部,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同时孩子又因为吞咽困难无法将唾液咽下,所以会出现流涎的情况。尤其是婴幼儿,流涎症状可能比较明显,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嘴边总是有较多的唾液。 2.咳嗽 当异物刺激喉部或气管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试图将异物排出。例如,异物位置较高,刺激喉部,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咳嗽可能较为频繁,而且一般的止咳药物难以缓解。 3.发热 如果异物在食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体温可能在38℃左右,属于低热范畴,但也有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这是因为异物作为异物刺激,引发食道局部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 三、不同异物的特殊表现 1.尖锐异物 如果是尖锐的异物,如小骨头等,可能会导致食道黏膜损伤更加严重。孩子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会出现呕血的情况,因为尖锐异物可能划破食道黏膜血管,引起出血。同时,疼痛会更加剧烈,孩子会更加烦躁不安。 2.较大异物 对于较大的异物,比如较大的果核等,可能会严重阻塞食道,导致孩子呼吸困难等更严重的情况。因为食道被完全阻塞后,会影响呼吸时的气流通过,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表现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婴幼儿由于不会准确表达,主要通过哭闹、流涎、拒食等表现来提示可能存在食道异物;而年长儿虽然能表达,但也可能因为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安全,避免孩子吞食小的物品,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食道X线检查、胃镜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有食道异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6 13:36:44
  • 发烧吃药隔多长时间才能喂奶

    哺乳期退烧药代谢及喂奶间隔需综合考虑,对乙酰氨基酚一般4-6小时后可喂奶,布洛芬需6-8小时,婴儿月龄、母亲自身健康状况会影响间隔,发烧优先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再用药并依代谢特点定间隔保婴儿健康。 一、不同药物的代谢特点及喂奶间隔 (一)哺乳期常用退烧药的一般代谢情况 1.对乙酰氨基酚:这是哺乳期相对较安全的退烧药,其在母体中的代谢相对较快,一般来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经过约4-6小时,药物在母体中的浓度会降低到相对较低且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水平,此时可以考虑喂奶。不过,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母亲的个体差异,如肝肾功能等因素略有不同。因为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若母亲肝肾功能正常,代谢相对稳定,通常4-6小时后能较好地排出大部分药物。 2.布洛芬:布洛芬在哺乳期的代谢时间相对稍长一些,一般建议服用布洛芬后间隔6-8小时再喂奶。布洛芬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母亲的肾功能状态会影响其代谢速度,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母亲,大约6-8小时后体内的布洛芬浓度能降到较为安全的范围,从而减少对婴儿的潜在影响。 二、需考虑的特殊人群情况 (一)婴儿月龄因素 1.新生儿: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如果母亲服用退烧药后喂奶间隔时间不足,药物可能会在新生儿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对于新生儿的母亲,在服用退烧药后,更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代谢特点来确定喂奶间隔,尽量选择代谢较快且对婴儿影响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并确保间隔时间足够。 2.3个月-1岁婴儿:此阶段婴儿的肝肾功能仍在逐渐发育中,在母亲服用退烧药后,喂奶间隔需要在上述基础上适当谨慎延长。例如,若母亲服用布洛芬,可能需要间隔8-10小时再喂奶,以最大程度保障婴儿的安全,避免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其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二)母亲自身健康状况 1.肝肾功能异常母亲:如果母亲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比如母亲有肝功能不全,那么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会减慢,此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喂奶间隔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至6-8小时;若母亲有肾功能不全,布洛芬的代谢会受到影响,喂奶间隔可能需要延长到8-10小时甚至更久,要根据具体的肝肾功能指标来调整喂奶间隔时间,确保婴儿不会因药物蓄积而受到伤害。 三、优先非药物干预的情况及相关建议 在哺乳期发烧时,首先应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来降温,如物理降温方法。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母亲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降低体温。这种方法对婴儿没有直接影响,适合所有哺乳期母亲。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再考虑用药,并且在用药后严格按照药物的代谢特点来确定喂奶间隔,充分考虑婴儿的安全,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避免过度依赖药物,优先保障婴儿的健康。

    2025-10-16 13:35:55
  • 孩子睡觉咳嗽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觉咳嗽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环境因素(空气干燥、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相关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下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因素、其他因素(先天性因素、温度变化影响),家长需观察孩子整体状况,不严重可先调整环境,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环境因素导致孩子睡觉咳嗽 1.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孩子呼吸道黏膜会因缺水而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引发咳嗽。例如,在秋冬季节,若室内没有使用加湿器等设备,空气湿度较低,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当低于这个范围时就可能对孩子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 2.过敏原刺激: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卧室中的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可能在孩子睡觉时接触到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咳嗽。比如尘螨,它微小且无处不在,常藏匿在床单、被褥、枕头等地方,夜间孩子与之接触后就可能出现咳嗽症状。可以通过定期清洁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等方式减少过敏原接触。 二、呼吸道感染相关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孩子之前患过上呼吸道感染,虽然急性症状可能有所缓解,但呼吸道黏膜仍处于修复阶段,在睡眠时,呼吸道分泌物可能会刺激黏膜引起咳嗽。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病程一般在1-2周左右,恢复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咳嗽。 2.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孩子在睡觉时,由于体位改变,痰液可能会刺激气管、支气管引发咳嗽。例如肺炎,除了咳嗽外,还可能伴有发热、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异常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三、胃食管反流因素 婴幼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在睡眠时,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尤其是在孩子进食过多或平卧后立即睡眠时更容易发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四、其他因素 1.先天性因素:某些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如气管食管瘘等,也可能导致孩子睡觉咳嗽。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需要引起重视,一般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可以辅助诊断。 2.温度变化影响:孩子睡觉时若被子过薄导致着凉,或者室温骤变,都可能引起呼吸道应激反应出现咳嗽。比如夜间气温下降,孩子没有及时增添衣物保暖,就可能因为寒冷刺激呼吸道而咳嗽。 当孩子出现睡觉咳嗽情况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的整体状况,如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精神状态如何等。如果咳嗽不严重且不影响孩子睡眠,可先尝试调整室内环境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喘息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因为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谨慎对待。

    2025-10-16 13:34:16
  • 小孩子发烧出汗好吗

    小孩子发烧出汗有积极意义,可散热降温、促进身体恢复,但需注意防止脱水和避免再次着凉,家长要根据孩子多方面因素做好护理工作。 一、发烧出汗的积极意义 1.散热降温方面 当小孩子发烧时出汗,是身体通过蒸发散热的一种方式。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帮助降低体温。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通过皮肤出汗散热是人体重要的体温调节机制之一。当孩子处于发热状态时,机体启动出汗机制,汗腺分泌汗液,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使热量散发出去,有助于将体温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等,这种通过出汗散热的方式都是体温调节的重要环节。以婴幼儿为例,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但出汗散热仍然是其降低体温的有效途径之一。 2.促进身体恢复方面 出汗过程中,身体的代谢会发生一定变化,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出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更加顺畅。在孩子发烧出汗后,身体的状态往往会有所改善,精神状态可能会相对好转,这是因为身体在散热的同时,内部的生理功能也在逐步调整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孩子,比如平时活动量较大的孩子,发烧出汗后身体能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活动状态;而对于平时活动量较小的孩子,出汗也有助于打破身体的不适状态,促进恢复。 二、发烧出汗需注意的情况 1.防止脱水方面 小孩子在发烧出汗时,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因为出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其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不同。婴幼儿由于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但调节功能较弱,所以在发烧出汗时更易脱水。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让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如口服补液盐等。如果孩子出现口渴、尿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例如,临床研究表明,孩子发烧出汗时,每小时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可能导致脱水,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2.避免再次着凉方面 小孩子发烧出汗后,皮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再次着凉,导致病情反复。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出汗后保暖的需求类似,但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女婴在发烧出汗后,要注意及时更换湿透的衣物,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身体,然后穿上干爽、保暖的衣物。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的适宜,避免孩子直接吹冷风等。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孩子,如经常户外活动的孩子,在发烧出汗后更要注意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因为其平时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较多,出汗后着凉的风险相对更高。 总之,小孩子发烧出汗有帮助散热降温、促进身体恢复的积极意义,但也需要注意防止脱水和避免再次着凉等问题,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2025-10-16 13:32:25
  • 宝宝发烧一直说肚子疼

    宝宝发烧且一直说肚子疼可能是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等原因所致,需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等,不同病因有相应初步处理原则,如胃肠型感冒对症支持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根据情况处理、阑尾炎多需外科干预,家长要配合医生并做好宝宝护理工作。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胃肠型感冒 1.年龄因素:宝宝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患胃肠型感冒。在秋冬季节等病毒活跃时期更易发病。 2.症状表现:除了发烧外,病毒感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肚子疼。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血常规检查可能会有淋巴细胞升高的情况。 (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1.年龄因素: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2.病因及症状: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或病毒等侵入回肠、结肠区的淋巴结引起。宝宝会发烧且说肚子疼,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可呈间歇性发作。超声检查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三)阑尾炎 1.年龄特点:宝宝阑尾炎相对少见但也需警惕,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婴幼儿阑尾炎症状不典型。 2.症状表现:早期可能有发烧、肚脐周围疼痛,随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且固定压痛、反跳痛等,需结合超声、血常规等检查判断。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检查 1.就诊项目: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等,还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2.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幼儿,家长要配合医生准确描述宝宝的症状表现及发烧、肚子疼的情况,因为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家长的观察很重要。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初步处理原则 1.胃肠型感冒 若为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注意让宝宝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如果发烧体温较高(如超过38.5℃),可根据宝宝年龄选择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如额头贴退热贴等,但需避免酒精擦浴等不适合儿童的方法。 年龄较小的宝宝胃肠功能弱,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如给予米汤、稀粥等,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医嘱。同时注意观察宝宝腹痛及发烧情况,让宝宝适当休息,腹痛时可轻轻按摩腹部缓解不适。 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理上要根据其能配合的程度进行,比如较大的宝宝可以讲解休息的重要性,让其配合休息。 3.阑尾炎 一旦考虑阑尾炎,多需外科干预,如手术治疗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安排相关检查和治疗,对于宝宝要安抚其情绪,减少宝宝的紧张焦虑。 总之,宝宝发烧一直说肚子疼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根据宝宝年龄等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2025-10-16 13:31: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