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褚明副主任医师(10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褚明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房颤、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冠心病、早博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房颤、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冠心病、早博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室性早搏次数正常范围

    室性早搏次数的正常范围因人而异,健康人群尽量少于10000次/24小时,心脏病人群需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评估室性早搏还需综合考虑早搏形态、频率、联律间期等因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诊断和治疗。 室性早搏次数的正常范围通常是0-10000次/24小时。但对于不同人群,这个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室性早搏的次数应该尽量少。如果室性早搏次数过多,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导致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室性早搏的次数可能会更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室性早搏的次数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控制,以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室性早搏的次数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早搏的形态、频率、是否有联律间期等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对于室性早搏次数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4-21 16:34:26
  • 高血压吃药为什么降不下来

    高血压吃药降不下来可能与未改善生活方式、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不正确、存在其他影响血压的因素、合并其他疾病及药物副作用有关。 1.未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应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熬夜、劳累,适当运动等。 2.药物选择不合理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所需药物不同。如果药物选择不合理,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压。 3.药物使用方法不正确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按医嘱服药,如漏服、自行增减药量等,会影响药效。 4.存在其他影响血压的因素 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睡眠不足、肥胖、高盐饮食等,会导致血压升高。 5.合并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脂、肾脏疾病等,会影响降压效果。 6.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水肿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如果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仍未达标,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去除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

    2025-04-21 16:33:19
  • 请问房颤会导致死亡吗

    房颤本身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并发症可能会带来致命后果。 一、房颤即心房纤颤,是常见心律失常,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寿命或导致死亡。 1.这种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本身不会对人的生存期限产生明显影响,也较少直接引发死亡情况。 二、心房颤动的合并症有些很危险。 1.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如果房颤引起明显心衰,心室率过高、心悸、缺氧以及心肌缺血等,会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2.可能形成血栓,血栓会在血管中长时间搏动形成大血块,若从血管中脱离,可能导致周围血管如脑部、肠道等部位发生栓塞。房颤血栓脱落栓塞主要发生在脑部,根据栓塞部位和大小不同会有不同后果,可能导致脑梗死,严重血栓会危及生命。而且房颤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可能会引发内脏和脑出血等不良反应,药物导致的脑出血死亡率相对较高。 总之,房颤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过于激动,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情,并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4-21 16:31:56
  • 感觉心脏有点隐隐作痛怎么办

    心脏隐隐作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观察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避免自行服药。 1.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 2.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尽量保持平静。 3.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和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4.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 5.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隐隐作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高度重视。此外,长期过度劳累、压力过大、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心脏不适。 总之,心脏隐隐作痛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4-21 16:31:13
  • 老人心跳多少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次数为60~100次/分钟,但这个范围并不是绝对的,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运动状态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跳次数可能会比年轻人稍慢一些,但具体的正常范围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判断。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可能会逐渐下降,心肌的收缩力也会减弱,因此心跳次数可能会偏慢。然而,如果心跳过慢或过快,都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老年人的心跳次数持续过快或过慢,或者出现心跳不规律、心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护心脏功能也非常重要。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体检,以及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为准。如果您对家中老人的心跳情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4-21 16:30: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