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酸激酶低是什么原因
肌酸激酶低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疾病、药物和其他因素。若出现肌酸激酶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保暖、适当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 1.营养不良:长期的饮食不均衡,导致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足,会影响肌酸激酶的合成,从而出现肌酸激酶低的情况。 2.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低,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3.药物:一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影响肌酸激酶的代谢,导致肌酸激酶低。 4.其他:剧烈运动、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低。 需要注意的是,肌酸激酶低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肌酸激酶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等。
2025-08-04 10:18:09 -
肌酸激酶同工酶偏低
肌酸激酶同工酶比正常范围低没有临床意义,处于正常状态无需担心。以下是关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详细内容: 一、定义及类型: 肌酸激酶同工酶又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一种酶类成分,有肌肉型、脑型、杂化型和线粒体型这四种同功酶形式。 二、升高的情况: 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常见于多种病症,比如急性心肌梗死(CK-MB>0.03,可达0.12~0.38)、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醇中毒、手术后恢复期肌肉痉挛、心脏复苏后、休克、破伤风、骨骼肌损伤等。其中同工酶分析在一些情况下只发现有CK-MM型,无CK-MB型、也检不出CK-BB型。在药物注射(如氯丙嗪、苯巴比妥、青霉素、利血平、苯妥英钠、肾上腺素、多粘菌素B)导致肌肉损伤时可检出CK-MM型。 总结: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情况能反映一定的身体状态,对其变化需予以关注和正确解读。
2025-08-04 10:10:42 -
脉压增宽是怎么回事
脉压增宽的情况若由病理性因素导致则需治疗,其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脉压增宽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增大。一些老年人因大动脉血管壁弹性减弱,动脉大血管对血流的缓冲能力下降,收缩压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升高幅度,从而出现脉压增宽现象。若此情况无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二、病理性因素:某些疾病会引起脉压增宽,像是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严重贫血等。如果是动脉硬度增加引发脉压增宽症状,应对减缓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较常用的有非洛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片等药物。 总之,要区分导致脉压增宽的原因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病理性的情况,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4 10:04:19 -
高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高血压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根据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来界定,可包括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 1.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血压 收缩压为12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 正常高值血压虽然还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已提示个体存在血压升高的风险,应引起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建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血压测量,避免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刺激性饮料后立即测量。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血压检测,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025-08-04 10:00:38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风险大吗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通常风险不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如果患者存在动脉导管未闭情况,且经药物治疗后病情未改善,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或内口封闭术等,其中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其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所以尽管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都处于可控范围,风险并不大。手术前,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身体检查,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身体是否能耐受手术以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等。手术后要听从医嘱做好生活方面护理工作。 一、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风险: 1.一般来说风险不是很大,在可控范围内。 2.积极配合治疗是关键。 二、手术治疗的情况: 1.患者存在动脉导管未闭且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考虑。 2.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 三、常用的微创手术: 1.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常用的微创手术。 2.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四、术前准备: 1.患者要积极配合做好身体检查。 2.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五、术后护理: 1.要听从医嘱做好生活护理。 总之,对于动脉导管未闭手术,要正确认识其风险,在符合手术条件时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配合和准备,术后做好护理,以促进康复。
2025-07-31 15: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