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明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房颤、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冠心病、早博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房颤、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冠心病、早博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吃什么降血脂

    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豆制品、坚果类食物可辅助降血脂,同时不同人群食用时需注意相关事项,如儿童、老年人、特殊人群、有过敏史或痛风病史人群等各有不同要求。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内与胆酸结合,增加胆酸排出,从而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降低血脂。例如燕麦,每100克燕麦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每日食用50-100克煮成燕麦粥;还有芹菜,其膳食纤维丰富,可凉拌或清炒后食用,每天可摄入100-200克。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适当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促进肠道健康进而辅助降血脂;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燕麦、南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 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一般建议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每次食用量在100-150克。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食用深海鱼类时要注意选择污染较小的品种,避免摄入过多有害物质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对于有海鲜过敏史的人群则应避免食用此类鱼类。 三、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常见的豆制品有豆腐、豆浆等。每天可食用100克左右的豆腐或300-500毫升的豆浆。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群,饮用豆浆时要注意控制量,因为豆浆中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饮用可能诱发痛风发作;对于儿童,适量饮用豆浆可以补充优质植物蛋白,同时其中的植物固醇也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凉的豆浆,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四、坚果类 适量食用坚果类食物对血脂有一定益处,如杏仁、核桃等,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但坚果热量较高,每天食用量应控制在10-15克左右。对于肥胖人群,要严格控制坚果的摄入量,以免热量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加,反而不利于血脂控制;对于儿童,由于咀嚼和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用坚果时要注意避免呛咳,可选择将坚果研磨后少量添加到辅食中。

    2025-10-09 11:13:30
  • 心脏骤停一秒的原因

    心脏骤停一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或过敏等,还可能与突然物理刺激、极端环境因素、儿童先天心脏结构异常及老年人心脏功能衰退等有关。 心脏骤停一秒的原因之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从而引发心脏电活动紊乱等情况,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一秒。比如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发生急性闭塞,会使得心肌大面积缺血坏死,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进而可能出现心脏骤停一秒的表现。有冠心病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进而导致心脏骤停一秒的风险相对较高。 心脏骤停一秒的原因之严重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心脏骤停一秒。例如严重的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时,血钾浓度异常升高,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肌兴奋性、传导性等发生改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一秒;低钾血症时,也会干扰心肌的正常电活动,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患有肾脏疾病、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等人群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从而增加心脏骤停一秒的可能性。 心脏骤停一秒的原因之药物中毒或过敏等 某些药物中毒或严重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一秒。比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中毒,会直接影响心脏的电活动;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急剧下降、心脏供血不足等,进而引发心脏骤停一秒。有药物过敏史、正在使用易导致中毒药物的人群需要特别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 心脏骤停一秒的原因之其他因素 一些突然的物理刺激,如电击等,也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一秒。另外,在一些极端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如严重的低温或高温等,也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功能,引发心脏骤停一秒。对于儿童来说,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先天因素也可能导致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脏骤停一秒的情况,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心脏骤停一秒的风险增加。

    2025-10-09 11:12:36
  • 心电图胸导联位置是哪里

    心电图胸导联包括V1-V6导联,分别有不同位置,V1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2与V4连线中点,V4在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V5在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儿童放置要轻柔,特殊病史患儿需避开特殊区域。 一、心电图胸导联位置 (一)V1导联 位置:胸骨右缘第4肋间。这一位置的选择是基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右心室靠近胸骨右缘,V1导联主要用于观察右心室的电位变化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该位置的确定方法相同,均是在胸骨右缘找到第4肋间的位置进行电极放置。 (二)V2导联 位置:胸骨左缘第4肋间。与V1导联相对应,通过观察胸骨左缘第4肋间的电位情况来辅助判断心脏相关电活动,其解剖学基础也是基于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关系,不同年龄人群在此处的电极放置方法一致。 (三)V3导联 位置:在V2与V4导联连线的中点。这是为了更全面地综合V2和V4导联的电位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心脏前壁的电活动情况,各年龄人群均可按照此中点位置进行电极放置。 (四)V4导联 位置: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左心室主要位于左锁骨中线附近,V4导联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电位变化等,不同年龄人群在此处确定位置时,均需先找到左锁骨中线,再找到第5肋间的交点来放置电极。 (五)V5导联 位置:左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处。通过此位置的电极放置,可以进一步了解左心室侧壁的电活动情况,各年龄人群按照左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的位置进行电极放置即可。 (六)V6导联 位置: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处。该位置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心脏侧壁等部位的电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在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的位置放置电极来进行V6导联的心电图记录。 在儿童进行心电图胸导联放置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因为儿童的皮肤相对娇嫩,避免因电极放置不当造成皮肤损伤等情况。对于特殊病史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放置电极时需特别注意避开手术部位等特殊区域,以确保心电图记录的准确性和患儿的安全。

    2025-10-09 11:11:20
  • 急性心梗的急救措施

    怀疑有人急性心梗时,立即呼叫急救系统,让患者取合适体位,有条件给氧,有急救药且合适可考虑用,心脏骤停则做心肺复苏,后配合转运至有救治能力医院并交代情况。 一、立即呼叫急救系统 当怀疑有人发生急性心梗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减少活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告知急救人员相关病史,以便采取更合适的急救措施。 二、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 让患者就地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将床头适当抬高。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疑似心梗的情况极为罕见,但如果是特殊情况导致的类似表现,也要尽量让其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过多搬动。 三、给予氧气吸入 如果有条件,应立即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确保吸氧安全有效。 四、药物准备(若有急救药物且符合使用情况) 如果现场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在患者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但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要谨慎评估。例如,硝酸甘油一般是舌下含服,但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必须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评估后才能考虑是否使用。 五、心肺复苏(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情况) 如果患者发生心脏骤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对于儿童患者,胸外按压的部位和频率等有相应的儿童版标准,要严格按照儿科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操作,确保按压和通气的有效性。 六、转运至医院 在急救人员到达后,要配合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变化,并向接诊医生详细交代患者的发病过程、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院能够迅速开展进一步的救治,如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等。

    2025-10-09 11:09:20
  • 心脏夹层血管破裂怎么办

    心脏夹层血管破裂危急需立即就医,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有降压和止痛;手术治疗分介入和外科;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进展快、用药需精细,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病评估手术风险。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身体的活动,避免血压波动进一步加重病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尽量保持安静的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其心率、血氧等指标的变化,因为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适水平,常用的有β受体阻滞剂等。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血流对血管夹层的冲击,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但在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比如儿童使用降压药物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体重等情况调整剂量。 止痛治疗:使用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疼痛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所以及时止痛也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通过导管等技术对夹层进行修复等操作。例如一些相对较适合介入的情况,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放置支架等恢复血管的正常结构和血流。 外科手术:病情较复杂不适合介入治疗的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夹层修复术等。外科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手术方案,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等情况不同。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心脏夹层血管破裂更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精细地监测各项指标,用药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进行调整,并且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护理,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很好地配合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心脏夹层血管破裂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在降压等治疗时要更加平稳地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对其他脏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老年人的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2025-10-09 11:08: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